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頁頂

財務報告附註

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成立於香港,為一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註冊地址為香港中環添美道1號中信大廈32樓。

本公司及子公司(以下統稱「本集團」)主要從事綜合金融服務、先進智造、先進材料、新消費、新型城鎮化等業務。

本公司的母公司和最終控股公司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集團」)。2023年,中信集團將其持有的本公司5.01%的股權轉讓給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於2023年12月31日,中信集團通過其境外全資子公司持有本公司53.12%的股權(2022年12月31日:58.13%)。
(a)

編製基礎

本財務報表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編製,包括所有適用的《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香港會計準則》、香港會計師公會發佈的詮釋以及《香港公司條例》的要求。此外,本財務報表還符合《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証券上市規則》的披露規定。本集團採用的重大會計政策披露如下。

香港會計師公會發佈了一系列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的修訂或解釋。本集團已於2023年度採用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的並於2023年首次生效的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的修訂或解釋(參見附註2(b)(ii))。

(b)

會計政策變更

(i)

呈列貨幣變更

本集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財務報表的呈列貨幣由港幣更改為人民幣。考慮到本集團主要業務位於中國內地,且交易主要以人民幣作為計價和結算幣種。董事會認為,本集團合併財務報表使用人民幣作為其呈列貨幣更為合適。此外,董事會認為更改呈列貨幣能夠使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更準確了解本集團之財務表現。呈列貨幣更改之影響已追溯作出會計處理。

(ii)

新生效的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及修訂

本集團已於2023年度財務報表中採用了下列由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的於2023年首次生效的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及修訂。
  •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保險合同
  • 香港會計準則第8號(修訂):會計估計的定義
  •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及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實務公告第2號(修訂):會計政策的披露
  • 香港會計準則第12號(修訂):由單項交易產生的資產和負債相關的遞延所得稅
  • 香港會計準則第12號(修訂):國際稅務變革-支柱二規則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保險合同

本集團自2023年1月1日起採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保險合同》(以下簡稱「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取代了《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4號-保險合同》,該變化構成了會計政策變更。本集團已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的要求對合併財務報表進行了追溯調整。

本集團的合營企業中信保誠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保誠人壽」)以前年度未採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以下簡稱「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中信保誠人壽自2023年1月1日起採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和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對於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中信保誠人壽進行了追溯調整,本集團對中信保誠人壽採用權益法核算的相關影響也進行了追溯調整。對於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中信保誠人壽按照銜接規定,對2023年1月1日未終止確認的金融工具的分類和計量(含減值)進行追溯調整。中信保誠人壽未調整比較財務報表數據,將金融工具的原賬面價值和在2023年1月1日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確定的新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2023年年初未分配利潤和投資相關儲備。本集團對中信保誠人壽採用權益法核算的影響也進行了相應調整,不對相關比較期間信息進行重述。

本集團實施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對比較期間主要財務指標的影響披露如下:
會計政策變更前
2022年12月31日
執行新保險合同
準則影響金額
會計政策變更後
2022年12月31日
總資產10,540,676 1,367 10,542,043
總負債9,307,3669,307,366
普通股股東權益總額658,742 1,367 660,109
香港會計準則第8號(修訂):會計估計的定義

該修訂就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估計變更之間的區別提供了進一步的指導。本集團區別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變更的方式與該修訂一致,因此該修訂不會對本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造成重大影響。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及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實務公告第2號(修訂)會計政策的披露

該修訂要求企業披露重大會計政策信息並就重要性概念應用於會計政策披露提供了指引。本集團已重新審視其一直披露的會計政策信息,並認為其與該修訂一致。

香港會計準則第12號(修訂):由單項交易產生的資產和負債相關的遞延所得稅

該修訂縮小了初始確認豁免的範圍,使其不適用於在初始確認時產生等額可抵銷暫時性差異的交易,如租賃交易和棄置義務。對於租賃交易和棄置義務,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需要調整財務報表列報最早期間的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關財務報表項目。對於所有其他交易,修訂適用於財務報表列報最早期間後發生的交易。

在修訂之前,本集團未將初始確認豁免適用於租賃交易,並已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但本集團之前根據單一交易產生的使用權資產和相關租賃負債的淨額確認了暫時性差異。修訂後,本集團已分別確定與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有關的暫時性差異。該變動主要影響年度財務報表中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組成部分的披露,但不影響合併財務狀況表中的整體遞延所得稅餘額,因為相關遞延所得稅餘額符合《香港會計準則第12號》規定的抵銷條件。

香港會計準則第12號(修訂):國際稅務變革-支柱二規則

該修訂在遞延所得稅會計中引入了一項暫時強制性例外,即為實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以下簡稱「經合組織」)發佈的第二支柱示範規則而頒佈或實質性頒佈的稅法產生的所得稅(此類稅法產生的所得稅在下文中稱為「第二支柱所得稅」),包括實施這些規則中所述的符合條件的國內最低補足稅的稅法。修訂案還引入了有關此類稅收的披露要求。該修訂一經發佈立即生效,並且需要追溯適用。

本集團已將暫時強製性例外適用於與第二支柱所得稅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的確認和披露。

(c)

香港會計師公會有關取消強制性公積金與長期服務金抵銷安排的會計指引

2022年6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在憲報刊登《2022年香港僱傭及退休計畫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對沖」安排,該條例將於2025年5月1日生效。

2023年7月,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了《香港廢除強積金-強積金抵銷安排對會計的影響》,就抵銷安排及廢除強積基金抵銷安排提供了會計指引。

終止應用實際權宜之計後的會計政策變更不會對本集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財務報表產生任何重大影響。

(d)

記賬本位幣及列報貨幣

本公司的記賬本位幣是港幣(「HK$」)。子公司的記賬本位幣根據營業地的主要經濟環境合理確定,在編製合併財務報表時按附註2(j)所述原則折算為人民幣。本集團的財務報表以人民幣列報(參見附註2(b)(i)),除特別註明外,均以百萬元人民幣列示。

(e)

計量基礎

2023年度合併財務報表包括本公司及本公司的子公司以及本公司於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的權益。

編製本合併財務報表時一般採用歷史成本計量,但以下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和負債項目除外:
  • 投資物業(參見附註2(o));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參見附註2(k));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參見附註2(k));及
  • 公允價值套期項目(參見附註2(l)(i))。

(f)

估計和判斷的運用

編製本合併財務報表需要管理層以歷史經驗以及其他在具體情況下確信為合理的因素為基礎,作出有關判斷、估計和假設。這些判斷、估計和假設會影響到會計政策的應用以及資產、負債、收入和費用的列報金額。實際結果可能跟這些估計有所不同。

這些估計及相關的假設會持續予以審閱,會計估計修訂的影響會在修訂當期以及任何會產生影響的以後期間內予以確認。

附註3列示了對財務報表有重大影響的判斷,以及估計的不確定性因素的主要來源。

(g)

子公司和非控制性權益

(i)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

參與合併的企業在合併前後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且該控制並非暫時性的,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合併方在企業合併中取得的資產和負債,按照合併日在最終控制方合併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計量。取得的淨資產賬面價值與支付的合併對價賬面價值(或發行股份面值總額)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為進行企業合併發生的直接相關費用,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合併日為合併方實際取得對被合併方控制權的日期。

(ii)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

參與合併的各方在合併前後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的,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本集團作為購買方,為取得被購買方控制權而支付的資產(包括購買日之前所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証券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之和,減去合併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如為正數則確認為商譽;如為負數則計入當期損益。本集團將作為合併對價發行的權益性証券或債務性証券的交易費用,計入權益性証券或債務性証券的初始確認金額。本集團為進行企業合併發生的其他各項直接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付出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本集團在購買日按公允價值確認所取得的被購買方符合確認條件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購買日是指購買方實際取得對被購買方控制權的日期。

本集團按個別收購基準,確認在被購買方的任何非控制性權益。被購買方的非控制性權益為現時的擁有權權益,並賦予持有人一旦清盤時按比例應佔主體的淨資產,可按公允價值或按現時擁有權權益應佔被收購方可識別淨資產的確認金額比例而計量。非控制性權益的所有其他組成部分按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計量,除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規定必須以其他計量基準計算。

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實現非同一控制企業合併時,對於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本集團會按照該股權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購買日之前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涉及其他綜合收益的,於購買日轉入當期損益。

(iii)

合併財務報表

合併財務報表的合併範圍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包括本公司、本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包括結構化主體)。

子公司是指受本集團控制的實體。在本集團擁有權力參與子公司的活動,並面臨活動帶來的可變動報酬的風險,且有能力使用該權力影響該等報酬時,認為本集團對該子公司存在控制。

在判斷本集團是否享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時,本集團只考慮與被投資方相關的實質性權利,包括本集團自身所享有的及其他方所享有的實質性權利。

對子公司的投資自本集團開始對其實施控制的日期至結束實施控制的日期納入合併財務報表的範圍。

對於報告期間內通過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取得的子公司,在編製當期合併財務報表時,視同自其與本公司同受最終控制方控制之日起納入本集團合併範圍,並對合併財務報表的期初數以及前期比較報表進行相應調整。在編製合併財務報表時,自被合併子公司與本公司同受最終控制方控制之日起將被合併子公司的各項資產、負債以其賬面價值併入本集團合併財務狀況表,被合併子公司的經營成果納入本集團合併綜合收益表。

對於通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取得的子公司,在編製當期合併財務報表時,以購買日確定的被購買子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自購買日起將被購買子公司納入本集團合併範圍。

非控制性權益在合併財務狀況表的股東權益項下與歸屬於本公司普通股股東權益分開列示。本集團合併利潤或虧損以及綜合收益中歸屬於非控制性權益的部分與歸屬於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部分在合併綜合收益表中分開列示。自非控制性權益借入的貸款或者其他合同義務作為金融負債按照附註2(k)「金融工具」在合併財務狀況表中列示。

如果子公司非控制性權益分擔的當期虧損超過了非控制性權益在該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權益中所享有的份額的,其餘額仍沖減非控制性權益。

當子公司所採用的會計期間或會計政策與本集團不一致時,合併時已按照本集團的會計期間或會計政策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必要的調整。合併時所有集團內部交易、餘額及現金流量,包括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均已抵銷。集團內部交易發生的未實現損失有證據表明該損失是相關資產減值損失的,則全額確認該損失。

如果以本集團為會計主體與以本公司或子公司為會計主體對同一交易的認定不同時,從本集團的角度對該交易予以調整。

本集團因購買子公司的非控制性權益而支付的投資成本與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子公司的可辨認淨資產份額之間的差額,以及在不喪失控制權的情況下因部分處置對子公司的股權投資而取得的處置價款與處置投資相對應享有子公司淨資產的差額,均調整合併財務狀況表中的儲備(資本公積)。

本集團喪失對子公司的控制時,視同出售本集團對該子公司全部權益處理,產生的盈虧計入損益;同時,本集團終止確認與該子公司相關的資產、負債、非控制性權益以及權益中的其他相關項目。處置後剩餘的權益投資按照喪失控制權日的公允價值重新計量,該金額視為初始確認一項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參見附註2(k)),或,在適當時,作為初始確認一項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投資的成本(參見附註2(h))。

(iv)

對子公司的投資

在本公司的財務狀況表上,對子公司的投資按成本減去減值準備(參見附註2(v))列示。

子公司的經營業績通過已收和應收未收股利反映在本公司的報表上。

(h)

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

聯營企業指本集團能夠對其施加重大影響的企業。重大影響,是指對被投資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但並不能夠控制或者與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這些政策的制定。合營企業指本集團與其他投資方根據合約安排對其實施共同控制,並有權享有其一定份額淨資產的企業。

在合併財務報表中,本集團採用權益法核算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投資。本集團在按本集團的會計政策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權益法核算。在權益法下,投資初始以成本計量,如購買日本集團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超過投資成本,則調整投資的賬面價值。後續計量中,在本集團享有被投資單位淨資產的份額發生變化,以及發生任何與投資有關的減值損失(參見附註2(v))時進行調整。購買日本集團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超過投資成本的部分,期內本集團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淨損益的份額以及當期確認的投資減值損失均計入損益,而本集團於購買日後在被投資單位其他綜合收益中應佔的稅後項目計入本集團的其他綜合收益。自重大影響或共同控制開始至重大影響或共同控制結束本集團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權益納入合併財務報表。

倘本集團分佔虧損超過其聯營或合營企業所佔權益,則該權益之賬面值會減至零,並且不再確認虧損,惟本集團有法定或推定義務或須代參股公司支付款項者除外。本項下所指權益包括權益法下的投資賬面值以及其他本集團實際上形成權益的長期利益。

本集團與聯營及合營企業之間所產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按照本集團所佔權益比例抵銷。對於未實現的虧損,如有證據表明上述交易所轉讓資產發生減值,則該損失立即計入損益。如果對聯營企業的投資轉為對合營企業投資,或是對合營企業投資轉為對聯營企業的投資,在合併財務報表中,對該投資不進行重新計量,而繼續按照權益法核算。

