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中信:
落實人才規劃,助力員工成長
截至二零二二年末,中信股份在崗正式員工合計161,408人,女性員工佔39%,35歲以下員工佔52%。
員工情況統計
指標 |
截至2022年 12月31日 |
---|---|
員工總數5 | 161,408 |
勞務派遣制員工總數 | 8,760 |
男性員工 | 98,792 |
女性員工 | 62,616 |
年齡30歲及以下的員工人數 | 43,556 |
年齡31至35歲的員工人數 | 40,797 |
年齡36至40歲的員工人數 | 30,638 |
年齡41至45歲的員工人數 | 16,601 |
年齡46至50歲的員工人數 | 13,471 |
年齡51至55歲的員工人數 | 10,561 |
年齡56歲及以上的員工人數 | 5,784 |
中國內地員工人數 | 143,528 |
港澳台地區員工人數 | 10,371 |
其他國家及地區員工人數 | 7,509 |
博士研究生員工人數 | 862 |
碩士研究生員工人數 | 33,089 |
大學本科員工人數 | 76,029 |
大學專科及以下員工人數 | 51,428 |
員工流失率情況統計
指標 |
截至2022年 12月31日 |
|
---|---|---|
總部 |
員工流失率 |
0.80% |
女性員工流失率 |
0.50% |
|
男性員工流失率 |
1.00% |
|
年齡30歲及以下的員工流失比率 |
2.00% |
|
年齡31至40歲的員工流失比率 |
0.60% |
|
年齡41至50歲的員工流失比率 |
1.00% |
|
年齡51至59歲的員工流失比率 |
0.00% |
|
年齡60歲及以上的員工流失比率 |
0.00% |
|
中國內地員工流失比率 |
0.80% |
|
中信銀行 |
員工流失率 |
3.29% |
女性員工流失率 |
2.91% |
|
男性員工流失率 |
3.75% |
|
年齡30歲及以下的員工流失比率 |
5.14% |
|
年齡31至40歲的員工流失比率 |
3.28% |
|
年齡41至50歲的員工流失比率 |
1.30% |
|
年齡51至59歲的員工流失比率 |
0.49% |
|
年齡60歲及以上的員工流失比率 |
0.00% |
|
東部地區員工流失比率 |
3.31% |
|
中部地區員工流失比率 |
3.13% |
|
西部地區員工流失比率 |
3.57% |
|
東北地區員工流失比率 |
2.81% |
|
中信證券 |
員工流失率 |
8.52% |
女性員工流失率 |
7.92% |
|
男性員工流失率 |
9.07% |
|
年齡30歲及以下的員工流失比率 |
11.68% |
|
年齡30至50歲的員工流失比率 |
6.42% |
|
年齡50歲以上的員工流失比率 |
4.07% |
|
中國內地員工流失比率 |
7.83% |
|
港澳台地區員工流失比率 |
12.53% |
|
其他國家及地區員工流失比率 |
19.77% |
|
中信建投證券 |
員工流失率 |
8.17% |
女性員工流失率 |
7.79% |
|
男性員工流失率 |
8.23% |
|
年齡30歲及以下的員工流失比率 |
10.30% |
|
年齡30至50歲的員工流失比率 |
6.40% |
|
年齡50歲以上的員工流失比率 |
11.04% |
|
中國大陸員工流失比率 |
7.92% |
|
中國香港員工流失比率 |
21.99% |
|
中信資源 |
員工流失率 |
8.28% |
女性員工流失率 |
8.11% |
|
男性員工流失率 |
8.33% |
|
年齡30歲及以下的員工流失比率 |
50% |
|
年齡31至40歲的員工流失比率 |
5.26% |
|
年齡41至50歲的員工流失比率 |
8.47% |
|
年齡51至59歲的員工流失比率 |
5.17% |
|
年齡60歲及以上的員工流失比率 |
0.00% |
|
中國內地員工流失比率 |
4.55% |
|
港澳台地區員工流失比率 |
28.00% |
|
中信國際電訊 |
員工流失率 |
16.70% |
女性員工流失率 |
16.99% |
|
男性員工流失率 |
17.14% |
|
年齡30歲及以下的員工流失比率 |
25.16% |
|
年齡31至40歲的員工流失比率 |
15.46% |
|
年齡41至50歲的員工流失比率 |
12.15% |
|
年齡51至59歲的員工流失比率 |
5.73% |
|
年齡60歲及以上的員工流失比率 |
0.00% |
|
中國內地員工流失比率 |
12.72% |
|
港澳台地區員工流失比率 |
18.72% |
|
其他國家及地區員工流失比率 |
17.24% |
包容多元,搭建公平成長平台
我們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就業政策,制定勞動合同管理辦法,規範員工勞動合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終止行為,勞動合同簽訂率100%,切實保障員工各項權益,積極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成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員工代表和公司代表組成。發布員工申訴政策,致力於為員工提供一個公平、高效、平等的申訴處理機制。
我們致力於在員工招聘和職業發展中提供公平的機會,制定招聘管理辦法,堅持人崗匹配、結構合理、公開公正、嚴格標準的原則,杜絕聘用童工和強制勞動,無任何種族、性別、宗教、民族、國籍和身體殘疾等方面的歧視。嚴格管理職場內歧視與騷擾行為,開展職場反歧視反騷擾培訓,持續推進和諧多元的職場文化建設。
我們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嚴格規範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做到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必須經過職代會審議。我們還高度重視女職工權益保護,全面推進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5簽訂工作,已推動所有金融子公司和部分實業子公司完成該項工作。經過一年多的研究論證,二零二三年三月,公司總部完成該集體合同簽訂工作,合同有效期三年。我們將推動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簽訂全覆蓋,依法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積極促進職場上的性別平等。
中信銀行員工可通過「行長信箱」「部門總經理信箱」等反映問題和提出意見建議,搭建建言獻策平台-「愛發聲」,累計訪問量20.5萬人次,受理基層問題建議4,722條,總體辦結率起90%,平均滿意度為4.78分(滿分5分)。
中信澳礦充分尊重澳大利亞不同民族、不同種族的重要節日和文化習俗,組織員工和外協承包商人員參與原住民社區活動,促進文化交流。
中信重工工會作為全體職工代表與行政方代表簽訂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
強化激勵,完善薪酬績效體系
