Back to top頁頂

保險業務

中信保誠人壽成立於二零零零年。目前,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與英國保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對中信保誠人壽持股50%。公司主要經營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保險業務以及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截至二零二三年末,中信保誠人壽已開設23家分公司,在全國102個城市開展壽險業務。二零二三年公司主體信用等級繼續保持AAA,評級展望為穩定。公司二零二三年第五次股東會審議批准,由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英國保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同比例出資人民幣12.5億元,合計人民幣25億元,增資後公司註冊資本將由人民幣23.6億元增加至人民幣48.6億元,各股東持股比例不變,此事宜於二零二四年二月二日獲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覆同意(金覆〔2024〕58號)。

年度回顧

二零二三年中國壽險行業進入高質量轉型深水區,在低利率、資本市場高波動和優質資產稀缺的環境下,監管積極引導行業降低負債成本,實施預定利率下調、銀保市場「報行合一」等新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信保誠人壽始終遵循壽險行業的基本經營規律及監管政策導向,以資本約束為前提,以風險偏好為引領,以優化結構為主線,根據自身能力特點與資源稟賦,努力實現公司的長期穩健經營與高質量發展。截至二零二三年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8%,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94%。

風險管理

中信保誠人壽緊緊圍繞經營指導思想,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及監管機構、股東方各項要求,持續強化償付能力與資本管理;進一步深化全方位、多層次、統一協調的風險偏好體系建設,強化發揮風險偏好的引領、指導和約束作用,並加強重點領域風險偏好指標的監測、預警及指標超限額分析;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資產負債管理、產品組合管理、利率風險管理、權益價格風險管理、信用風險管理、全面預算管理、費用管理、個別賬戶流動性風險管理等專項領域體系及長效管理機制等。二零二三年,公司監管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守住了合規經營紅線,努力把握風險管理與業務增長的動態平衡。

保險產品

中信保誠人壽不斷提升專業性,發揮保險業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圍繞客戶的健康需求、養老需求和個人財富管理需求建立以健康險、壽險、養老險及年金為主的多樣化產品體系,持續優化業務結構,平衡利源,實現公司價值質增量長。年內,推出公司首款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和服務,重點推進滿足高齡客群的養老綜合解決方案。二零二三年,中信保誠人壽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

按產品分類
(人民幣百萬元)
2023年2023年佔比2022年變化
人壽保險25,132 80% 25,094 0.2%
健康及意外保險6,450 20% 6,096 6%
保險收入合計31,582 100% 31,189 1%
備註:
產品分類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原銀保監會)統計與風險監測司口徑,數據為《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財會[2006]3號)及《企業會計準則第26號-再保險合同》(財會[2006]3號)口徑下數據。


銷售渠道

中信保誠人壽堅持多元化和差異化的渠道發展策略。營銷渠道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優化和創新雙措並舉,深耕渠道轉型重點項目,保費收入同比增長8%。銀保渠道深刻理解領會監管理念,圍繞「質的有效提升及量的合理增長」高質量發展目標,以產品結構優化為主線,以客戶精細化經營為路徑,持續深化「渠道+客戶+人才+科技+產品」的五輪驅動策略,業務發展質量有效提升,新業務價值率穩步增長。

按渠道分類
(人民幣百萬元)
2023年2023年佔比2022年變化
營銷渠道14,069 45% 13,038 8%
銀行保險15,787 50% 16,942 -7%
其他1,725 5% 1,209 43%
保險收入合計31,582 100% 31,189 1%
備註:
所列渠道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原銀保監會)統計與風險監測司口徑;「其他」包含專業代理、其他兼業代理、公司直銷、網銷、保險經紀;團險產品主要包含在公司直銷。數據為《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財會[2006]3號)及《企業會計準則第26號-再保險合同》(財會[2006]3號)口徑下數據。

資金運用

中信保誠人壽緊密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堅持保險資金運用規律,在堅守合規紅線和風險底線的前提下,力求為達成公司整體經營目標和渠道轉型提供有力支撐。一方面持續夯實戰略底倉,長久期國債/地方債持倉佔比保持上升;另一方面合理戰術操作,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投資收益方面,受利率中樞持續下行、股市連續大幅下跌等市場因素影響,收益壓力加大,財務收益額有所下降;同時,中信保誠人壽充分發揮保險資金優勢,積極踐行國家戰略,通過債權、股權等方式投向基礎設施、高端製造等實體經濟領域,實現了保險資金與實體經濟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