當本集團喪失對聯營企業的重大影響力或對合營企業的共同控制時,視同本集團處置了對該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所有權益,產生的盈虧計入損益。剩餘股權在喪失重大影響或共同控制權日按照公允價值重新計量,該公允價值視為初始確認一項金融資產的成本(參見附註2(k))。

在本公司的財務狀況表中,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投資以成本減去減值準備之後的金額入賬(參見附註2(v))。

(i)

商譽

本集團作為購買方,為取得被購買方控制權而支付的資產(包括購買日之前所持有的被購買方的股權)、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証券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之和,減去合併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如為正數則確認為商譽,如為負數則計入當期損益。

本集團對商譽計提的減值損失一經確認,以後期間不予轉回。

(j)

外幣折算

本集團的外幣交易在初始確認時按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本位幣。在財務狀況表日,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財務狀況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折算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採用公允價值確定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折算差額作為其公允價值變動的一部分進行列報。例如,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權益投資產生的折算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權益投資產生的折算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本集團在編製合併財務報表時,將子公司的外幣報表折算為人民幣。外幣報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採用財務狀況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股東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

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按上述原則產生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在合併財務狀況表中股東權益項目下以儲備(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列示。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額,在現金流量表中單獨列示。

處置境外經營時,相關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自股東權益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k)

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資產並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負債或權益工具的合同。當本集團成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時,確認相關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

(i)

金融資產

(1)

分類和計量

本集團根據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和金融資產的合同現金流量特徵,將金融資產劃分為:
  •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時以公允價值計量。對於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對於其他類別的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計入初始確認金額。因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產生的、未包含或不考慮重大融資成分的應收賬款或應收票據,本集團按照預期有權收取的對價金額作為初始確認金額。

債務工具
本集團持有的債務工具是指從發行方角度分析符合金融負債定義的工具,分別採用以下三種方式進行計量:

-  

以攤餘成本計量:

本集團管理此類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為以收取合同現金流量為目標,且此類金融資產的合同現金流量特徵與基本借貸安排相一致,即在特定日期產生的現金流量,僅為對本金和以未償付本金金額為基礎的利息的支付,同時並未指定該類資產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本集團對於此類金融資產按照實際利率法確認利息收入。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本集團管理此類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為既以收取合同現金流量為目標又以出售為目標,且此類金融資產的合同現金流量特徵與基本借貸安排相一致,即在特定日期產生的現金流量,僅為對本金和以未償付本金金額為基礎的利息的支付,同時並未指定該類資產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此類金融資產按照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但減值損失或利得、匯兌損益和按照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利息收入計入當期損益。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本集團將持有的未劃分為以攤餘成本計量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務工具,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在初始確認時,本集團為了消除或顯著減少會計錯配,可以將部分金融資產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該指定一經做出,不得撤銷。


權益工具
權益工具是能證明擁有本集團在扣除所有負債後的資產中的剩餘權益的合同。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將發行的金融工具分類為權益工具:(1)該金融工具不包括交付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給其他方,或在潛在不利條件下與其他方交換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合同義務;(2)將來須用或可用自身權益工具結算該金融工具的,如該金融工具為非衍生工具,不包括交付可變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進行結算的合同義務;如為衍生工具,只能通過以固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交換固定金額的現金或其他金融資產結算該金融工具。

本集團的權益工具投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但管理層已做出不可撤銷指定為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除外。進行指定後,公允價值變動在其他綜合收益中進行確認,且後續不得重分類至損益(包括處置時)。作為投資回報的股利收入在本集團確定對其收取的權利成立時進行確認。

(2)

減值

本集團對於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務工具、應收租賃款、合同資產、貸款承擔和財務擔保合同等,以預期信用損失為基礎確認損失準備。

本集團考慮有關過去事項、當前狀況以及對未來經濟狀況的預測等合理且有依據的信息,以發生違約的風險為權重,計算合同應收的現金流量與預期能收到的現金流量之間差額的現值的概率加權金額,確認預期信用損失。

於每個財務狀況表日,本集團對於處於不同階段的金融工具的預期信用損失分別進行計量。金融工具自初始確認後信用風險未顯著增加的,處於第一階段;金融工具自初始確認後信用風險已顯著增加但尚未發生信用減值的,處於第二階段;金融工具自初始確認後已經發生信用減值的,處於第三階段。對於第一階段的金融工具,本集團按照未來12個月內的預期信用損失計量損失準備,對於處於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金融工具,本集團按照該工具整個存續期的預期信用損失計量損失準備。對於在財務狀況表日具有較低信用風險的金融工具,本集團假設其信用風險自初始確認後並未顯著增加,按照未來12個月內的預期信用損失計量損失準備。

本集團對於處於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金融工具,按照其未扣除減值準備的賬面餘額和實際利率計算利息收入。對於處於第三階段的金融工具,按照其賬面餘額減已計提減值準備後的攤餘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利息收入。

本集團將計提或轉回的損失準備計入當期損益。對於持有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務工具,本集團在將減值損失或利得計入當期損益的同時調整其他綜合收益。

對於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無論是否存在重大融資成分,本集團均按照整個存續期的預期信用損失計量損失準備。

(3)

終止確認

金融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予以終止確認:
  • 收取該金融資產現金流量的合同權利終止;
  • 該金融資產已轉移,且本集團將金融資產所有權上幾乎所有的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轉入方;
  • 該金融資產已轉移,雖然本集團既沒有轉移也沒有保留金融資產所有權上幾乎所有的風險和報酬,但是放棄了對該金融資產控制。
本集團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權益工具終止確認時,其賬面價值與收到的對價之間的差額計入留存收益,之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累計利得或損失應當自其他綜合收益中轉出,亦計入留存收益;其餘金融資產終止確認時,其賬面價值與收到的對價以及原直接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公允價值變動累計額之和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之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累計利得或損失自其他綜合收益轉出,亦計入當期損益。

作為經營活動的一部分,本集團將部分信貸資產進行証券化,一般是將信貸資產出售給結構化主體,然後再由其向投資者發行証券。對符合終止確認條件的信貸資產証券化基礎資產,本集團終止確認原金融資產,並將在轉讓中獲得的結構化主體的權益確認為新的金融資產。對於未能符合終止確認條件的信貸資產証券化,保留原金融資產,從第三方投資者募集的資金以融資款處理。對於符合部分終止確認條件的信貸資產証券化的基礎資產,如果本集團放棄了對該基礎資產控制權,本集團對其實現終止確認;否則應當按照本集團繼續涉入所轉讓金融資產的程度確認有關金融資產,並相應確認有關負債。

附回購條件的金融資產轉讓,根據交易的經濟實質確定是否終止確認。對於將予回購的資產與轉讓的金融資產相同或實質上相同,回購價格固定或是原轉讓價格加上合理回報的,本集團不終止確認所轉讓的金融資產。對於在金融資產轉讓後只保留了優先按照公允價值回購該金融資產權利的(在轉入方出售該金融資產的情況下),本集團終止確認所轉讓的金融資產。

(4)

金融資產合同修改

本集團有時會重新商定或修改客戶貸款的合同,導致合同現金流發生變化。出現這種情況時,本集團會評估修改後的合同條款是否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本集團在進行評估時考慮的因素包括:
  • 當合同修改發生在借款人出現財務困難時,該修改是否僅將合同現金流量減少為預期借款人能夠清償的金額
  • 是否新增了任何實質性的條款,例如增加了分享利潤╱權益性回報的條款,導致合同的風險特徵發生了實質性變化
  • 在借款人並未出現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大幅延長貸款期限
  • 貸款利率出現重大變化
  • 貸款幣種發生改變
  • 增加了擔保或其他信用增級措施,大幅改變了貸款的信用風險水平
如果修改後合同條款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本集團將終止確認原金融資產,並以公允價值確認一項新金融資產,且對新資產重新計算一個新的實際利率。在這種情況下,對修改後的金融資產應用減值要求時,包括確定信用風險是否出現顯著增加時,本集團將上述合同修改日期作為初始確認日期。對於上述新確認的金融資產,本集團也要評估其在初始確認時是否已發生信用減值,特別是當合同修改發生在債務人不能履行初始商定的付款安排時。賬面價值的改變作為終止確認產生的利得或損失計入損益。

如果修改後合同條款並未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則合同修改不會導致金融資產的終止確認。本集團根據修改後的合同現金流量重新計算金融資產的賬面總值,並將修改利得或損失計入損益。在計算新的賬面總值時,仍使用初始實際利率(或購入或源生的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經信用調整的實際利率)對修改後的現金流量進行折現。

(ii)

金融負債

金融負債於初始確認時分類為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負債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適用於衍生工具、交易性金融負債以及初始確認時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其他金融負債。

本集團的金融負債主要為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負債,該類金融負債按其公允價值扣除交易費用後的金額進行初始計量,並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後續計量。

當金融負債的現時義務全部或部分已經解除時,本集團終止確認該金融負債或義務已解除的部分。終止確認部分的賬面價值與支付的對價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iii)

已發出的財務擔保

財務擔保合同於簽發時確認為金融負債。金融負債初始以公允價值計量,後續按以下兩者中的較高者計量:
  • 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下的預期信用損失模型確定的金額,詳見附註3(b);與
  • 初始確認金額減去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與客戶之間的合同產生的收入》(以下簡稱「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的原則確認的累計收入金額(若適用)。
財務擔保的公允價值是基於債務工具規定的合同價款與不提供擔保時需支付價款之間的現金流量差額的現值,或應向履行義務的第三方支付的金額予以確定。

若擔保是為合聯營企業的貸款或其他應付款無償提供的,則該等擔保的公允價值應作為資本投入進行會計處理並計入投資成本。

(iv)

公允價值計量原則

公允價值是指在現行市場條件下,市場參與者於計量日在主要市場(或最有利市場)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如退出價格);不管該價格是否可直接通過觀察或使用其他估值技術獲得。

對於既無公開可得的最新的交易價格也無股票交易所的公開市場報價,或是沒有經紀商報價的非交易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或不存在活躍市場的金融工具,使用已經在實際市場交易中證明能夠提供可靠估計的估值技術確定其公允價值。

在使用折現現金流技術時,預期未來現金流基於管理層的最佳估計確定,折現率基於財務狀況表日相關政府債券收益率曲線,加上適當的信用利差調整確定。在使用其他定價模型時,輸入值基於財務狀況表日市場數據確定。

(v)

抵銷

如本集團擁有抵銷已確認金額的法定權利,並且本集團計劃以淨額結算或同時變現該金融資產和清償該金融負債,該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以相互抵銷後的淨額在財務狀況表內列示。

(vi)

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於合同簽訂之日進行初始確認並按公允價值進行初始和後續計量。衍生工具的公允價值為正反映為資產,為負反映為負債。

某些衍生工具被嵌入混合合同中,如可轉換債券中的轉股權。對於主合同是金融資產的混合合同,本集團對其整體進行分類和計量。對於主合同並非金融資產的混合合同,在符合以下條件時,將嵌入衍生工具拆分為獨立的衍生工具處理:
  • 嵌入衍生工具與主合同的經濟特徵和風險並非緊密相關;
  • 具有相同條款但獨立存在的工具滿足衍生工具的定義;且
  • 混合工具並未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
本集團可以選擇將被拆分的嵌入式衍生工具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或者選擇將混合合同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

衍生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的確認方法取決於該衍生工具是否被指定為且符合套期工具的要求,以及被套期項目的性質。

(l)

套期

本集團於交易開始時就套期工具與被套期項目的關係,以及風險管理目標及執行多項套期交易策略作檔案紀錄,並在此基礎上運用套期會計方法。自不再滿足套期會計條件或風險管理目標之日起,本集團採用未來適用法終止運用套期會計。終止運用套期會計的情形包括套期工具到期、被出售、合同終止或已行使等。

(i)

公允價值套期

公允價值套期是指對已確認資產或負債、尚未確認的確定承諾,或該等項目組成部分的公允價值變動風險敞口進行的套期,該類公允價值變動源於某類特定風險,且將影響本集團損益或其他綜合收益。其中,影響其他綜合收益的情形,僅限於對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風險敞口進行的套期。

套期工具產生的利得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套期工具是對選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非交易權益工具投資(或其組成部分)進行套期的,套期工具產生利得或損失應當計入其他綜合收益。本集團被套期項目因被套期風險敞口形成的利得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未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已確認被套期項目的賬面價值。被套期項目為本集團選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非交易權益工具投資(或其組成部分)的,其因被套期風險敞口形成的利得或損失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ii)

現金流量套期

現金流量套期,是指對現金流量變動風險敞口進行的套期,該類現金流量變動源於已確認資產或負債、極可能發生的預期交易整體或其組成部分相關的某類特定風險,且將影響本集團損益。

套期工具產生的利得或損失中屬於套期有效的部分,作為套期儲備,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套期工具產生的利得或損失中屬於套期無效的部分計入當期損益。

被套期項目為預期交易,且該預期交易使本集團隨後確認一項非金融資產或非金融負債的,或者非金融資產或非金融負債的預期交易形成一項適用於公允價值套期會計的確定承諾時,將原在其他綜合收益中確認的套期儲備金額轉出,計入該資產或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對於不屬於上述的現金流量套期,在被套期的預期現金流量影響損益的相同期間,將原在其他綜合收益中確認的套期儲備金額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如果在其他綜合收益中確認的套期儲備金額是一項損失,且該損失全部或部分預計在未來會計期間不能彌補的,在預計不能彌補時,將預計不能彌補的部分從其他綜合收益中轉出,計入當期損益。

