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財務業績
收入
於二零一九年中信股份實現收入港幣5,665億,同比增加332億,上升6.2%,剔除人民幣匯率貶值產生的折算影響後,同比上升9.3%。
金融業務實現收入港幣2,223億,同比上升9.5%,剔除人民幣匯率貶值產生的折算影響後,同比上升14%。中信銀行資產規模穩步增長,銀行卡和委託代理業務發展快速,利息淨收入和非息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3%和15%,非息收入佔比保持提升。
資源能源業務實現收入港幣950億,同比增加162億,上升21%。得益于鐵礦石、鈮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積極拓展銷售渠道,中信金屬集團和中信澳礦項目收入分別同比上升34%和15%;中信泰富能源和中信資源分別因發電和原油等業務量價齊跌,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製造業務實現收入港幣1,193億,同比減少26億,下降2.1%,剔除人民幣匯率貶值產生的折算影響後,同比上升1.9%。中信特鋼深挖產能潛力,銷量上升帶動收入增長;中信戴卡受產品價格下跌影響,收入同比下降6.8%,但鋁車輪及鋁鑄件銷量逆勢增長,其中鋁車輪產銷量連續十一年全球第一。
工程承包業務實現收入港幣234億,同比增加37億,上升19%,主要得益於兩家公司EPC工程總承包業務保持快速發展。中信建設收入同比上升26%,國內業務佔比超過45%。中信工程收入同比上升19%,其中EPC工程總承包和勘察設計業務增速分別為21%和15%。
房地產業務實現收入港幣59億,同比減少30億,下降34%,主要是中信泰富地產嘉道理道項目進入銷售尾期以及中信城開汕頭濱海新城項目一級土地開發結算減少。
其他業務實現收入港幣1,005億,同比基本持平。麥當勞中國大陸及香港門店數量增加為本年收入上升的主要來源。中信出版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中信環境和大昌行分別受EPC項目結算和消費品業務減少影響,收入下降28%和2.4%。
港幣百萬元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增加╱(減少) |
|||
---|---|---|---|---|---|
2019年 |
2018年 |
金額 |
% |
%(剔除匯率折算影響後) |
|
金融業 | 222,316 | 202,949 | 19,367 | 9.5% | 14% |
資源能源業 | 94,951 | 78,722 | 16,229 | 21% | 21% |
製造業 | 119,328 | 121,939 | (2,611) | (2.1%) | 1.9% |
工程承包業 | 23,373 | 19,700 | 3,673 | 19% | 24% |
房地產業 | 5,943 | 8,968 | (3,025) | (34%) | 31% |
其他 | 100,546 | 100,920 | (374) | (0.4%) | 0.2% |

港幣百萬元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增加╱(減少) |
||
---|---|---|---|---|
2019年 |
2018年 |
金額 |
% |
|
淨利息收入 | 147,788 | 135,889 | 11,899 | 8.8% |
淨手續費及傭金收入 | 58,317 | 50,393 | 7,924 | 16% |
銷售收入 | 344,076 | 330,288 | 13,788 | 4.2% |
-銷售商品收入 | 293,731 | 281,911 | 11,820 | 4.2% |
-建造服務收入 | 22,853 | 19,906 | 2,947 | 15% |
-其他服務收入 | 27,492 | 28,471 | (979) | (3.4%) |
其他收入 | 16,316 | 16,715 | (399) | (2.4%) |

信用減值損失及其他減值損失
二零一九年,本集團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及資產減值損失合計為港幣957億,上升27%,其中,中信銀行計提減值損失港幣879億,主要為客戶貸款及墊款的預期信用損失港幣782億。
財務費用淨額
二零一九年,本集團財務支出為港幣127億,同比增加4.1億,上升3.3%,主要是本年實施新租賃準則,導致租賃負債的利息費用增加6.8億。
二零一九年,本集團財務收入為港幣23億,同比減少4.7億,下降17%,主要存款利息收入減少。
所得稅費用
二零一九年,本集團所得稅費用為港幣178億,同比減少11億,主要是中信銀行等子公司免稅收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