我們持續完善薪酬管理制度。以所在地政府的薪酬政策為指引,以經營業績為依據,以市場對標為導向,堅持責任導向、多勞多得的分配理念,提供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回報。根據業務特點設置員工薪酬結構,在特定崗位如營銷、投資崗位等,實行差異化薪酬,設置特殊獎金,並明確獎金遞延和薪酬追索機制,包括明確遞延獎金的人員適用範圍及規則,使薪酬管理制度體系更為規範。進一步健全薪酬追索扣回機制,金融類子公司按照監管要求落實信息披露、董事會審核、定期報告等制度。
我們不斷創新激勵約束方式。堅持薪酬資源向一線和關鍵崗位傾斜,穩步推進中長期激勵計劃,有效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凝聚力,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發展。我們不斷完善員工保險、福利計劃、工作時間與休假制度。按照香港特區政府要求,為所有在港員工繳納強積金;按照境內所在地政府的要求,實現員工基本社會保險全覆蓋。大部分境內所屬公司為員工建立企業年金(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推動企業年金管理市場化、專業化改革,參保員工超過15.6萬人次(含退休人員等情況)。
公司於二零二二年開展了全系統薪酬管理督導檢查,發現並督導子公司的65條薪酬績效問題整改到位。組織各級公司開展「提升職工薪酬滿意度」專項工作,及時瞭解並回應各級公司和員工關心關切的困難問題。
聚焦人才,拓寬選拔培養渠道
我們持續健全人才工作領導機制。公司大力推進人才強企戰略,召開人才工作會議,出台「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出台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意見,積極推進複合型經營管理人才、金融人才、科技人才、國際化人才、高技能人才、優秀青年人才等六類關鍵人才培養。
我們高度重視人才服務支持舉措。公司不斷優化職稱評審工作,實現評審全流程線上管理,95名員工獲正高級職稱,暢通103項國際國內職業資格與職稱的對應關係。積極申報人才項目,推薦5人參評國家人才工程,22人參評有關組織人才項目,1人申報全國技術能手。指導子公司申報新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組織專家參加休假療養並召開座談會。
我們不斷為培訓注入新活力。修訂員工教育培訓經費管理辦法,協調45名管理人員參加上級單位組織的專題研修,組織736名學員參加「雙碳」網上專題班,發布34個協同培訓項目,998名員工跨單位參訓。舉辦中青年管理者培訓班、新員工示範班等,累計420學時。開展7期線上培訓項目和23期網絡直播講座,上線1,000餘門各類專業課程,累計12萬人次參與課程學習,在線參訓人數不斷創新高。持續優化線上學習系統功能,提高系統觸達面,支持員工多樣化學習需求,拓寬員工學習渠道。
總部打造管培生項目。不斷完善總部管理培訓生計劃方案,推進集團管培生管理平台及數據庫建設,做好輪崗返回人員落位定崗和新一批輪崗人選選派工作,建立落實管培生季度報告制度,跟蹤往期管培生輪崗鍛煉情況。擴大與國內重點高校的合作,維護中信統一的良好僱主品牌。以《員工行為守則》為抓手,強化對青年員工的監督培養,每年在新員工培訓、中青班等班級中開展廉潔從業課程,完善年輕員工廉情通報、問題線索移送、監督成果共享等機制。
中信重工打通人才成長「雙通道」。通過「業績+能力」雙重評價,形成五層次技術人才管理體系。擁有一支高技能的藍領工人隊伍,系統推進「金藍領工程」。創新設立1個全國勞模工作室、7個「大工匠」工作室及16個首席員工創新工作站,湧現出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十大工匠等一批產業工人先進典型。
中信建投證券組織9,800餘人參與證券從業資格後續培訓、6,328人參與基金從業資格後續培訓、1,372人參與基金從業資格考前培訓、666人參與期貨從業資格後續培訓、189人參與香港持牌資格後續培訓、122人參與會計後續繼續教育培訓,並為23名員工提供特許金融科技師等各類專業技術資格培訓費支持。
員工培訓情況統計
指標 |
截至2022年 12月31日 |
|
---|---|---|
總部 |
員工培訓項目數(個) |
53 |
男性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95% |
|
女性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94% |
|
管理層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100% |
|
非管理層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96% |
|
男性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77 |
|
女性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66 |
|
管理層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111 |
|
非管理層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69 |
|
中信銀行 |
男性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100% |
女性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100% |
|
管理層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100% |
|
非管理層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100% |
|
男性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235 |
|
女性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254 |
|
管理層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134 |
|
非管理層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429 |
|
中信證券 |
男性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100% |
女性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100% |
|
管理層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100% |
|
非管理層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100% |
|
男性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126 |
|
女性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126 |
|