當對現金流量套期終止運用套期會計,權益中的已累計的利得或損失仍保留在權益中直到被套期項目影響損益的期間再確認為損益。當預期交易不會發生時,已確認在其他綜合收益中的累計利得或損失立即重分類至損益。

(iii)

境外經營淨投資套期

境外經營淨投資套期,是指對境外經營淨投資外匯風險敞口進行的套期。境外經營淨投資,是指本集團在境外經營淨資產中的權益份額。

對境外經營淨投資的套期按照類似現金流量套期的會計處理進行核算。套期工具的利得或損失中的套期有效部分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無效部分計入損益。當境外經營被處置時,已確認在權益中的累計利得和損失作為處置利得或損失的一部分計入損益。

(iv)

套期有效性測試

為符合使用套期會計核算的條件,本集團於套期開始日及以後期間持續地對套期關係是否符合套期有效性要求進行評估。

套期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認定套期關係符合套期有效性要求:
  • 被套期項目與套期工具之間存在經濟關係;
  • 經濟關係產生的價值變動中,信用風險的影響不佔主導地位;及
  • 套期關係的套期比率等於實際套期的被套期項目數量與對其進行套期的套期工具實際數量之比。

(m)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是指本集團按返售協議約定先買入再按固定價格返售的金融資產所融出的資金。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是指本集團按回購協議先賣出再按固定價格回購的金融資產所融入的資金。

買入返售和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按業務發生時實際支付或收到的款項入賬並在財務狀況表中反映。買入返售的已購入目標資產不予以確認,在表外作備查登記;賣出回購的目標資產仍在財務狀況表內反映。

買入返售和賣出回購業務的買賣差價在相關交易期間以實際利率法攤銷,分別確認為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

(n)

融資融券業務

融資融券業務,是指本集團向客戶出借資金供其買入証券或者向其出借証券,並由客戶交存相應擔保物的經營活動。

本集團對融出的資金,確認應收債權,並確認相應利息收入;對融出的証券,不終止確認該証券,仍按原金融資產類別進行會計處理,並確認相應利息收入。

對客戶融資融券並代客戶買賣証券時,作為証券經紀業務進行會計處理。

融資融券業務減值詳見附註2(k)

(o)

投資物業

本集團將持有的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有的房屋和╱或土地劃分為投資物業,以成本進行初始計量。經營租賃下持有的土地在滿足投資物業定義時作為投資物業核算。

與投資物業有關的後續支出,在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本集團且其成本能夠可靠的計量時,計入投資物業成本;否則,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投資物業的用途改變為自用時,自改變之日起,將該投資物業轉換為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基於轉換當日投資物業的公允價值確定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投資物業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自用物業轉換為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物業時,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小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轉換當日的公允價值大於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在原已計提的減值準備範圍內計入當期損益,並以將賬面價值恢復至在不計提減值準備的情況下轉換日的賬面價值為限,如還有餘額,再計入權益。

投資物業在財務狀況表日以公允價值列報,並每年進行複核。因公允價值變動或報廢、處置產生的利得或損失計入損益。

(p)

物業、廠房和機器設備

物業、廠房和機器設備以成本減去累計折舊和減值損失計量(附註2(v))。

本集團為生產、出租或管理目的而建造的資產在建造階段以成本減去減值損失計量。成本包括工程用物資、直接人工、預計的棄置費用以及按比例分配的間接費用以及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參見附註2(dd))。

正處於建造階段的物業、廠房和設備被定義為在建工程,在建工程於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轉入固定資產。

在建工程不計提折舊。當有關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將按照下文適用的規定計提折舊。

本集團使用直線法,按物業、廠房和機器設備的估計使用壽命,估計的剩餘殘值計提折舊以核銷物業、廠房和機器設備的成本減去減值損失(如有)後的淨額,折舊年限如下:
廠房及建築物4 – 50年
機器設備2 – 33年
辦公及其他設備,運輸工具及其他2 – 33年
本集團在每個財務狀況表日複核並在適當時調整資產的使用壽命和殘值。

如果資產的賬面價值大於其預計可收回的金額,應將其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

可收回金額是指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與資產使用價值兩者之間較高者。

處置損益為處置所得款項淨額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並在合併損益表中確認。

(q)

土地使用權

本集團的土地使用權在租賃使用權資產下進行核算。

土地使用權以成本減累計攤銷和資產減值損失(如有)入賬。土地使用權在土地的獲准使用年限內以直線法進行攤銷,其使用年限通常為10年至50年。

土地使用權的減值損失根據附註2(v)中闡明的會計政策進行核算。

(r)

無形資產(商譽除外)

本集團購入的無形資產以成本減去累計攤銷(在預計使用壽命有限的情況下)和減值損失(如有)入賬(參見附註2(v))。

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自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起進行攤銷,並在資產的預期使用期限內系統合理攤銷計入損益,主要無形資產的預期使用壽命如下:

採礦資產 按產儲量法估計的使用年限
特許經營權 按授權的年限
軟件及其他 按估計的使用年限
本集團每年對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和攤銷方法進行複核。

如果無形資產的預期使用壽命是不確定的,則不進行攤銷。本集團在每個會計期間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進行複核,以確定實際情況是否能夠繼續支援該資產使用期限為不確定的認定。如果有證據表明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則估計其使用壽命,並從變更之日起按上述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處理。

(s)

存貨

(i)

先進智造業、先進材料業

先進智造業、先進材料業類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

成本採用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或加權平均成本法計算。存貨成本包括採購成本、加工成本(包括按系統的方法分配的製造費用)和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可變現淨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

出售存貨時,這些存貨的賬面價值作為成本在相關收入確認的期間內確認。存貨減記至可變現淨值時所減值的部分和所有存貨損失都作為費用在減值或損失的發生期間內確認。存貨減值的轉回在轉回發生期間計入當期損益。

(ii)

新型城鎮化業務

與新型城鎮化項下房產開發活動相關的存貨按成本和可變現淨值兩者中的較低者核算。成本和可變現淨值按如下方法確定:

-  

開發中房產

開發中房產的成本:包括土地購買成本、開發總成本、材料與物資成本、工資及其他直接費用、恰當比例的間接成本,以及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參見附註2(dd))之和。可變現淨值等於預估售價減去預估完工成本以及房產銷售成本。

-  

持有待售的已完工房產

對於本集團開發的已完工房產,其成本是根據未售房地產開發總成本中分攤給該開發項目的成本確定的。可變現淨值等於預估售價減去房產銷售成本。

(t)

租賃

本集團在租賃期開始日將租賃確認為使用權資產和相應的負債。

合同可能同時包含租賃組成部分和非租賃組成部分。本集團基於各租賃組成部分與非租賃組成部分的單獨價格相對比例分攤合同對價。

(i)

租賃負債

租賃產生的資產和負債在現值基礎上進行初始計量。租賃負債包括下列租賃付款額的淨現值:
  • 固定付款額(包括實質固定付款額),扣除應收的租賃激勵;
  • 基於指數或比率確定的可變租賃付款額,採用租賃期開始日的指數或比率進行初始計量;
  • 本集團根據餘值擔保預計應付的金額;
  • 本集團合理確定將行使的購買選擇權的行權價格;以及
  • 在租賃期反映出本集團將行使選擇權的情況下終止租賃的罰款金額。
當本集團合理確定將行使續租選擇權時,租賃付款額也納入負債的計量中。

租賃付款額按照租賃內含利率折現。本集團的租賃內含利率通常無法直接確定,在此情況下,應採用承租人的增量借款利率,即承租人在類似經濟環境下獲得與使用權資產價值接近的資產,在類似期間以類似抵押條件借入資金而必須支付的利率。

為確定增量借款利率,本集團應:
  • 在可能的情況下,以承租人最近收到的第三方融資為起點,並進行調整以反映融資條件自收到第三方融資後的變化;
  • 對於近期未獲得第三方融資的本集團持有的租賃,採用以無風險利率為起點的累加法,並按照租賃的信用風險進行調整;並
  • 針對租賃做出特定調整,如租賃期、國家、貨幣及抵押。
本集團未來可能會面臨基於指數或比率確定的可變租賃付款額增加的風險,這部分可變租賃付款額在實際發生時納入租賃負債。當基於指數或比率對租賃付款額進行調整時,租賃負債應予以重估並調整使用權資產。

每筆租賃付款額均在相應負債與財務費用之間分攤。財務費用在租賃期限內計入損益,以使各期負債餘額產生的利息率保持一致。

(ii)

使用權資產

使用權資產按照成本計量,其中成本包括以下項目:
  • 租賃負債初始計量金額;
  • 在租賃期開始日或之前支付的租賃付款額,扣除收到的租賃激勵;
  • 任何初始直接費用;以及
  • 復原成本。
使用權資產一般在資產的使用壽命與租賃期兩者孰短的期間內按直線法計提折舊。如本集團合理確定會行使購買權,則在標的資產的使用壽命期間內對使用權資產計提折舊。

與短期租賃和低價值資產租賃相關的付款額按照直線法在損益中確認為費用。短期租賃是指租賃期限為12個月或不足12個月的租賃。低價值資產包括IT設備等。

本集團作為出租人收到的經營租賃收入在租賃期內按直線法確認為收入。為獲取經營租賃所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計入標的資產的賬面金額,並在租賃期內按照與租賃收入相同的基礎確認為費用。租賃資產按其性質在財務狀況表中列示。本集團作為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確認應收融資租賃款,並以攤餘成本法計量。本集團作為出租人無需因採用新租賃準則,而對持有的資產的會計處理做出任何調整。

(u)

抵債資產

在收回已減值貸款及墊款時,本集團可通過法律程序佔有抵押品或由借款人自願交付抵押品。如果本集團有意按規定對資產進行變現,而且不再要求借款人還款,抵債資產便會在「其他資產」中列示。

當本集團以抵債資產作為補償貸款及墊款及應收利息的損失時,該抵債資產以公允價值入賬,取得抵債資產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墊付訴訟費用和其他成本計入抵債資產賬面價值。財務狀況表日,抵債資產按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計量,當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時,對抵債資產計提減值準備。

(v)

非金融資產減值

本集團在財務狀況表日複核內部及外部信息以確定以下資產(除商譽外)是否存在減值的跡象,或以往確認的減值損失是否不再存在或已減少:
  • 物業、廠房和設備(按重估數額列賬的物業除外);
  • 使用權資產;
  • 對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的投資;
  • 商譽;及
  • 無形資產
本集團對存在減值跡象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此外,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本集團至少每年年度終了對商譽,尚未可使用的無形資產及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估計其可收回金額。

可收回金額的計量

可收回金額是指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與資產使用價值兩者之間較高者。評估使用價值時,計算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所使用的稅前折現率應當反映當前市場對時間價值的評估以及資產的特有風險。如果某項資產無法產生基本獨立於其他資產的現金流入,其可收回金額根據能夠獨立產生現金流的最小資產組合(即現金產出單元)確定。

確認減值損失

資產或其歸屬的現金產出單元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其賬面價值會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與現金產出單元相關的減值損失,先抵減分攤至該現金產出單元中商譽(如有)的賬面價值,再根據現金產出單元中除商譽之外的其他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所佔比重,按比例抵減其他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但抵減後的各資產的賬面價值不得低於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如可確定的)、該資產使用價值(如可確定的)二者之中較高者。

減值損失轉回

除商譽外的非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金額在日後減少,且客觀上與確認該損失後發生的事項有關,原確認的減值損失將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該轉回後的賬面價值不超過假定不計提減值損失情況下該資產在轉回日的賬面價值。

本集團對商譽計提的減值損失一經確認,以後期間不予轉回。

(w)

員工福利

職工薪酬是本集團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或解除勞動關係而給予的各種形式的報酬或補償,包括短期職工薪酬、離職後福利、辭退福利和其他長期職工福利等。

(i)

短期職工薪酬

本集團在職工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將短期職工薪酬的未折現金額確認為負債,並計入當期損益,除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要求將該部分職工薪酬計入資產成本。短期職工薪酬包括工資、獎金,按規定的基準和比例為職工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和工會及教育經費等。

(ii)

離職後福利-設定提存計劃

本集團位於香港地區子公司的員工可選擇參加在本集團強積金計劃內的其中一個強積金集成信託計劃。該集成信託計劃為設定提存計劃,根據各信託契約進行管理,並受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監管。

本集團位於中國內地子公司的員工按照有關法規要求參加設定提存計劃,並作出供款。同時,部分員工還參與本集團依據相關政策建立的企業年金計劃。

本集團位於其他地區的員工根據有關法規的要求作出供款。

有關供款按權責發生制原則計入當期損益。

(iii)

離職後福利-設定受益計劃

本集團設定受益計劃是本集團為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合資格員工設立的補充退休福利。

(iv)

