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 是中國改革開放中最早成立的新興商業銀行之一,是中國最早參與國內外金融市場融資的商業銀行。目前,中信銀行已發展成為一家總資產規模超9.5萬億元、員工人數超6.5萬名,具有強大綜合實力和品牌競爭力的金融集團。
二零二四年是中信銀行《2024–2026年發展規劃》開局之年。中信銀行以全面建設「四有」1銀行、跨入世界一流銀行競爭前列為發展願景,堅持「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以客戶為中心,通過實施「五個領先」2銀行戰略,打造有特色、差異化的中信金融服務模式,向公司客戶、零售客戶和同業客戶提供多元化金融產品及服務,全方位滿足客戶綜合金融服務需求。二零二四年,中信銀行在英國Brand Finance發布的「全球銀行品牌價值500強」榜單中排名第19位;一級資本在英國《銀行家》雜誌「世界1000家銀行排名」中位列第18位。
「五個領先」戰略加快布局
全面加強「五個領先」銀行建設,持續鍛造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優勢,不斷夯實經營發展基本盤,取得良好的經營成效。
領先的財富管理銀行。秉承客戶導向、價值導向經營理念,持續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為客戶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升級經營體系,上線零售板塊統一經營策略管理平台;優化體制機制,推進私行中心集約化經營和總行大眾客戶直營模式;鞏固核心業務,擦亮「資產管理、私人銀行、消費金融」三張名片;提升特色優勢,做優養老、出國兩大客群。截至二零二四年末,零售管理資產餘額達4.6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62%。
領先的綜合融資銀行。加速構建「商行+投行+協同+撮合」生態圈,為客戶提供「融資+融智」綜合融資服務。「大商行」生態圈圍繞落實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政府金融、鏈式金融、跨境金融等特色賽道,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大投行」生態圈聚焦債務資本市場和股權資本市場兩大重點領域,持續鍛造特色競爭力;「大協同」生態圈深耕拓展融融、產融協同場景,打造特色協同服務生態體系。「大撮合」生態圈在境外債、租賃、保險和AMC四大場景全面發力。截至二零二四年末,綜合融資餘額14.2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6%。
領先的交易結算銀行。重塑結算文化,堅持結算先行,圍繞基建、產品、場景三個方面不斷完善並深入推進。基建方面,構建多層級交易結算平台,形成以「天元司庫」服務大中客戶、「開薪易」服務中小客戶、「企業網銀」服務普適客群的平台矩陣。產品方面,全面重構交易結算產品體系,形成覆蓋客戶財資管理、採購管理、銷售管理的三大產品系列。場景方面,在鞏固汽車金融行業優勢的基礎上,拓展形成食品飲料、消費電子等十大重點行業交易結算場景綜合解決方案,不斷提升交易結算競爭力。
領先的外匯服務銀行。緊跟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發揮外匯業務特色優勢,打造綜合跨境金融服務體系。進一步鞏固跨境電商平台等外貿新業態金融服務領先地位,二零二四年度跨境電商平台服務實現交易規模296.04億美元,服務客戶11.53萬戶;全國首批落地海南、橫琴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業務,截至二零二四年末,非居民賬戶及自由貿易賬戶貸款餘額合計611.9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23%;不斷迭代線上外匯交易平台「外匯交易通」,累計服務企業外匯交易規模1,175.02億美元,跨境交易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領先的數字化銀行。全面推進科技強行戰略,堅持創新驅動、業務引領和業技數深度融合發展,持續鍛造一流的數字化能力和科技底座。截至二零二四年末,中信銀行科技人員5,832人,科技人員佔比8.91%。信息科技投入109.45億元,佔營業收入5.12%。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公司業務推出「智慧網銀5.0」平台、「天元司庫標準版2.0」、新版「開薪易」等多個大單品;零售業務建成零售費用管理平台與統一經營策略「一橫」平台;金融市場業務打造金融市場量化平台及數字化策略能力,自營自動化交易佔比近70%,交易量同比提升超40%。
「三大板塊」均衡發展
持續推進「公司銀行、零售銀行、金融市場」三大板塊發展,形成了既特色鮮明又均衡協同發展的業務格局。
公司銀行板塊。。嚴格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政策部署,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積極推動業務轉型,經營發展總體穩中有進。建立完善普惠金融組織、產品、營銷、風控和服務體系,普惠小微貸款量升質穩。加強綠色金融組織推動,強化綠色金融綜合服務能力,綠色信貸餘額突破6,000億元。承銷債務融資工具2,223隻,承銷規模9,600億元,承銷隻數和規模均位居市場榜首3。積極踐行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以非居民賬戶及自由貿易賬戶為載體,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高質量跨境投融資服務。持續強化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加大供應鏈金融對重點行業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累計為48,467家企業提供16,635億元供應鏈融資,分別較上年末增長24%和9%。聚焦資管行業主戰場,加大力度推動公募基金、養老金及跨境託管等資管類託管業務,二零二四年末託管規模突破16萬億元。持續夯實對公客群基礎,完善對公客戶分層分類經營體系。截至二零二四年末,對公客戶總數達126.66萬戶,較上年末增長9%。
