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人民日报社指导、证券时报社主办的“‘十四五’金融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中,经专家评审,在全国范围内最终遴选出95个标杆性金融创新案例。中信集团发挥综合金融全牌照服务优势,共有六项案例成功入选,覆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资产盘活、期货风险管理等领域。
本次入选案例展现了中信综合金融业务发展成果。通过持续推进模式创新,中信以多元化实践释放跨领域协同价值,在服务实体经济、资本精细化管理、产融协同化险等重要领域形成特色,切实发挥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支撑作用。
案例一:做强科技金融——“股贷债保”联动服务支撑体系

2025年,中信集团启动了科技金融专项行动。中信金控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实业广覆盖”优势,发挥牵头作用,推动金融子公司深化协同,构建以“股权投资为主、‘股贷债保’联动”的多元化接力式服务支撑体系。
在“股”方面,中信股权投资联盟管理基金规模超3200亿,孵化科创企业1100家,支持了宇树科技、联影医疗等一批企业创新发展。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IPO项目数量和规模均居市场第一。
在“贷”方面,建立投贷联动机制,中信银行推出科创e贷、成果转化贷、科技人才贷等创新产品,科技贷款余额超5000亿元,年增速超过20%,增速位居可比同业第一。
在“债”方面,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科技创新债承销规模分列市场前二,今年1—10月承销规模超3300亿元,落地全市场首单科技创新“一带一路”能源保供公司债等一批市场首单、最大单项目。
在“保”方面,中信保诚人寿升级“专精特新企业专属团体保险”,并发挥保险中长期资金作用,投资科创领域超80亿元;中信银行与地方政府、外部担保机构等推出多个风险共担产品,显著降低初创期企业的融资门槛与成本。
案例二:碳路先锋·奋楫逐绿——碳资产回购创新实践

依托集团碳技术及碳咨询能力,在中信金控“五位一体”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支撑下,中信证券聚焦绿色融资、绿色投资、绿色咨询、绿色生活、碳管理,为减排企业提供碳交易综合服务,助其降低履约成本、获取降碳资金及碳减排收益。
该业务模式以“期初出售+未来约定购回”为核心,凭借风险可控、期限灵活等优势,为高排放企业盘活碳资产、拓宽降碳融资渠道。自落地全国首单后,先后完成全国首笔组合式碳资产回购、最大规模碳回购等标杆业务,并在深圳、福建、北京、湖北等地联动保险、信托机构拓展服务场景。
2023—2025年,该业务规模超3500万吨,助力多地完善碳回购规则,为国内碳市场数千家钢铁、水泥、供热、制药等参与主体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样板与实践经验。
案例三:服务中资企业跨境融资——宁德时代H股IPO项目

依托中信综合金融优势,坚定做好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中信建投证券聚焦绿色科技产业出海融资服务,在跨境资本市场中建立了“全链条赋能、全球化融资、AH联动估值管理”的新模式,为中资企业链接全球资本提供有力支撑。
该模式通过整合中信体系内投行、投资、银行、保险、信托、期货等金融资源,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实现全链条赋能。宁德时代H股IPO项目是服务中资企业跨境融资的又一创新案例。在融资渠道拓展上,构建全球化投资矩阵,突破传统资本区域限制,成功开拓中东、欧洲、日韩等多元投资市场,精准引入境内外优质长线资本。在估值管理上,创新采用“AH联动”策略,通过40-80亿元A股股份回购传递企业价值信心、稳定核心股价,为H股零折扣发行筑牢估值基础,高效达成跨境资本市场估值联动管理目标。
项目最终吸引了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瑞银资管等机构参与,发行规模达52.9亿美元(含超额配售),成为近三年全球最大和港股最大的IPO融资案例,助力香港成为全球新股集资第一名,助推“科技-产业-金融-跨境”良性循环发展。
案例四:搭建生物多样性绿色金融体系——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加强绿色金融服务的同时,中信金控持续推动普惠金融产品创新和体系化建设,重点围绕普惠小微、乡村振兴、提振消费、普惠财富、普惠便民打造“五维联动”服务体系。2025年前三季度,中信银行普惠涉农贷款余额近5000亿元,年增超500亿元,涉农贷款增量指标保持股份制银行第一,获评央行与金融监管总局乡村振兴考核“优秀档”。
中信银行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审核纳入授信业务,嵌入贷前、贷中、贷后全过程管理,创新落地以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收益权质押,既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与市场空间,也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其“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已投放2.2亿元,累计促进整治新建类高标准农田1.5万亩,覆盖农户2965户,助力当地实现创收25亿元,有效促进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案例五:“沉睡资产”蝶变“活力绿洲”——创新“金融+产业”协同模式

中信金融资产作为中信盘活资产专班及中信金控特资工作室的重要一员,发挥资产盘活领域专业牌照优势,以盘活存量带动有效投资,积极探索“金融+产业”模式创新。
2024年,中信金融资产成功为四川九寨华美胜地度假区项目盘活存量资产。面对项目资产低效、运营受阻的困境,公司采用“股+债”承债式并购的交易结构,为企业回收资金30亿元,同时通过“金融+文旅”产业赋能,优化消费布局、整合资源,推动项目业态升级。依托集团跨机构协同机制,联合中信银行等提供综合服务,形成多方联动合力。
该案例也入选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二批盘活存量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是唯一入选的金融资产管理行业案例。截至2025年10月末,中信盘活资产专班已累计签约咨询顾问服务项目34个,提供相关融资4397亿元,同比增长17%。
案例六:智控风险・数筑安全——期货行业统一风控平台

提升数字金融能力是期货行业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期货行业在高速发展进程中,始终面临风险防范的严峻挑战。如何有效规避系统性风险,已成为全行业亟待破解的共性难题。
中信期货针对行业痛点,创新打造统一风控平台。平台紧扣期货市场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核心要求,深度融合大数据与AI技术,实现“动态风控、精准风控”智能化升级。这一行业首创成果,不仅完善了自身风险防控体系、推动风控业务提质增效、显著增强抗风险能力,更具备极强的行业示范价值,进一步筑牢了行业风险防控护城河,为有效防范期货市场系统性风险提供了坚实助力。
面向“十五五”新征程,中信将笃定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协同创新,以全牌照优势破解实体经济发展痛点,推动服务从“资源聚合”向“深度聚变”跨越升级,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更多中信模式与实践案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