辭退福利

本集團向職工提供辭退福利的,在下列兩者孰早日確認辭退福利產生的職工薪酬負債,並計入當期損益:
  • 本集團不能單方面撤回因解除勞動關係計劃或裁減建議所提供的辭退福利時;
  • 本集團確認與涉及支付辭退福利的重組相關的成本或費用時。

(x)

預計負債及或有負債

(i)

企業合併形成的或有負債

企業合併形成的或有負債,在購買日構成現時義務的,如果其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應按公允價值初始確認。按公允價值初始確認後,或有負債按以下兩者中的孰高者進行後續計量:按附註2(x)(ii)確定的初始確認金額或初始確認金額減根據本集團收入確認原則累計確認的收入金額(如適用)。

(ii)

其他預計負債及或有負債

如果本集團須就過往事件承擔法律或推定責任,履行該義務很有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本集團,且有關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本集團便會確認預計負債。本集團在確定最佳估計數時,綜合考慮與或有事項有關的風險、不確定性和貨幣時間價值等因素。對於貨幣時間價值影響重大的,預計負債以預計未來現金流出折現後的金額確定。

如果經濟利益流出本集團的可能性較低,或無法對有關數額作出可靠估計,則會將該責任披露為或有負債,除非經濟利益流出的可能性極小。一項潛在義務最終是否轉變為現時義務,由某些未來不確定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才能決定,在這種情況下,潛在義務應作為或有負債披露,除非導致經濟利益流出本集團的可能性極小。

(y)

收入確認

本集團的收入主要包括來自客戶的收入、利息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等。

(i)

來自客戶的收入

本集團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約義務,即在客戶取得相關商品控制權、能夠主導該商品的使用並從中獲得幾乎全部的經濟利益時確認收入。如果商品及服務的控制權在一段時間內轉移,本集團按在整個合同期間已完成履約義務的進度進行收入確認。

本集團針對控制權已轉移的商品和已提供的服務而確認收入的金額,本集團已經取得無條件收款權的部分,確認為應收賬款,其餘部分確認為合同資產,並對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以預期信用損失為基礎確認損失準備;如果本集團已收或應收的合同價款超過已履行的義務,則將超過部分確認為合同負債。本集團對於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資產和合同負債以淨額列示。

合同成本包括合同履約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本集團為提供服務而發生的成本,確認為合同履約成本,並在確認收入時,按照已完成服務的進度結轉計入銷售成本。本集團將為獲取合同而發生的增量成本,確認為合同取得成本,對於攤銷期限不超過一年的合同取得成本,在其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對於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合同取得成本,本集團按照與相關合同下確認收入相同的基礎攤銷計入損益。如果合同成本的賬面價值高於因提供該服務預期能夠取得的剩餘對價減去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本集團對超出的部分計提減值準備,並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於財務狀況表日,本集團對於合同履約成本和合同取得成本,以減去相關資產減值準備後的淨額,列示為存貨。

具體會計政策如下:

(1)

銷售商品收入

銷售商品收入於商品移交至客戶並由客戶確認接收時確認收入。

本集團向客戶提供基於銷售數量的銷售折扣的,本集團根據歷史經驗,按照期望值法確定折扣金額,按照合同對價扣除預計折扣金額後的淨額確認收入。

對於客戶購買商品後在特定時間內有權退貨的,本集團根據銷售產品的歷史經驗和資料,按照期望值法確定預計銷售退回的金額,並抵減銷售收入。本集團將預期因銷售退回而將退還的金額確認為預計負債;同時,按照預期將退回產品於銷售時的賬面價值,扣除收回該產品預計發生的成本後的餘額,確認為其他資產。

本集團為特定商品提供產品品質保證,若產品質量保證的期限和條款是按照與特定商品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要求而提供,而本集團並未因此提供任何額外的服務或額外的質量保證的,該產品質量保證不構成單獨的履約義務。

(2)

提供服務收入

本集團對外提供建造服務,根據已完成工程的進度在一段時間內確認收入,其中,已完成的進度按照已發生的成本佔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於財務狀況表日,本集團對已完成服務的進度進行重新估計,以使其能夠反映履約情況的變化。

本集團對外提供的其他服務根據特定服務的履約形式在一段時間內或服務完成時點確認收入。在一段時間內按已完成服務的進度確認收入的,相關進度按照已發生的成本佔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於財務狀況表日,本集團對已完成服務的進度進行重新估計,以使其能夠反映履約情況的變化。

(ii)

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確定,相關政策詳見附註2(k)

實際利率法是指按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實際利率計算其攤餘成本及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的方法。實際利率是將金融工具在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金融工具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利率。在計算實際利率時,本集團會在考慮金融工具(如提前還款權、類似期權等)的所有合同條款(但不會考慮未來信用損失)的基礎上預計未來現金流量。計算項目包括屬於實際利率組成部分的訂約方之間所支付或收取的各項收費、交易費用及溢價或折價。

(iii)

手續費及佣金收入

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5號在本集團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約義務,即在客戶取得相關服務的控製權時點或時段內確認收入,相關政策詳見附註2(y)(i)(2)。本集團將由於形成或取得金融資產而收取的初始費收入或承諾費收入進行遞延,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作為對實際利率的調整,相關政策詳見附註2(k);如本集團在貸款承諾期滿時或預計後續不會發放貸款時,有關餘額將折轉至損益表並包含於手續費及佣金收入。

(z)

所得稅

本年度所得稅包括當期稅項和遞延稅項。

遞延稅項利用負債法確認資產和負債的稅基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而產生的暫時性差異。然而,以下情況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 屬於來自在交易(不包括企業合併)中對資產或負債的初始確認,在交易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或可抵扣虧損),且不會導致等額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及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
  • 商譽的初始確認導致的暫時性差異;
  • 對於本集團可以控制轉回時間的與子公司投資有關的時間性差異、而有關時間性差異可能不會在未來轉回;及
  • 與為實施經合組織的第二支柱示範規則而頒佈或實質性頒佈的稅法產生的所得稅。
跨境利潤分配形成的代扣代繳稅,只有在本集團有意圖進行利潤分配時確認相應的遞延稅項負債。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以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投資物業重估所產生的遞延稅項是基於該投資物業的賬面價值將通過銷售實現,並按銷售實現期間所適用的所得稅稅率計算確認。

當期所得稅資產及當期所得稅負債以抵銷後的淨額列示;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以抵銷後的淨額列示:如果擁有以淨額結算當期所得稅資產及當期所得稅負債的法定權利;並且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是與同一稅收徵管部門對同一納稅主體徵收的所得稅相關或者是對不同的納稅主體相關,並且意圖以淨額結算。

(aa)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包括現金、可隨時用於支付的存款及到期日為三個月或以內的其他短期高流動性投資。銀行透支若屬即期償還並且構成本集團現金管理的重要部分,亦納入現金流量表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內。

本集團將使用用途受合同限制但仍可隨時用於支付的存款作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列報。

(bb)

關聯方

(a)
如屬以下人士,則該人士或該人士的近親屬是本集團的關聯方:

(i)
控制或共同控制本集團;

(ii)
對本集團有重大影響;或

(iii)
是本集團或本集團母公司的關鍵管理人員。

(b)
如符合下列任何條件,則該公司是本集團的關聯方:

(i)
該公司與本集團隸屬同一集團(即各母公司、子公司和同系子公司彼此間有關聯);

(ii)
該公司為本集團的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或是本集團所屬集團的一個成員的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

(iii)
該公司與本集團為同一第三方的合營企業;

(iv)
該公司為第三方的合營企業並且本集團為該第三方的聯營企業(該公司為第三方的聯營企業並且本集團為該第三方的合營企業);

(v)
為本集團或本集團關聯方的任何實體為僱員福利而設的離職後福利計劃;

(vi)
上述第(a)項所認定人士控制或共同控制的公司;

(vii)
上述第(a)(i)項所認定人士對該公司有重大影響或是該公司(或該公司母公司)的關鍵管理人員;

(viii)
為本集團或本集團的母公司提供關鍵管理人員服務的實體或該實體所屬集團的任何成員。

個人的近親屬是指與有關實體交易時可能影響該個人或受該個人影響的家庭成員。

(cc)

分部報告

本集團以內部組織結構、管理要求、內部報告制度為依據確定經營分部,以經營分部為基礎確定報告分部。經營分部,是指集團內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組成部分:
  • 該組成部分能夠在日常活動中產生收入、發生費用;
  • 本集團管理層能夠定期評價該組成部分的經營成果,以決定向其配置資源、評價其業績;及
  • 本集團能夠取得該組成部分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會計信息。
本集團在確定業務分部時,結合企業內部管理要求,並考慮下列因素。如果兩個或多個業務分部具有相近的長期財務業績,同時在以下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可以合併為一個業務分部:
  • 各單項產品或勞務的性質;
  • 生產過程的性質;
  • 產品或勞務的客戶類型;
  • 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方式;及
  • 生產產品及提供勞務受法律、行政法規的影響。
本集團在編製分部報告時,分部間交易收入按實際交易價格為基礎計量。編製分部報告所採用的會計政策與編製本集團合併財務報表所採用的會計政策一致。

(dd)

借款費用

直接歸屬於購買、建造或生產合資格的資產的一般和專門借款的借款費用,在完成及準備該資產以作其預定用途或銷售所必要的期間內予以資本化。合資格資產指必須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準備以作其預定用途或銷售的資產。專門借款尚未運用於合資格資產前作短暫投資而產生的投資收益,自合資格資本化借款費用中扣除。其他借款費用於發生時計入費用。

(ee)

持有待售的處置組及終止經營業務

當非流動資產(或處置組)的賬面值將主要透過一項出售交易收回而該項出售被視為極可能時,分類為持有待售。非流動資產(不包括以下特別說明的若干資產(或處置組))按賬面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兩者的較低者列賬。遞延所得稅資產、金融資產(於子公司和聯營的投資除外)和投資物業,若分類為持有待售,將繼續根據附註2所載的政策計量。

終止經營,為本集團已經處置或劃分為持有待售類別的業務,其營運和現金流量可清晰地與本集團其餘業務分開,並代表業務或經營地域的一項獨立主要項目,或是出售業務或經營地域的一項獨立主要項目的單一協調計劃的一部分,或是一家全為了轉售而購入的子公司。

當一項業務被分類為終止經營時,在利潤表中以單獨的項目列示,該項目包括的金額為下列兩項的合計數:(1)終止經營的淨利潤或淨虧損;(2)對構成終止經營的資產或處置組進行處置(或按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進行計量)所確認的稅後利得或損失。

會計估計和判斷是根據歷史經驗及其他因素(包括在當時情況下對未來事件的合理預期)進行持續評估的。

編製財務報表時,本集團管理層需要運用估計和假設。相關會計估計可能與未來實際情況存在差異。集團管理層對估計涉及的關鍵假設和不確定因素的判斷進行持續評估,會計估計變更的影響在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予以確認。

(a)

金融資產的分類

本集團在確定金融資產的分類時涉及的重大判斷包括業務模式及合同現金流量特徵的分析等。

本集團在金融資產組合的層次上確定管理金融資產的業務模式,考慮的因素包括評價和向關鍵管理人員報告金融資產業績的方式、影響金融資產業績的風險及其管理方式、以及相關業務管理人員獲得報酬的方式等。

本集團在評估金融資產的合同現金流量是否與基本借貸安排相一致時,存在以下主要判斷:本金是否可能因提前還款等原因導致在存續期內的時間分佈或者金額發生變動;利息是否僅包括貨幣時間價值、信用風險、其他基本借貸風險以及與成本和利潤的對價。例如,提前償付的金額是否僅反映了尚未支付的本金及以未償付本金為基礎的利息,以及因提前終止合同而支付的合理補償。

(b)

預期信用損失的計量

對於以攤餘成本計量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其預期信用損失的計量中使用了複雜的模型和大量的假設。這些模型和假設涉及未來的宏觀經濟情況和借款人的信用行為(例如,客戶違約的可能性及相應損失)。附註50(a)具體說明了預期信用損失計量中使用的參數、假設和估計技術。

根據會計準則的要求對預期信用損失進行計量涉及許多重大判斷,例如:
  • 判斷信用風險顯著增加的標準;
  • 選擇計量預期信用損失的適當模型和假設;
  • 針對不同類型的產品,在計量預期信用時確定需要使用的前瞻性情景數量和權重;及
  • 為預期信用損失的計量進行金融資產的分組,將具有類似信用風險特徵的項目劃入一個組合。
關於上述判斷及估計的具體信息請參見附註50(a)

(c)

存貨跌價準備

本集團於每個財務狀況表日估計存貨的可變現淨值,並對存貨成本高於可變現淨值的差額確認存貨跌價損失。本集團在估計存貨的可變現淨值時,以存貨的市場價格及本集團過往的歷史經驗作為估計的基礎。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可能會隨假設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對存貨跌價準備的調整將影響估計變更當期的損益。

(d)

非金融資產的減值

如附註2(v)所述,本集團在財務狀況表日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商譽、使用權資產、以及對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的投資等資產進行測試評估,以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是否下跌至低於其賬面價值。如果情況顯示上述資產的賬面價值可能無法全部收回,有關資產便會視為已減值,並相應確認減值損失。