零售銀行板塊。積極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堅持零售業務經營邏輯,通過做大客戶基礎、做強產品驅動、做優渠道勢能和提升服務體驗,為客戶提供「金融+非金融」綜合服務。財富管理業務強化投研驅動,結合客戶需求和市場研判,不斷完善財富產品體系,保障供給的前瞻性與有效性,持續提升客戶盈利體驗。零售信貸業務保持增長勢能,個人住房貸款、個人經營貸款、個人消費貸款三大主力產品平衡發展。截至二零二四年末,個人住房按揭貸款10,326億元,個人普惠貸款4,117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加614億元和312億元。信用卡業務持續深化生態場景建設,強化生息資產經營,信用卡累計發卡1.23億張,較上年末增長7%。升級「幸福+」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加快養老金融生態圈建設,迭代養老賬本3.0,賬本用戶超500萬戶。系統推動零售客戶分層經營,提升分層服務專業能力,聚焦養老、出國、Z世代等重點客群,提升特色化優勢。截至二零二四年末,個人客戶數1.45億戶,較上年末增長6%。
金融市場板塊。以「精細化管理和創新發展」為目標,持續完善「銷售服務–投資交易–研究風控」綜合經營管理體系,做實同業客戶一體化深度經營,全面打造領先的產品做市商模式。二零二四年,票據業務累計向19,526戶企業提供貼現融資服務15,780億元,其中服務小型、微型企業14,385戶,佔客戶總數74%。持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提供報價交易,外匯做市交易量達3.3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8%。履行國債承銷商和銀行間債券市場做市商職責,落地全市場首筆「北向互換通」IMM合約和全市場首批利率互換新合約交易。資產管理業務依託母子行協同優勢,建立覆蓋全市場、全資產、全渠道、全天候的產品體系。二零二四年末,理財產品規模達1.9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
指標 | 2024年12月31日 | 2023年12月31日 |
---|---|---|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 | 9.72% | 8.99% |
一級資本充足率 | 11.26% | 10.75% |
資本充足率 | 13.36% | 12.93% |
不良貸款率 | 1.16% | 1.18% |
撥備覆蓋率 | 209.43% | 207.59% |
「五個領先」戰略加快布局
全面加強「五個領先」銀行建設,持續鍛造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優勢,不斷夯實經營發展基本盤,取得良好的經營成效。
領先的財富管理銀行。秉承客戶導向、價值導向經營理念,持續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為客戶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升級經營體系,上線零售板塊統一經營策略管理平台;優化體制機制,推進私行中心集約化經營和總行大眾客戶直營模式;鞏固核心業務,擦亮「資產管理、私人銀行、消費金融」三張名片;提升特色優勢,做優養老、出國兩大客群。截至二零二四年末,零售管理資產餘額達4.6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62%。
領先的綜合融資銀行。加速構建「商行+投行+協同+撮合」生態圈,為客戶提供「融資+融智」綜合融資服務。「大商行」生態圈圍繞落實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政府金融、鏈式金融、跨境金融等特色賽道,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大投行」生態圈聚焦債務資本市場和股權資本市場兩大重點領域,持續鍛造特色競爭力;「大協同」生態圈深耕拓展融融、產融協同場景,打造特色協同服務生態體系。「大撮合」生態圈在境外債、租賃、保險和AMC四大場景全面發力。截至二零二四年末,綜合融資餘額14.2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6%。
領先的交易結算銀行。重塑結算文化,堅持結算先行,圍繞基建、產品、場景三個方面不斷完善並深入推進。基建方面,構建多層級交易結算平台,形成以「天元司庫」服務大中客戶、「開薪易」服務中小客戶、「企業網銀」服務普適客群的平台矩陣。產品方面,全面重構交易結算產品體系,形成覆蓋客戶財資管理、採購管理、銷售管理的三大產品系列。場景方面,在鞏固汽車金融行業優勢的基礎上,拓展形成食品飲料、消費電子等十大重點行業交易結算場景綜合解決方案,不斷提升交易結算競爭力。
