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是1979年由荣毅仁先生创办的。成立以来,中信集团充分发挥了经济改革试点和对外开放窗口的重要作用,通过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按照国际惯例办事,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探索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信誉和形象。目前,中信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大规模的跨国综合性企业集团。
多元中信
中信集团按照“践行国家战略、助力民族复兴”的使命要求,以“打造卓越企业集团、铸就百年民族品牌”为发展愿景,以“深化国企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融入区域战略”为工作主线,深耕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业务板块,致力于成为践行国家战略的一面旗帜,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
责任中信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站在中信40年后再出发的起点上,我们将继续秉承“诚信、创新、凝聚、融合、奉献、卓越”的中信核心价值理念,践行“32字中信风格”,不断完善员工管理、环境管理、品牌管理和公益管理,为践行社会责任提供新可能,与国家、与社会、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共创自然与人类的美好未来。
当前语言版本:中文
为深入学习荣毅仁同志的思想和精神,3月16日,中信集团在京城大厦召开《荣毅仁文稿选编》首发座谈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振明同志到会讲话,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炯同志主持座谈会,集团副总经理蒲坚同志蔡希良同志出席会议。中信集团和中信股份、中信有限股权董事、监事,职能部门及京内一级子公司主要领导、职工代表等近100人在现场参加活动。
在荣毅仁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集团党委决定组织力量收集整理荣毅仁同志文稿资料,经过历时一年多的汇总编纂、征求意见及中办审核批复等环节,《荣毅仁文稿选编》一书正式在集团内部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荣毅仁同志文章、讲话、报告、书信127篇,记录了中信事业在荣毅仁同志等老一代创业者培育下从诞生、成长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反映了荣毅仁同志对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刻思考和重要贡献。
会上,常振明同志为《荣毅仁文稿选编》首发揭幕。4位新老中信人结合各自工作经历和体会作了发言。
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主任杨林介绍了编纂《荣毅仁文稿选编》的目的背景、成书过程及学习荣毅仁同志思想的认识和感悟,祈愿文稿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深植于每个中信人心中,代代薪火相传。中信证券原总经理、老同志代表蒲明书深情回顾了在中信的工作经历以及学习《荣毅仁文稿选编》的感受,希望书中蕴涵的精神力量成为中信事业发展的“传家宝”和“助推器”。集团办公厅原副主任、荣毅仁同志身边工作人员张慧敏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学习感受,讲述了荣毅仁同志生前的点滴往事,与大家共同缅怀荣老爱党爱国的情怀和崇高的道德风范。集团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崔玉开代表青年员工,表达了要在学习荣老文稿中汲取力量,树立热爱祖国的崇高理想和积极向上的事业心,学会面对挫折培养持续进取的勇气,将中信事业不断发扬光大。
常振明同志在讲话中强调,编纂《荣毅仁文稿选编》是中信集团继往开来、传承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文稿不仅记录了中信公司创立和发展中的重要历史时刻,还勾勒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脉络。在二三十年后的今天看,文章中的观点和思考仍有很强的现实感和针对性,对中信集团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广大职工要认真研读原著,深入领会荣老热爱祖国、对党忠诚、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崇高思想;勇于开拓、积极探索,推动改革开放的创新理念;恪守诚信、追求卓越,遵循现代商业规则的企业家精神和以人为本、重视作风培养,模范践行中信企业文化的价值追求,在荣老思想和精神的指引下,不忘初心,恪尽职守,团结奋斗,走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长征路,推动中信事业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王炯同志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荣毅仁文稿选编》是中信集团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中信集团干部职工学习荣老的高尚品格、精神和经营管理思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史料。各部门、子公司要充分认识学习《荣毅仁文稿选编》的重要意义,在学习文稿中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规律,强化党性观念,增强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的使命感责任感。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学习活动,把学习文稿纳入党员、干部学习内容和教育培训计划,增强学习效果。要将文稿的学习与研究解决当前集团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握思想精髓,促进学以致用,推动中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京内外子公司干部职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参加会议,近1200人次通过集团企业号关注收看了此次会议实况。
返回
电话:86-10-64661710
传真:86-10-64661186
邮箱:g-contact@citic.com
信访邮箱:xinfang@citic.com
地址:中国 北京市 朝阳区
光华路中信大厦
©2015-2022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779-2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327号
请使用IE10及以上内核浏览器,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360最新版等。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