可收回金額是資產(或資產組)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與資產(或資產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的較高者。由於本集團不能可靠獲得資產(或資產組)的公開市價,因此不能可靠準確估計資產的公允價值。在預計在用價值時,需要對該資產(或資產組)生產產品的產量、售價、相關經營成本以及計算現值時使用的折現率等作出重大判斷。本集團在估計可收回金額時會採用所有能夠獲得的相關資料,包括根據合理和可支援的假設所作出有關產量、售價和相關經營成本的預測。

(e)

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

對於缺乏活躍市場的金融工具,本集團使用估值技術包括折現現金流模型及其他估值模型,確定其公允價值。估值技術的假設及輸入變數包括無風險利率、指標利率、信用點差和匯率等。當使用折現現金流模型時,現金流量是基於管理層的最佳估計,而折現率是財務狀況表日在市場上擁有相似條款及條件的金融工具的當前利率。當使用其他定價模型時,輸入參數是基於財務狀況表日的可觀察市場資料。當可觀察市場資料無法獲得時,管理層將對估值方法中包括的重大不可觀察信息作出估計。假設的變更將影響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

(f)

折舊

營運資產折舊是本集團的重大營運成本。折舊是在固定資產預計可使用壽命內按直線法計算,沖減固定資產成本。使用權資產在資產的使用壽命與租賃期兩者孰短的期間內按直線法計提折舊。

管理層定期檢查技術及行業情況、資產報廢情況及殘值,從而決定如何調整預計剩餘可使用年期及折舊率。在確定租賃期限時,本集團考慮所有潛在導致行使展期權,或放棄終止權的事實與情況。展期權(或終止權之後的期間)僅在租賃和可能展期(或不被終止)的情況下包含在租賃條款中。

(g)

所得稅

本集團審慎評估各項稅務影響,並計提相應的所得稅。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本集團各類交易最終稅務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實際最終稅務影響與原賬面確認的金額存在差異的,本集團將在確定最終稅務影響時調整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資產按可抵扣稅務虧損及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只有在未來期間很可能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暫時性差異時才能確認,所以需要管理層判斷未來取得足夠應納稅所得額的可能性。未來實際能夠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可能與管理層的判斷存在差異。

(h)

業務合併中取得的資產╱承擔的負債

業務合併中取得的資產╱負債按照公允價值初始確認。取得的資產╱承擔的負債的公允價值基於第三方評估機構的評估方法和技術專長,並運用判斷和假設得出的評估價值確定。評估資產和負債所用的判斷和假設及對其可使用壽命的假設對本合併財務報表均有影響。

(i)

金融資產的終止確認

在日常業務中,本集團的金融資產轉讓包括貸款轉讓、資產証券化和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等,在確定轉讓的金融資產是否能夠全部或者部分終止確認的過程中,本集團需要作出重大的評估和判斷。

在本集團通過結構化主體將金融資產進行轉讓,需要分析本集團與該結構化主體的交易實質,以決定該結構化主體是否需要被合併。合併的判斷決定終止確認分析是在合併結構化主體層面,還是在轉出金融資產的單體機構層面進行。

本集團需要分析金融資產轉讓合同現金流的權利和義務,判斷確定是否滿足終止確認條件。
  • 收到該金融資產現金流量的合同權利是否已轉移;或現金流是否滿足「過手」的要求,轉讓給獨立第三方最終收款人;
  • 通過運用合理的模型測算金融資產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的轉移程度來確定金融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是否滿足。在確定模型中使用的參數、採用的假設、估計的轉讓前後的現金流、以當前市場利率為基準的折現率、可變因素和不同情景權重分配,本集團需要作出重大的評估和判斷;
  • 在既沒有轉移也沒有保留幾乎所有風險和報酬的情況下,本集團通過分析是否對轉讓的金融資產保留了控制權以及對該金融資產是否構成繼續涉入來判斷該金融資產轉讓是否能夠終止確認。

(j)

控制與合併

本集團對評估自身是否控制該結構化主體並將其納入合併範圍做出重大判斷。在評估和判斷時,本集團綜合考慮了多方面因素:
  • 結合交易結構,判斷本集團的合同權利和義務,分析本集團對結構化主體的權力;
  • 對來自結構化主體的可變回報執行了獨立分析和測試,包括但不限於收取的手續費收入和資產管理費收入、超額收益的留存、以及對結構化主體是否提供流動性及其他支援等;
  • 通過分析本集團的決策範圍、獲取的報酬、其他權益,以及其他參與方的權利,評估本集團在上述活動中的角色是代理人還是主要責任人。
本集團對下屬若干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及表決權比例低於50%,在判斷本集團是否實質上控制該等子公司時,綜合考慮了多方面因素,例如本集團持有表決權的相對比例,其他投資人的分散程度,本集團與其他投資方的關係,過往的表決權行使情況,本集團與被投資方關鍵管理人員的關係,本集團能否任命或批准被投資方的關鍵管理人員,本集團是否掌握了諸如專利權、商標等對被投資方而言至關重要的資產,本集團及其他投資方享有的各項權利是否為實質性權利,以及其他合同安排等。在判斷對各相關子公司是否存在實質控制時,本集團將根據具體情況考慮各自所適用的判斷因素,並進行持續評估。

(k)

Mineralogy Pty Ltd(. 以下簡稱「Mineralogy」)糾紛

本公司子公司Sino Iron Pty Ltd(. 以下簡稱「Sino Iron」)、Korean Steel Pty Ltd(. 以下簡稱「Korean Steel」)及Balmoral Iron Pty Ltd.(以下簡稱「Balmoral Iron」)與Mineralogy訂立《採礦權和礦場租賃協議》(Mining Right and Site Lease Agreement)。該等協議與其他項目協議賦予Sino Iron、Korean Steel及Balmoral Iron發展和營運本集團位於西澳的中信澳礦項目(以下簡稱「中信澳礦項目」)的權利,及為此目的賦予各自可開採10億噸磁鐵礦石的權利。Balmoral Iron需要向西澳政府提交其項目的項目計劃書並取得審批後,才可以行使其10億噸採礦權。

在本公司、Sino Iron及Korean Steel( 以下統稱「中信方」)與Mineralogy及Clive Palmer先生(Mineralogy股權的最終實益擁有人,以下簡稱「Palmer先生」)之間,有若干因《採礦權和礦場租賃協議》和其他項目協議引起的未結糾紛。下文詳列重要未結糾紛詳細信息。

FCD彌償糾紛
Mineralogy和Palmer先生根據本公司在《Fortescue協作契約》(以下簡稱「FCD」)項下提供的彌償條款展開訴訟並提出申索。Mineralogy和Palmer先生聲稱,由於中信方未支付相關礦權使用費,致其遭受相當於根據FCD項下彌償條款其應當獲得補償的損失。

(i)

Queensland Nickel FCD彌償申索

2017年6月29日,Palmer先生在西澳高等法院對本公司提起訴訟( 以下簡稱「訴訟CIV 2072/2017」), 申索2,324,000,000澳元( 現已在經第六次修訂的起訴書中減少至1,800,438,000澳元),聲稱這一索賠金額是Palmer先生控制的Queensland Nickel集團的公司在昆士蘭省北部Yabulu營運的鎳與鈷精煉廠(以下簡稱「Yabulu精煉廠」)所損失的數額。

Palmer先生在提起本訴訟後,將Mineralogy作為第二原告、Sino Iron及Korean Steel作為第二及第三被告加入該訴訟。

2023年11月10日,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提交了其第六次修改後的起訴書。該起訴書稱,由於中信方未根據《採礦權和礦場租賃協議》按時向Mineralogy支付Sino Iron及Korean Steel生產的產品衍生的礦權使用費(以下簡稱「礦權使用費B」),導致Mineralogy未向Yabulu精煉廠、Queensland Nickel Pty Ltd.(以下簡稱「QNI」)的經理人提供資金來繼續管理和營運Yabulu精煉廠業務,並導致QNI於2016年1月被管理人接管,繼而於2016年4月被清盤。

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稱,若中信方按時支付礦權使用費B,Mineralogy本可向QNI提供必要資金以填補現金流缺口,使QNI得以繼續管理和營運Yabulu精煉廠。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稱,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季度,QNI需要的資金總額為91,100,000澳元。

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稱,QNI的清盤導致Yabulu精煉廠價值減損,並導致持有Yabulu精煉廠的合資企業QNI Metals Pty Ltd.和QNI Resources Pty Ltd.的股份價值隨之減損。上述合資企業股份的最終實益所有人是Palmer先生。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稱,根據FCD的彌償條款,以上價值減損由中信方負責。

2024年2月2日,中信方針對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第六次修改後的起訴書提交了替代辯護。中信方提出多項辯護理據,包括適當詮釋合同條款、造成損失的成因、減少損失的責任、損失的定量和根據Anshun案例作出禁制命令及濫用程序。

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遞交第六次修改後的起訴書及中信方遞交替代辯護後,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於2024年3月5日提交最新答覆。答覆中聲稱,由於中信方的行為,尤其是Mineralogy訴訟工作組的行動,導致中信方已失去以濫用程序及根據Anshun案例作出禁制命令為由獲批永久擱置或剔除本訴訟的資格(以下簡稱「Fulcrum指控」)。

2024年3月25日,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表示其計劃就擬經第七次修訂的起訴書提交一份陳述記錄。在2024年3月26日舉行的指示聆訊中,Lundberg法官暫定於2024年5月21日舉行聆訊,屆時將審理修訂起訴書的申請以及因披露要求而產生的非正審爭議。

本訴訟中若干非正審申請尚未裁定,其中包括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於2023年1月23日提出的非正審申請,尋求法庭免除其部分披露義務、剔除中信方於進一步修訂的辯護中部分段落(該版辯護為當時最新辯護,現已被替代辯護取代),並使中信方披露與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於其答覆提出的Fulcrum指控相關的文件。如果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於2024年5月21日之前繼續上述申請,預期將於該天同時舉行聆訊(至少與披露有關的爭議)。

根據K Martin法官於2020年9月下達的命令,本訴訟將與本報告後述訴訟CIV 1267/2018一併審理。此前有關本訴訟申索金額亦將待裁定賠償責任後分開判決的命令已被撤銷。因此,本訴訟所有事項將在同一庭審中一併聆訊及裁定。

該訴訟的聆訊日期則尚未排定。

(ii)

Palmer Petroleum FCD彌償申索

2018年2月16日,Mineralogy在西澳高等法院對中信方展開一項訴訟( 以下簡稱「訴訟CIV 1267/2018」),申索2,675,400,000澳元,聲稱這一金額代表着Mineralogy在Palmer Petroleum Pty Ltd.(現時名稱為Aspenglow Pty Ltd.)(以下簡稱「Palmer Petroleum」)或Blaxcell Limited所持股份價值減損的幅度,原因是上述公司未能開發位於巴布亞新畿內亞的石油勘探許可。Mineralogy是Palmer Petroleum及Blaxcell Limited全部股份的持有人和實際所有人。

2023年11月10日,Mineralogy提交了其第三次修改後的起訴書。該起訴書中,Mineralogy稱,由於中信方未根據《採礦權和礦場租賃協議》按時向Mineralogy支付礦權使用費B,Mineralogy未能向Palmer Petroleum提供資金(據稱Palmer Petroleum完全依賴Mineralogy為其提供資金)以支付承包商的服務費用,而Palmer Petroleum則於2016年7月破產清盤。

Mineralogy聲稱,若中信方履行支付礦權使用費B的義務,則Mineralogy本可向Palmer Petroleum提供該等資金,而Palmer Petroleum本可向其承包商支付服務費用,清償承包商的法定要求,且╱或有足夠的資金滿足其運營資金需求、開展業務並在巴布亞新畿內亞持有、勘探、開發、開採石油勘探許可。Mineralogy稱,由於Palmer Petroleum破產清盤並停止開展業務,相關石油勘探許可也被撤銷。

Mineralogy指,Palmer Petroleum或Blaxcell Limited喪失了石油勘探許可,因此遭受的價值減損相當於由該等許可範圍內聲稱可獲取石油的銷售價值。Mineralogy聲稱其遭受的損失相當於與其在Palmer Petroleum或Blaxcell Limited持股對應的價值減損,而根據FCD的彌償條款,這一價值減損由中信方負責。

2024年2月2日,中信方針對Mineralogy第三次修改後的起訴書提交了替代辯護。中信方提出多項辯護理據,包括適當詮釋合同條款、造成損失的成因、減少損失的責任、損失的定量和根據Anshun案例作出禁制命令及濫用程序。

Mineralogy遞交第三次修改後的起訴書及中信方遞交替代辯護後,Mineralogy於2024年3月8日提交最新答覆。答覆中包含本報告前述Fulcrum指控內容。

2024年3月25日,Mineralogy表示其計畫就擬經第四次修訂的起訴書提交一份陳述記錄。在2024年3月26日舉行的指示聆訊中,Lundberg法官暫定於2024年5月21日舉行聆訊,屆時將審理修訂起訴書的申請以及因披露要求而產生的非正審爭議。