領先的外匯服務銀行。緊跟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發揮外匯業務特色優勢,打造綜合跨境金融服務體系。進一步鞏固跨境電商平台等外貿新業態金融服務領先地位,二零二四年度跨境電商平台服務實現交易規模296.04億美元,服務客戶11.53萬戶;全國首批落地海南、橫琴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業務,截至二零二四年末,非居民賬戶及自由貿易賬戶貸款餘額合計611.9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4.23%;不斷迭代線上外匯交易平台「外匯交易通」,累計服務企業外匯交易規模1,175.02億美元,跨境交易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領先的數字化銀行。全面推進科技強行戰略,堅持創新驅動、業務引領和業技數深度融合發展,持續鍛造一流的數字化能力和科技底座。截至二零二四年末,中信銀行科技人員5,832人,科技人員佔比8.91%。信息科技投入109.45億元,佔營業收入5.12%。加快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公司業務推出「智慧網銀5.0」平台、「天元司庫標準版2.0」、新版「開薪易」等多個大單品;零售業務建成零售費用管理平台與統一經營策略「一橫」平台;金融市場業務打造金融市場量化平台及數字化策略能力,自營自動化交易佔比近70%,交易量同比提升超40%。
「三大板塊」均衡發展
持續推進「公司銀行、零售銀行、金融市場」三大板塊發展,形成了既特色鮮明又均衡協同發展的業務格局。
公司銀行板塊。。嚴格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政策部署,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積極推動業務轉型,經營發展總體穩中有進。建立完善普惠金融組織、產品、營銷、風控和服務體系,普惠小微貸款量升質穩。加強綠色金融組織推動,強化綠色金融綜合服務能力,綠色信貸餘額突破6,000億元。承銷債務融資工具2,223隻,承銷規模9,600億元,承銷隻數和規模均位居市場榜首3。積極踐行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以非居民賬戶及自由貿易賬戶為載體,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高質量跨境投融資服務。持續強化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加大供應鏈金融對重點行業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累計為48,467家企業提供16,635億元供應鏈融資,分別較上年末增長24%和9%。聚焦資管行業主戰場,加大力度推動公募基金、養老金及跨境託管等資管類託管業務,二零二四年末託管規模突破16萬億元。持續夯實對公客群基礎,完善對公客戶分層分類經營體系。截至二零二四年末,對公客戶總數達126.66萬戶,較上年末增長9%。
零售銀行板塊。積極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堅持零售業務經營邏輯,通過做大客戶基礎、做強產品驅動、做優渠道勢能和提升服務體驗,為客戶提供「金融+非金融」綜合服務。財富管理業務強化投研驅動,結合客戶需求和市場研判,不斷完善財富產品體系,保障供給的前瞻性與有效性,持續提升客戶盈利體驗。零售信貸業務保持增長勢能,個人住房貸款、個人經營貸款、個人消費貸款三大主力產品平衡發展。截至二零二四年末,個人住房按揭貸款10,326億元,個人普惠貸款4,117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加614億元和312億元。信用卡業務持續深化生態場景建設,強化生息資產經營,信用卡累計發卡1.23億張,較上年末增長7%。升級「幸福+」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加快養老金融生態圈建設,迭代養老賬本3.0,賬本用戶超500萬戶。系統推動零售客戶分層經營,提升分層服務專業能力,聚焦養老、出國、Z世代等重點客群,提升特色化優勢。截至二零二四年末,個人客戶數1.45億戶,較上年末增長6%。
金融市場板塊。以「精細化管理和創新發展」為目標,持續完善「銷售服務–投資交易–研究風控」綜合經營管理體系,做實同業客戶一體化深度經營,全面打造領先的產品做市商模式。二零二四年,票據業務累計向19,526戶企業提供貼現融資服務15,780億元,其中服務小型、微型企業14,385戶,佔客戶總數74%。持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提供報價交易,外匯做市交易量達3.3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8%。履行國債承銷商和銀行間債券市場做市商職責,落地全市場首筆「北向互換通」IMM合約和全市場首批利率互換新合約交易。資產管理業務依託母子行協同優勢,建立覆蓋全市場、全資產、全渠道、全天候的產品體系。二零二四年末,理財產品規模達1.9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
附註:
1
「四有」即:有擔當、有價值、有特色、有溫度。
2
「五個領先」即:領先的財富管理銀行、領先的綜合融資銀行、領先的交易結算銀行、領先的外匯服務銀行、領先的數字化銀行。
3
根據Wind資訊數據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