管理層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118 |
|
非管理層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126 |
|
中信建投證券 |
男性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89% |
女性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85% |
|
管理層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100% |
|
非管理層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87% |
|
男性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48 |
|
女性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42 |
|
管理層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314 |
|
非管理層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43 |
|
中信資源 |
男性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74% |
女性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27% |
|
管理層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91% |
|
非管理層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27% |
|
男性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32 |
|
女性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18 |
|
管理層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22 |
|
非管理層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26 |
|
中信國際電訊 |
男性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87% |
女性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86% |
|
管理層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100% |
|
非管理層員工參加培訓百分比(%) |
90% |
|
男性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12 |
|
女性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9 |
|
管理層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17 |
|
非管理層員工人均培訓時長(小時╱人) |
12 |
關愛員工,構建人文關懷職場
我們投入經費420餘萬元,對困難職工及兩節期間堅守崗位的、參與抗災的職工給予關心和慰問。撥付專項慰問金91.18萬元,對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的上海、重慶、杭州等高溫地區14家分支機構的生產一線職工進行防暑慰問。撥付28.9萬元對確認新冠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給予幫扶慰問。開展「金秋助學」活動,撥付22.1萬元,幫助76名困難職工解決子女就學困難問題,減輕困難職工家庭的負擔。與32家基層工會開展共建職工之家工作,將資金和資源下沉,讓一線職工持續受益。
我們深入實施「女職工關愛行動」,共建女職工關愛室和媽咪小屋27家,開展法律法規科普宣傳,製作女職工「五期」保護小百科動畫宣傳視頻,配送法律法規宣傳手冊和圖書1080本。
我們幫助職工平衡工作與家庭,開辦4期職工子女暑期託管班,共20個工作日145人次參加;關愛職工子女,組織多種形式的親子教育活動以及慰問職工殘疾子女。
我們在北京等地專門建立青年公寓並不斷完善配套服務,積極關心和解決青年員工住房問題。北京公寓已先後入駐800多名青年員工,有效緩解了青年員工的生活壓力。加大單身職工交友活動力度,組織中信系統內近80名單身職工參加兩期全國總工會「會聚良緣」線上線下單身職工聯誼活動。
我們提倡員工健康生活,號召各子公司舉辦全員參加的「健步走」活動。關注職工身心健康,不斷完善職工心理關愛計劃,開展心理諮詢一對一服務、「送健康到基層」活動以及大師心理科普講座。
守護安全,營造健康工作環境
我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規定,成立由董事長和總經理擔任管理者的安全委員會,全面負責公司安全管理與安全事故應急管理。二零二二年,我們出台《安全生產管理辦法》,根據業務實際將子公司安全生產風險程度分為三類,明確安全生產基礎工作、預防工作機制、應急預案管理、報告制度及獎懲機制等,進一步提升全系統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保障員工生命健康和企業財產安全。
第一類 |
資源能源、工程承包、製造業、交通運輸、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儲存裝卸、超高層建築運維管理等子公司 |
---|---|
第二類 |
具有較多營業網點的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子公司,以及房地產、網絡通信、環境等子公司 |
第三類 |
商貿、出版、農業等子公司 |
二零二二年,公司開展了為期一個半月、覆蓋所有一級子公司的安全生產大檢查,重點圍繞領導責任落實、組織架構搭建、制度體系建設、預防機制構建、應急管理、重要經營場所和重點樓宇管控、安全風險隱患排查等7個方面,要求子公司進行自查,並對在京子公司進行實地檢查、對京外子公司通過線上會議方式檢查,通過檢查梳理了子公司需要重點監管的風險清單,有針對性地提出指導意見,並將於二零二三年就本次檢查暴露出的薄弱環節進行復檢。
員工健康與安全情況統計
指標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 |
---|---|
因工作原因導致員工死亡人數 |
|
–2020年因工作原因導致員工死亡人數(人) |
2 |
–2021年因工作原因導致員工死亡人數(人) |
0 |
–2022年因工作原因導致員工死亡人數(人) |
1 |
因工死亡人員比例 |
|
–2020年因工死亡人員比例(%) |
0.0015 |
–2021年因工死亡人員比例(%) |
0 |
–2022年因工死亡人員比例(%) |
0.0006 |
因工傷損失工作時間(天) |
7,23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