本訴訟中若干非正審申請尚未裁定,其中包括Mineralogy於2023年1月23日提出的非正審申請,尋求法庭免除其部分披露義務、剔除中信方於進一步修訂的辯護中部分段落(該版辯護為當時最新辯護,現已被替代辯護取代),並使中信方披露與Mineralogy於其答覆提出的Fulcrum指控相關的文件。如果Mineralogy於2024年5月21日之前繼續上述申請,預期將於該天同時舉行聆訊(至少與披露有關的爭議)。

根據K Martin法官於2020年9月下達的命令,本訴訟與訴訟CIV 2072/2017將一併審理。此前有關本訴訟申索金額亦將待裁定賠償責任後分開判決的命令已被撤銷。因此,本訴訟所有事項將在同一庭審中一併聆訊及裁定。

該訴訟的聆訊日期則尚未排定。

項目開發建議書糾紛
(i)

《2017版項目開發建議書》訴訟

中信澳礦項目的持續運營需要將其現有佔地向外擴大。《2017版項目開發建議書》針對這一需求,建議擴展受限礦坑並增加廢石及尾礦的堆放能力,因為廢石及尾礦是採礦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副產品。中信澳礦項目目前所佔用的礦區,以及中信方為持續運營所需的額外礦區,均由Mineralogy持有。

中信方已於澳大利亞聯邦法院向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提起訴訟,並於2019年6月10日移交至西澳高等法院(以下簡稱「訴訟CIV 1915/2019」)。該訴訟與Mineralogy拒不履行以下義務有關:
  • 根據《州協議》,代中信澳礦項目向西澳政府提交《2017版項目開發建議書》;
  • 撥劃中信澳礦項目合理所需的額外用地;
  • 採取措施申請重新規劃中信澳礦項目租約範圍內土地用途;及
  • 代中信澳礦項目向西澳政府提交《小型工程計劃書》。
中信方針對違約行為、違反《澳大利亞消費者法》的不合情理行為及出爾反爾行為提出申訴。Palmer先生在不合情理行為申訴中作為共同被告被起訴。中信方尋求法院裁定強制Mineralogy執行上述四項義務,並為其拒不履行義務向中信方支付賠償金。Palmer先生亦被要求支付賠償金。因為西澳政府是《州協議》簽訂方,西澳政府作為必要一方參與該訴訟,但未受索償。

2021年12月8日, 中信方提出一項新訴訟( 以下簡稱「訴訟CIV 2326/2021」), 尋求法院命令Mineralogy強制履行2021年11月29日向其發出的經完善的用地要求。該用地要求是訴訟CIV 1915/2019所尋求土地的替代方案。2021年12月29日,K Martin法官下令將訴訟CIV 1915/2019與訴訟CIV 2326/2021合併,作為一項訴訟審理(以下簡稱「2017 MCP合併訴訟」)。

2017 MCP合併訴訟由K Martin法官進行初審,聆訊自2022年2月21日開始,至2022年4月29日完結。該次初審集中解決2017 MCP合併訴訟中,除中信方所蒙受的損失及賠償金額計算之外的其他所有事項。

2023年3月7日,K Martin法官就2017 MCP合併訴訟下達了裁決理由,並於2023年3月10日頒佈命令。K Martin法官駁回了中信方大部分申索。然而,K Martin法官就礦區的持續運營作出了以下幾點的重要指示:
  • Mineralogy有義務提交或同意中信方提交《小型工程計劃書》;
  • Mineralogy有合同義務協助中信方或與中信方合作,包括根據《州協議》提交項目開發建議書申請。然而,法院拒絕要求Mineralogy提交呈堂文本中的《2017版項目開發建議書》,理由包括該等建議書假定使用Mineralogy未曾同意提供的區域;
  • Mineralogy必須真誠地考慮,且不得不合理地拒絕,任何合理地提出的合理額外用地需求。K Martin法官指出由於中信方最近提出的額外用地要求未能完全符合上述標準,因此拒絕命令Mineralogy根據該要求提供額外用地。然而,K Martin法官確認一幅由Mineralogy持有位於現時尾礦壩南面承租區域之外的土地,是中信澳礦項目未來堆放尾礦及廢石的所需用地;及
  • Mineralogy無須採取措施重新規劃一般用途的土地租約,理由包括Mineralogy未曾同意提供全部該等一般用途區域予中信方使用。
2023年6月9日,在Mineralogy向法院兩度申請暫緩執行判令均被K Martin法官駁回後,向西澳政府提交《小型工程計劃書》。該計劃書已於2023年7月28日取得審批,而中信方可就擴展礦坑和建設新尾礦壩進行必須的勘探工程。

2023年4月21日,K Martin法官在聆訊後下達判決,推遲中信方就《小型工程計劃書》延誤遞交而提出的索償,直至上訴得出判決結果,相關上訴將在後文詳述。法官同時命令中信方支付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截至2023年4月21日聆訊的2017 MCP合併訴訟費用,而Palmer先生申請擱置庭審不成的相關聆訊費用,則必須由Palmer先生支付給中信方。

除非可以取得批准並擴展礦坑和修建堆放廢石和尾礦的額外空間,否則受限於礦坑的佔地及廢石╱尾礦的堆放能力,最終將導致中信澳礦被迫停產。短期而言,該等限制將導致2024年鐵精粉產量減少。

(ii)

《2017版項目開發建議書》上訴

2023年3月31日,中信方就K Martin法官在2017 MCP合併訴訟的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以下簡稱「訴訟CACV 35/2023」)。中信方尋求複核K Martin法官判決,上訴理據如下:
  • 《州協議》及項目協議中均未要求中信方為項目所需的合理用地支付額外對價,其原因包括已向Mineralogy就這些用地支付了對價;
  • Mineralogy拒絕提交《2017版項目開發建議書》乃違反《州協議》及部分項目協議內規定的合同義務;
  • K Martin法官在評估中信方對土地的需求時採用了錯誤的合同標準,正確的合同標準是用地需求是否為「合理需求」,而不應採取更嚴格標準;
  • 《2017版項目開發建議書》與中信方的用地需求是可以分割的不同部分,而非整體性的一攬子計劃,且其許可需求均附有相當要求的細節;
  • Mineralogy有充足的技術信息和時間可以考慮中信方的用地需求,而Mineralogy拒絕同意中信方的用地需求違反了《州協議》和部分項目協議;及
  • 應下令強制Mineralogy有條件地交出並申請重新授予部分一般性租約土地。
2023年3月31日同一天,Mineralogy亦就K Martin法官命令強制其遞交《小型工程計劃書》的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以下簡稱「訴訟CACV 37/2023」)。Mineralogy的上訴理據包括K Martin法官未能認定在Mineralogy有遞交項目計劃書的義務之前,中信方必須先證明其為了履行《採礦權和礦場租賃協議》有遞交項目計劃書的需求,以便Mineralogy能夠在考量自身商業利益的情況下,就是否遞交項目計劃書進行有依據的評估。

2023年5月1日,上訴庭下令將訴訟CACV 35/2023與訴訟CACV 37/2023合併,作為一項訴訟審理(以下簡稱「2017 MCP合併上訴」)。

該上訴已排定於2024年8月12日至15日及2024年8月19日至21日期間在上訴庭進行聆訊。

(iii)

《2023版項目開發建議書》訴訟

2023年11月27日,中信方於西澳高等法院提起訴訟,尋求法院強制Mineralogy根據《州協議》,代中信澳礦項目向西澳政府提交《2023版項目開發建議書》(以下簡稱「訴訟CIV 2336/2023」)。《2023版項目開發建議書》所涉及的用地範圍只是《2017版項目開發建議書》中用地申請的一部分,並僅限於Mineralogy已向Sino Iron及Korean Steel提供的土地範圍內。中信方認為,Mineralogy有義務考慮並批准《2023版項目開發建議書》。獲批後,《2023版項目開發建議書》可緩解礦坑受限和廢石╱尾礦堆放能力不足問題,在短暫時期內支持中信澳礦項目持續運營。

中信方希望通過該訴訟尋求:

(a)
法院宣告Mineralogy既未能亦拒絕考慮、批准及提交《2023版項目開發建議書》的行為乃違反《州協議》及部分項目協議;

(b)
法院下達命令強制Mineralogy須與中信方共同向西澳政府提交《2023版項目開發建議書》;及

(c)
因Mineralogy違約所造成的損失而該當獲得的賠償。

因為西澳政府是《州協議》的其中一位簽訂方,西澳政府作為必要一方參與該訴訟,但未受索償。

2024年3月11日,Mineralogy提交其經修改辯護。其經修改辯護中的一項抗辯指,由於Mineralogy聲稱中信方違反部分項目協議,因此中信方無權獲得申索的賠償。其所指的違反協議包括:

(a)
Mineralogy聲稱中信方在訴訟CIV 2072/2017中的行為(即前述的Fulcrum指控)對Mineralogy在項目區域內的權利構成或意圖構成不利影響,違反《採礦權和礦場租賃協議》中不損害Mineralogy方利益的真誠義務條款;

(b)
中信方尚未向Mineralogy支付在FCD彌償糾紛(如前所述)中申索的金額;及

(c)
中信方被指沒有准許Mineralogy遵循《採礦權和礦場租賃協議》中所有測量、取樣和化驗程序。

2024年1月23日,Mineralogy申請擱置該訴訟,直至前述2017 MPC合併上訴得出判決結果。

2024年2月14日,中信方向法庭申請剔除Mineralogy的辯護中部分段落(該版辯護為當時最新辯護,現已被經修改辯護取代),並於2024年2月15日向法庭申請加快審議該訴訟。

雙方於2024年3月20日及21日舉行聆訊,以審理Mineralogy作出擱置該訴訟的申請,以及中信方作出剔除辯護和加快審議該訴訟的申請,法庭暫保留其決定。

該訴訟的聆訊日期則尚未排定。

Mineralogy訴訟工作組陰謀論訴訟
2023年10月5日,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提起訴訟, 狀告Helen Dillon、曾晨、Sino Iron、Korean Steel及本公司(以下簡稱「訴訟CIV 2137/2023」),聲稱上述被告成立Mineralogy訴訟工作組(代號Fulcrum)的目的是向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施加經濟壓力以改變部分項目協議條款,通過Mineralogy彌補中信澳礦項目的超支開發費用,並試圖使Mineralogy其他未開發的採礦權失去價值。2023年11月28日,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提交了訴訟CIV 2137/2023的中止訴訟通知書。

2023年12月15日,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再次提起訴訟( 以下簡稱「訴訟CIV 2425/2023」), 狀告Helen Dillon、曾晨、Sino Iron、Korean Steel、本公司(以下統稱「中信方被告」)及Allens律師事務所(中信方被告代表律師事務所)和FBIS International Issues Management Pty Ltd.(部分中信方被告的服務供應商)。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聲稱上述被告成立Mineralogy訴訟工作組的目的是向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施加經濟壓力,以達到前述訴訟CIV 2137/2023中聲稱的類似目的。

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針對包括違約行為及合謀濫用法律程序,以非法手段侵害經濟權利及以合法手段侵害經濟權利提出申訴,同時亦提出以違反《澳大利亞消費者法》的不合理行為來支持有關非法手段侵害經濟權利的申訴,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亦提出本公司應按照FCD就因本公司未能履行《採礦權和礦場租賃協議》項下責任而導致Palmer先生所稱的損失作出彌償。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聲稱由於被告的行為,使其遭受包括因在各訴訟和為應對Mineralogy訴訟工作組而採取各項行動中產生的費用而所引起的損失,使Palmer先生無法專注或投放資源到其他有利可圖的項目,以及未能於過去的訴訟中跟進有關最低生產專利費所造成的2億澳元損失。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聲稱其在此前的訴訟中未曾跟進「最低生產礦權使用費」是Mineralogy訴訟工作組對其施加的壓力所致。原告還申索懲罰性損害賠償約500,000,000澳元、加重性損害賠償和索賠金額應計利息。

2024年1月17日, 中信方被告和Allens律師事務所分別向法院申請簡易判決其勝訴, 申請剔除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起訴書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該版起訴書為當時最新起訴書,現已被經第二次修改起訴書取代)並暫時擱置本訴訟。同日,Allens律師事務所向法院申請永久擱置或撤銷該訴訟。

於2024年2月18日提交經修改起訴書的兩天後,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提出將提交再經修改起訴書的申請,並於2024年3月20日提交經第二次修改的起訴書。

如Allens律師事務所在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提交經第二次修改的起訴書之後決定繼續申請永久擱置或撤銷該訴訟,法庭已就Allens律師事務所、中信方被告、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提交文件和進一步書面證詞的安排作出指示。

如中信方被告及Allens律師事務所在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提交經第二次修改的起訴書之後決定繼續申請簡易判決其勝訴和剔除起訴書內容,法院亦已就中信方被告、Allens律師事務所、Mineralogy及Palmer先生提交文件和進一步書面證詞的安排作出指示。

若Allens律師事務所繼續推進永久擱置或撤銷該訴訟的申請,則該訴訟將於2024年5月2日進行聆訊。若Allens律師事務所不再推進該申請,則該訴訟將於上述日期進行指示聆訊。

