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质量发展提升监管质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作为中信集团防范化解风险的“主力军”,中信金融资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持把功能性放在首位,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不良资产主业发展提质效
中信金融资产深耕细作不良资产主业,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资产处置效能。2024年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债权规模约1800亿元,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积极支持化解金融机构风险;紧跟国家战略,聚焦重点区域,着力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重点区域资产规模占比约70%;积极搭建公司官网、官微、“融易淘”等线上平台,拓展与头部网络拍卖平台的合作广度和深度,累计推介不良资产债权规模超3000亿元;深化数字化转型,运用AI技术赋能不良资产业务,自主研发行业内首个以资产为核心的主业系统。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取实效
在监管规定框架内先行先试、勇于探索,积极参与多地市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解,收购不良资产包债权规模同比增长约54%,有效维护区域金融环境稳定。依托中信集团产融并举优势,打造“中信特色产融协同纾困化险”模式,推动实施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纾困项目,积极稳妥支持房地产纾困。2022年以来,通过房企纾困保障商品房按期交付6.6万套,支付上游材料供应商欠款超113亿元,带动其他金融机构613亿元存量项目风险化解,推动超2240亿元货值的项目复工复产,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盘活存量资产服务国家战略有成效
中信金融资产聚焦区域重大战略持续做好金融服务,落地能源类、民生类等一批央国企存量盘活项目,2024年新增投放国有存量资产盘活资金255亿元,支持国企深化改革,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北京分公司针对央企低效资产盘活、产业并购重组需求,提供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持交通、建筑、能源电力类央企盘活低效资产,并逐步探索出资产管理公司服务央国企改革的新模式。四川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能源经济转型与能源供应安全战略任务,针对能源化工企业需求,深入剖析企业资产结构,制定专项服务方案,拓展绿色金融服务,以资本运营为重要抓手、实质性重组为专业手段,探索创新股权合作模式进行存量资产盘活,投放50亿元助力企业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成功盘活76万千瓦装机总容量的中型和大型水力发电站和140万千瓦装机总功率的四川省最大燃气发电机组。广西分公司主动发力、精准施策,针对性地支持西南地区大型物流企业产品服务升级,解决当地小商品展示问题,促进物流畅通,扩大与东盟经贸往来,支持企业为当地提供就业2.43万人。
创新模式手段服务实体经济获成效
中信金融资产优化金融服务供给,综合运用“投资+投行”的手段,协调各方资源,发掘资产价值,聚焦服务地方经济、支持产业升级、保障社会民生,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江苏分公司以投行化思维,通过“资产包收购+共益债+破产重整”方式,成功实施了某大型食品企业破产重整纾困项目,促进企业重整成功、脱困发展,维护了3万余名职工就业,保障了行业上下游农户、养殖户的生产经营。针对集商贸、物流等多产业一体的某大型民营集团的难点痛点,分阶段、推动全流程纾困方案落地,有效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重现核心主业稳定经营的良好局面。山东分公司深耕属地,依托集团协同优势,加强与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中信泰富等单位联动,在保交楼、破产重整、上市公司纾困等项目上积极合作,发挥中信联合舰队作用,为实体企业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综合服务。广东分公司聚焦绿色低碳发展,落地实施全国唯一民营特大型水电站不良债权收购项目,收购后公司发挥协同服务优势,与集团成员单位配合,深入分析研究水电行业信息,充分挖掘潜在重组机会,积极推动企业债务重组、重整及盘活,为地区经济民生、绿色能源供给提供金融支持。项目的成功落地,有力地助推企业提升绿色发电产能,2023年企业超额完成发电、售电目标,年度发电量达120.84亿千瓦时,较年初计划提升13.68%。2024年企业发电量达129.87亿千瓦时,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42%。
下一步,中信金融资产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以《指导意见》为指引,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转型,做优做强不良资产业务,规范有序开展问题企业纾困业务,不断提升维护金融稳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