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1979年由荣毅仁先生组建。成立以来,中信集团充分发挥了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通过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探索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信誉和形象。目前,中信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大规模的跨国综合性企业集团。
多元中信
中信集团按照“践行国家战略、助力民族复兴”的使命要求,以“打造卓越企业集团、铸就百年民族品牌”为发展愿景,以“深化国企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融入区域战略”为工作主线,深耕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业务板块,致力于成为践行国家战略的一面旗帜,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
责任中信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站在中信40年后再出发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秉承“诚信、创新、凝聚、融合、奉献、卓越”的中信核心价值理念,践行“32字中信风格”,不断完善员工管理、环境管理、品牌管理和公益管理,为践行社会责任提供新可能,与国家、与社会、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共创自然与人类的美好未来。
当前语言版本:中文
7月16日,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第三届链博会特别节目”——《供应链里看共赢》,以《先进制造链:一块钢铁如何串起全球共赢链》为题,专题报道中信泰富钢铁板块公司南钢集团数智化时代重新定义钢铁产业链的最新成果。
报道如下:
央视新闻客户端
从滚烫炉火到云端算法 一块钢铁如何串联起全球“共赢链”?
链博会的“链”,是全球伙伴手拉手的纽带。这条看不见的“链”,一头扎根中国的工厂车间、智慧港口,一头串联起世界经济齿轮的高效运转。数智化时代,钢铁产业链也已经被重新定义,一块铁矿石的旅程不再只是滚烫的炉火与锻造,而是冷静的云端与算法。
在先进制造链南京钢铁展区,有个会“讲故事”的钢铁空间。在智慧大屏上,汇聚了26条生产线,一块来自非洲或者澳大利亚的小矿石,在这里逐渐成长为钢筋铁骨的全流程清晰可见。大屏幕下边展示的是智慧连铸生产场景,很多重要材料都由它生产而来。沙特的海上油田、非洲首条电气化轻轨、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都有它的身影。
在南钢的“朋友圈”里,全球400多个大国重器和超级工程中,都能找到这样“你中有我”的合作印记。把它们链接起来的特殊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南京钢铁的智能工厂里,一笔耐磨钢订单刚录入系统,30秒内人工智能已经计算出共赢方案:来自澳大利亚、非洲最经济的配矿,加入智慧研发的合金成分,产线自动切换,工人轻点鼠标即可实现智慧炼钢。
南京钢铁集团JIT+C2M智能工厂综合管理室主任 李小亮:只需要快速调整系统的参数,我们就能快速一键式启动设备高效运转。
数字化赋能下,全流程数据都在围绕“共赢”精密运算,海外矿山的选矿精度更高了;遍布全球的客户快速提供需求,钢厂精准匹配,加工成本下降20%,生产周期压缩了一半以上。
南京钢铁集团数字应用研究院联席院长 徐发喜: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钢铁管理远程化、集约化、智能化,重塑钢铁生产运营模式。
7天后,这款耐磨钢将用在矿山工程机械的铲斗上,远销非洲、澳大利亚等地。根据全球需求实现数智化定制,北极的LNG项目中,企业生产的低温钢在-162℃下依然坚韧;在3000米海底,抗大变形管线钢承受住了200个大气压的考验。
南京钢铁集团德国客户 戈莫尔斯基:南钢的先进制造能力令人惊叹,比如我们正在使用的抗酸管线用钢,它兼具抗腐蚀、耐低温和易焊接三大优势,确保了项目的成功推进。
南京钢铁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秦春:我们从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料和设备,我们的产品出口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资源保障、成本稳定、绿色转型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
当一块钢铁“注入”共赢的温度,中国先进制造的价值,正在用“链”和技术串联起全球的资源与需求。依托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不断把“供应链”化为“共赢链”。这就是新质生产力时代的共赢之道。
返回电话:86-10-64661710
传真:86-10-64661186
邮箱:g-contact@citic.com
信访邮箱:xinfang@citic.com
地址:中国 北京市 朝阳区
光华路中信大厦
©2015-2022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779-2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327号
请使用IE10及以上内核浏览器,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360最新版等。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