該訴訟的聆訊日期則尚未排定。


(l)

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索償

中冶被聘用為中信澳礦項目選礦廠及相關設施的主選礦工藝(設計、採購及施工)承包商。合同固定價格為34億美元。

於2013年1月30日,中冶宣佈其所產生的成本已超出合同金額,並已向其負責履行合同項下中冶義務的下屬子公司中冶西澳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西澳」)提供了額外資金858百萬美元。

於本財務報表批准報出日,除於日常營運過程中對合同進行小幅修訂外,中冶並無就任何額外成本向Sino Iron或其子公司進行索償,且本公司相信本集團已履行合同項下所有義務。

根據合同,本集團有權就項目範圍內的若干延期完工情況向中冶西澳索取違約賠償金,每日按主合同價格的0.15%收取(每日約5百萬美元,上限合計不超過約530百萬美元)。於結算日,所涉累計延期天數已達違約賠償金的合同上限。

誠如本公司日期為2013年12月24日的公告所載述,Sino Iron與中冶西澳訂立補充合同,據此,SinoIron將接管中信澳礦項目餘下4條生產線的建設及調試,獨立第三方將對項目進行審計,具體內容包括根據補充合同移交工程的合同造價及相關費用支出、Sino Iron在中冶西澳履行合同項下責任時所提供的服務的價值、中冶西澳有關首兩條生產線的建設和調試工作的完成情況及其在合同項下延誤工期的違約責任。參照獨立審計結果,Sino Iron將與中冶西澳友好協商,確定雙方所須分擔之費用。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尚未知悉有關結果。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公司及位於香港地區子公司的法定所得稅稅率為16.5%(2022年:16.5%)。

除享受稅收優惠的子公司外,本集團其餘境內子公司本年度的所得稅稅率為25%(2022年:25%)。

本集團位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子公司按照當地適用稅率繳納所得稅。
本集團是一家綜合性企業集團,主要包括綜合金融服務、先進智造、先進材料、新消費、新型城鎮化業務。

綜合金融服務分部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淨利息收入,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交易淨收益以及金融投資淨收益(附註5(a)5(b)5(d) )。非綜合金融服務分部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銷售商品收入以及提供服務收入(附註5(c))。

本集團的客戶來源廣泛,沒有一個單一客戶的交易額超過集團總收入的10%。

(a)

淨利息收入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利息收入來自(註釋):
存放中央銀行、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16,71914,302
拆出資金8,0896,346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2,7992,285
金融資產投資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36,07340,018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22,15319,598
發放貸款及墊款244,128241,057
融資融券8,3436,484
其他610288
338,914330,378
利息支出來自:
向中央銀行借款(4,282)(4,974)
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21,687)(23,099)
拆入資金(4,717)(3,369)
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10,625)(5,007)
吸收存款(115,452)(102,754)
已發行債務工具(29,753)(30,430)
代理買賣証券款(1,675)(1,303)
租賃負債(553)(523)
其他(1,651)(1,350)
(190,395)(172,809)
淨利息收入148,519157,569
註釋:

2023年,本集團的利息收入包括已發生信用減值金融資產所計提的利息收入人民幣715百萬元(2022年:人民幣462百萬元)。


(b)

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銀行卡手續費16,79916,480
託管業務佣金及手續費8,85716,057
代理手續費及佣金5,8975,582
擔保及諮詢手續費5,6865,768
証券經紀業務手續費12,1639,819
基金管理業務手續費7,6426,137
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6,7507,130
結算及清算手續費2,2512,136
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2,3402,203
期貨經紀業務手續費3,5942,114
其他1,067484
73,04673,910
手續費及佣金支出(11,456)(8,656)
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61,59065,254
(c)

銷售收入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銷售商品收入372,072 351,297
提供服務收入
-建造服務收入16,356 21,089
-其他服務收入29,152 29,456
417,580 401,842
(d)

其他收入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金融業的交易淨(損失)╱收益(註釋(i))(8,109) 20,434
金融業的金融投資淨收益58,018 17,320
其他3,234 1,019
53,143 38,773
(i)
金融業的交易淨(損失)╱收益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交易淨(損失)╱收益:
-債券和同業存單844 (756)
-外匯2,981 (977)
-衍生金融工具(11,934) 22,167
(8,109) 20,434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銷售商品成本341,469 322,130
提供服務成本
-建造服務成本13,574 14,572
-其他服務成本17,764 19,176
372,807 355,878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對子公司、聯營及合營企業的處置╱視同處置收益74 10,977
非金融業的金融投資淨收益╱(損失) 2,949 (194)
匯兌淨收益535 444
其他5,099 5,116
8,657 16,343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信用減值損失(轉回)╱計提:
-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和拆出資金(39) 2
-應收款項(不含預付款項) 4,651 5,023
-發放貸款及墊款49,572 57,097
-金融資產投資
      •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2,467 2,220
      •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1,250 716
-信貸承諾及對外擔保減值準備1,041 7,999
-其他6,673 5,948
65,615 79,005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轉回):
-存貨3,403 403
-對聯營企業的投資635 2,581
-對合營企業的投資15
-固定資產(註釋) (338) 70
-預付款項23 12
-商譽(附註3526 4,363
-其他846 140
4,595 7,584

註釋:

鐵礦項目

本集團的鐵礦項目包括位於澳大利亞的中信澳礦項目及位於新加坡的與中信澳礦項目相關的營銷活動。當出現減值跡象時,本集團會對鐵礦項目是否發生減值進行測試。

中信澳礦項目可收回金額根據公允價值減處置成本的方法計算,公允價值根據現金流預測計算,現金流預測乃依據對鐵礦項目整個使用年期內礦石之售價、礦石級別、匯率、生產率、未來資本開支及生產成本作出的最佳預測。與採礦行業通常的做法一致,現金流預測是以預計經營期間長期生產計劃為基礎計算的。因此,現金流預測的期間遠超過5年。對售價、經營費用及資本成本、匯率、資源數量及折現率的假設尤其重要;在釐定可收回金額時,對上述重要假設的變動相對比較敏感。

管理層將中信澳礦項目確認為一個現金產出單元。當出現減值跡象時,本集團將評估中信澳礦項目的可收回金額,並通過比較賬面價值和可收回金額進行減值測試。當項目的賬面價值超過了可收回金額,即確認減值。

於2023年12月31日,管理層結合中信澳礦項目產能、遠期鐵礦石價格、澳元兌美元匯率及無風險借款利率等因素,對中信澳礦項目的減值跡象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中信澳礦項目於2023年12月31日無進一步減值跡象,無需進行減值測試。

出於確認和計量或披露要求,若進行減值測試,必須預估出現金產出單元的公允價值。

披露是基於以下公允價值計量層級:
  • 相同或類似現金產出單元在類似活躍市場的報價(未經調整)(第一層級);
  • 直接(如價格)或間接(從價格獲取)可觀察到的、除市場報價以外的有關現金產出單元的輸入值(第二層級);
  • 以可觀察到的市場資料以外為基礎確定的現金產出單元的輸入值(非可觀察輸入值)(第三層級)。
該現金產出單元的層級為第三層級。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財務支出
-銀行借款及其他借款利息支出8,9694,590
-已發行債務工具利息支出3,5704,184
-租賃負債利息支出241206
12,7808,980
減:資本化的利息支出(註釋)(926)(727)
11,8548,253
其他財務費用318219
12,1728,472
財務收入(1,832)(1,407)
10,3407,065
註釋:

2023年,借款利息資本化金額的資本化率為4.40% ~ 4.74%(2022年:資本化率為1.60% ~ 4.85% )。
稅前利潤已扣除銷售成本及其他經營費用中的如下主要項目:

(a)

員工成本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工資和獎金(註釋(i))63,77059,288
固定繳款退休計劃供款(註釋(ii))8,7807,046
其他13,10112,302
85,65178,636
註釋:
(i)
工資和獎金的增長主要來自新增併表子公司帶來的影響,主要包括中信証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証券」)、上海中特泰富鋼管有限公司(「泰富鋼管」,原「上海電氣集團鋼管有限公司」)及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南鋼集團」)。

(ii)
本集團於2011年基本完成了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移交工作,並且需按政府要求承擔該等人員的某些退休後福利。該項福利計劃構成一項長期設定受益義務,且無任何的計劃資產。

本集團將該等受益計劃構成的義務進行精算後確認相關負債,並於2023年計提相關服務成本約人民幣44百萬元(2022:人民幣54百萬元)。精算假設主要包括折現率、死亡率等,精算假設的合理變動不會對本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b)

其他項目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攤銷4,0972,961
折舊18,96217,279
租賃費用894676
稅金及附加3,4813,377
物業管理費1,031908
營業外支出710473
專業服務費(除核數師酬金)1,7581,342
核數師酬金
-核數服務187181
-非核數服務5881
31,17827,278
(a)

所得稅費用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本年稅項-中國內地
本年所得稅15,10329,654
土地增值稅267323
15,37029,977
本年稅項-香港
本年香港利得稅490169
本年稅項-海外
本年所得稅408493
16,26830,639
遞延稅項
暫時差異的產生和轉回1,745(9,170)
18,01321,469
適用所得稅稅率詳載於附註4

(b)

稅項支出和會計利潤按適用稅率計算的名義稅項調節表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稅前利潤123,287127,292
減:
-應佔聯營企業稅後利潤(5,695)(6,494)
-應佔合營企業稅後利潤(3,708)(4,672)
113,884116,126
按照16.5%的法定稅率計算稅前利潤的名義稅項18,79119,161
其他司法管轄區不同稅率的稅項影響10,23611,755
未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可抵扣虧損的稅務影響891241
不可扣減支出的稅項影響4,8826,881
免稅收入的稅項影響(註釋)(15,911)(15,664)
其他(876)(905)
實際稅項支出18,01321,469
註釋:

免稅收入主要包含國債及地方債利息收入和權益投資分紅等。
(a)

董事報酬

2023年,作為董事(不管是本公司或其子公司企業)提供服務而支付或應收的酬金列載如下: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作為董事(不管是本公司或其子公司企業)提供服務而支付或應收的酬金 就管理本公司或其子公司企業的事務提供其他董事服務而支付或應收的酬金 總計
袍金 薪金 酌情獎金 房屋津貼 其他福利的估計金錢價值 中國境內各項社會保險等 退休福利計劃的僱主供款 就接納擔任委員會成員一職而支付或應收的酬金
現任董事姓名
執行董事:
   奚國華(i)0.360.390.150.090.99
   劉正均(i) (ii)0.320.340.150.090.90
   王國權(前度姓名為王國泉)(i) (ii)0.320.340.150.090.90
非執行董事:
   于洋
   張麟
   李藝(前度姓名為李如意)
   岳學鯤(ii)
   楊小平0.340.140.48
   穆國新(ii)
   李子民(ii)
獨立非執行董事:
   蕭偉強0.340.250.59
   徐金梧0.340.230.57
   梁定邦0.340.230.57
   科爾0.340.050.39
   田川利一0.340.34
已離任董事姓名
   朱鶴新(i) (ii)0.360.390.150.101.00
   唐疆(iii)
2.041.361.460.600.370.906.73
註釋:
(i)
朱鶴新先生、奚國華先生、劉正均先生及王國權(前度姓名為王國泉)先生2023年薪酬尚待國家有關部門最終確認中,待確認完成後另行披露。

(ii)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變動情況:

(1)
自2023年3月15日起,劉正均先生及王國權(前度姓名為王國泉)先生擔任本公司執行董事。自2023年1月9日起,岳學鯤先生擔任本公司非執行董事。自2023年10月26日起,穆國新先生擔任本公司非執行董事。自2023年12月29日起,李子民先生擔任本公司非執行董事。

(2)
自2023年12月13日起,朱鶴新先生辭任本公司執行董事。

(iii)
於2023年3月26日,唐疆先生辭世。


2022年,作為董事(不管是本公司或其子公司企業)提供服務而支付或應收的酬金列載如下: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重述)
作為董事(不管是本公司或其子公司企業)提供服務而支付或應收的酬金 就管理本公司或其子公司企業的事務提供其他董事服務而支付或應收的酬金 總計
袍金 薪金 酌情獎金 房屋津貼 其他福利的估計金錢價值 中國境內各項社會保險等 退休福利計劃的僱主供款 就接納擔任委員會成員一職而支付或應收的酬金
現任董事姓名
執行董事:
   朱鶴新(i)0.380.500.150.071.10
   奚國華(i)0.380.500.150.071.10
非執行董事:
   于洋
   張麟(ii)
   李藝(前度姓名為李如意)(ii)
   楊小平0.330.130.46
   唐疆(ii) (iii)
獨立非執行董事:
   蕭偉強0.330.240.57
   徐金梧0.330.210.54
   梁定邦0.330.210.54
   科爾0.330.040.37
   田川利一0.330.33
已離任董事姓名
   李慶萍(i) (ii)0.190.160.030.110.060.55
   宋康樂(ii)
   彭豔祥(ii)
1.980.951.160.030.410.200.835.56
註釋:
(i)
朱鶴新先生、奚國華先生及李慶萍女士2022年薪酬根據國家有關部門最終確認結果進行重述。

(ii)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變動情況:

(1)
自2022年1月4日起,張麟先生及唐疆先生擔任本公司非執行董事。自2022年11月30日起,李藝(前度姓名為李如意)女士擔任本公司非執行董事。

(2)
自2022年10月21日起,李慶萍女士辭任本公司執行董事。自2022年11月30日起,宋康樂先生及彭豔祥先生辭任本公司非執行董事。

(iii)
於2023年3月26日,唐疆先生辭世。

(b)

其他利益和權益

2023年,無直接或間接向董事支付或應付的董事退休福利及終止福利(2022年:無)。本年度無就提供董事服務而向第三方提供或應收的對價(2022年:無)。本年度無向董事、受該等董事控制的法人團體及該董事的關連主體提供的貸款、准貸款或其他交易(2022年:無)。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內或年結時,本公司並無簽訂任何涉及本公司之業務而本公司之董事直接或間接在其中擁有重大權益之重要交易、安排或合同(2022年:無)。

2023年,在5位酬金最高的人士中,無屬於附註13中記載有關酬金的董事(2022年:無)。5名人士(2022年:5名)的酬金總額如下: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薪金和其他酬金14.12 19.63
酌情花紅57.38 39.76
退休計劃供款1.39 1.25
72.89 60.64
上述5名人士(2022年:5名)薪金在以下範圍內: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
人數
2022年
人數
人民幣9,500,001元-人民幣10,000,000元2
人民幣11,000,001元-人民幣11,500,000元1
人民幣12,000,001元-人民幣12,500,000元1
人民幣12,500,001元-人民幣13,000,000元
人民幣13,000,001元-人民幣13,500,000元1
人民幣14,000,001元-人民幣14,500,000元2
人民幣15,000,001元-人民幣15,500,000元1
人民幣15,500,001元-人民幣16,000,000元1
人民幣17,500,001元-人民幣18,000,000元1
55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已派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港幣0.451元
(已派2021年末期:每股港幣0.456元)
11,98811,328
已派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18元
(已派2022年中期:每股港幣0.20元)
5,2365,082
建議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335元
(已派2022年末期:每股港幣0.451元)
9,74511,988
2023年度,基本每股收益是按照本公司普通股股東應佔溢利除以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計算。

2023年度,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全部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假設,按照調整後本公司普通股股東應佔溢利除以調整後的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計算。

2019年,本集團下屬子公司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銀行」)發行了可轉換公司債券,其具體條款於附註45(f)中予以披露。本集團按照持有中信銀行普通股的比例認購了其中65.97%,中信銀行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對本公司每股收益不具有稀釋效應。

2022年,本集團下屬子公司中信泰富特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特鋼」)發行了可轉換公司債券,其具體條款於附註45(f)中予以披露。中信特鋼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對本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合併淨利潤具有稀釋性影響,相關計算結果如下: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歸屬於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57,59464,931
減:假設上述可轉債轉股後對於歸屬於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的影響(95)(115)
經調整的歸屬於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57,49964,816
加權平均普通股股數(百萬股)29,09029,090
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幣元)1.982.23
稀釋每股收益(人民幣元)1.982.23
其他綜合收益╱(損失)的組成部分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已經或其後可重分類至損益的項目: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7,203(2,644)
減:當年計入損益表的前期已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732)(7,707)
稅務影響(1,328)1,940
5,143(8,411)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減值準備變動(70)441
減:當年計入損益表的前期已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
稅務影響10(28)
(60)413
現金流量套期(損失)╱收益(194)1,326
減:當年計入損益表的前期已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17)(140)
稅務影響(93)
(211)1,093
所佔聯營及合營企業的其他綜合損失(2,776)(2,854)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及其他1,1324,267
其後不可重分類至損益的項目:
自用物業轉入投資物業評估(減值)╱增值(2)23
減:稅務影響
(2)23
指定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權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187)225
減:稅務影響49(5)
(138)220
3,088(5,249)
本集團呈列五個經營業務分部,分別是綜合金融服務、先進智造、先進材料、新消費、新型城鎮化業務。經營分部是本集團的組成部分,該部分從事業務活動並從中獲取收益及產生開支,並就此提供單獨財務資料,供本集團董事會定期評價該組成部分的經營業績,以決定向其配置資源、評價其業績。本集團能夠取得該組成部分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財務資料。五個分部的細則如下:
  • 綜合金融服務:該分部包括銀行、証券、信託、保險及資產管理等綜合金融服務。
  • 先進智造:該分部包括重型機械、特種機器人、鋁車輪及鋁鑄件等生產。
  • 先進材料:該分部包括鐵礦石、銅和原油在內的資源及能源產品的開採、加工及貿易以及特種鋼材的生產等業務。
  • 新消費:該分部包括汽車及食品銷售、電訊、出版及現代農業等業務。
  • 新型城鎮化:該分部包括房地產開發、銷售及持有、工程承包和設計服務、基礎設施、環保及通用航空等業務。

(a)

分部業績、資產及負債

為了評價各個分部的業績及向其配置資源,本集團董事會會定期審閱歸屬於各分部的資產、負債、收入、費用及經營成果,這些信息的配置基礎如下:

分部資產包括可歸屬於該分部的全部資產,分部負債包括可歸屬於該分部的全部負債。

報告分部的收入和支出是指由各個分部產生的收入,扣除各個分部發生的費用以及歸屬於各分部的資產發生的折舊和攤銷等。

分部報告的利潤衡量標準為淨利潤,即在本集團淨利潤的基礎上對單個分部利潤作進一步調整,例如應佔聯營企業、合營企業稅後利潤等。

分部間的價格是以為其他外部機構提供類似服務的條款釐定的。

截至12月31日止的各年度用於資源配置及評估分部表現目的,向本集團董事會提供的有關本集團報告分部資料列載如下: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綜合金融服務先進智造先進材料新消費新型城鎮化運營管理分部間抵銷總額
對外收入268,04850,434267,51351,42243,36748680,832
分部間收入2,20021818712291494(3,735)
報告分部收入270,24850,652267,70051,54444,281142(3,735)680,832
收入確認的類型
-淨利息收入(附註5(a)150,58391(2,155)148,519
-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附註5(b)61,7004(114)61,590
-銷售商品收入(附註5(c)4,74049,794266,08737,75114,100(400)372,072
-提供服務收入-建造服務(附註5(c)79716,053(494)16,356
-提供服務收入-其他服務(附註5(c)611,61313,79314,12847(490)29,152
-其他收入(附註5(d)53,225(82)53,143
應佔聯營企業稅後利潤╱(損失)1,561611,2133682,606(114)5,695
應佔合營企業稅後利潤1,37227855361,377413,708
財務收入(附註10581,2741051,156700(1,461)1,832
財務支出(附註10(304)(3,198)(636)(1,840)(9,205)3,011(12,172)
折舊及攤銷(附註11(b)(9,900)(1,270)(7,969)(1,931)(1,914)(75)(23,059)
信用減值損失(附註8(61,135)(469)(98)12(4,073)148(65,615)
資產減值損失(附註9(286)(456)776(216)(3,803)(610)(4,595)
稅前利潤╱(損失)108,1861,90317,0352,0122,471(7,548)(772)123,287
所得稅費用(附註12(13,757)(169)(2,163)(374)(451)(1,071)(28)(18,013)
本年淨利潤╱(損失)94,4291,73414,8721,6382,020(8,619)(800)105,274
歸屬於:
-本公司普通股股東50,49682712,7311,0322,163(8,618)(1,037)57,594
-非控制性權益43,9339072,141606(143)(1)23747,680
分部資產10,609,13260,415363,78155,704338,42446,281(142,817)11,330,920
其中:
對聯營企業的投資(附註3227,3061,11622,9509,64547,833941109,791
對合營企業的投資(附註3313,4125537,7321,80931,8271,45456,787
分部負債9,503,62840,137187,80725,452140,810222,535(126,231)9,994,138
其中:
借款(附註44)(註釋)10,3446,01890,2056,60854,245125,712(58,000)235,132
已發行債務工具(附註45)(註釋)1,133,9465,2593,18474,009(2,818)1,213,580
註釋:

此處披露為本金金額,不含應計利息。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重述)
綜合金融服務先進智造先進材料新消費新型城鎮化運營管理分部間抵銷總額
對外收入266,60451,599242,57753,03749,59328663,438
分部間收入1,8532175851131,338121(4,227)
報告分部收入268,45751,816243,16253,15050,931149(4,227)663,438
收入確認的類型
-淨利息收入(附註5(a)159,304115(1,850)157,569
-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附註5(b)65,3004(50)65,254
-銷售商品收入(附註5(c)5,01050,609241,49340,08914,953(857)351,297
-提供服務收入-建造服務(附註5(c)44421,388(743)21,089
-提供服務收入-其他服務(附註5(c)7631,66913,06114,59027(654)29,456
-其他收入(附註5(d)38,8433(73)38,773
應佔聯營企業稅後利潤╱(損失)2,708(6)1,338(93)2,514336,494
應佔合營企業稅後利潤╱(損失)1,25752911(9)2,415464,672
財務收入(附註10199528701,096266(752)1,407
財務支出(附註10(367)(1,906)(467)(1,465)(6,114)1,847(8,472)
折舊及攤銷(附註11(b)(8,633)(1,326)(6,555)(1,997)(1,649)(80)(20,240)
信用減值損失(附註8(72,974)(136)(100)(20)(5,804)29(79,005)
資產減值損失(附註9(255)(203)(371)(584)(6,132)(39)(7,584)
稅前利潤104,1191,34017,2911,6681,2902,460(876)127,292
所得稅費用(附註12(16,855)(158)(2,827)(554)(437)(524)(114)(21,469)
本年淨利潤87,2641,18214,4641,1148531,936(990)105,823
歸屬於:
-本公司普通股股東48,06853113,0045331,8461,939(990)64,931
-非控制性權益39,1966511,460581(993)(3)40,892
分部資產9,969,80058,955234,21555,397336,97651,174(164,474)10,542,043
其中:
對聯營企業的投資(附註3226,79884622,8956,89946,0071,019104,464
對合營企業的投資(附註3315,3165267,2361,74534,1551,48660,464
分部負債8,924,51139,907105,36324,715157,427203,277(147,834)9,307,366
其中:
借款(附註44)(註釋)12,71612,84041,8135,67050,27094,793(62,014)156,088
已發行債務工具(附註45)(註釋)1,081,8925,0113,12986,878(1,831)1,175,079
註釋:

此處披露為本金金額,不含應計利息。



(b)

地區信息

按地區劃分的集團收入和總資產信息如下:
對外收入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分部資產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中國內地587,536576,85010,315,6969,636,931
港澳台44,24639,874638,695591,800
海外49,05046,714376,529313,312
680,832663,43811,330,92010,542,043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現金4,5045,604
銀行存款114,860109,936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註釋(i)):
-法定存款準備金(註釋(ii))357,686367,350
-超額存款準備金(註釋(iii))52,473104,315
-財政性存款(註釋(iv))356298
-外匯風險準備金(註釋(v))2,9261,693
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90,42386,207
623,228675,403
應計利息1,9662,022
625,194677,425
減: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減值準備(附註48(59)(98)
625,135677,327
註釋:
(i)
餘額為中信銀行及中信財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財務」)存放於中央銀行的款項。

(ii)
中信銀行和中信財務向中國人民銀行及若干有業務的海外國家及地區的中央銀行存放法定存款準備金。這些法定存款準備金不可用於本集團的日常業務運作。

於2023年12月31日,中信銀行存放於中國人民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按中信銀行中國內地分行符合規定繳存範圍的人民幣存款的7%(2022年12月31日:7.5%)和符合規定繳存範圍的境外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的7%(2022年12月31日:7.5%)計算。中信銀行亦需按中國內地分行外幣吸收存款的4%(2022年12月31日:6%)繳存法定存款準備金。

中信銀行中國內地子公司浙江臨安中信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繳存比率按中國人民銀行相應規定執行,於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繳存比率為5%(2022年12月31日:5%)。

存放於海外國家及地區中央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的繳存比率按當地監管機構規定執行。除外幣存款準備金外,中國人民銀行對繳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均計付利息。

於2023年12月31日,中信財務存放於中國人民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按中信財務符合規定繳存範圍的人民幣存款的5%(2022年12月31日:5%)計算。中信財務亦需按中信財務符合規定繳存範圍的外幣存款的6%(2022年12月31日:6%)繳存法定存款準備金。

(iii)
存放中央銀行超額存款準備金主要用於資金清算。

(iv)
存放中國人民銀行的財政性存款不能用於日常業務,且不計付利息(當地人民銀行另有規定的除外)。

(v)
外匯風險準備金是中信銀行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相關通知繳存中國人民銀行的款項,對所適用期間的遠期售匯按上月簽約額的20%計提,凍結期為1年,不計付利息。

(vi)
除了法定存款準備金、財政性存款和外匯風險準備金外,存款中也包括一部分使用受限資金。此受限資金於2023年12月31日為人民幣17,357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8,840百萬元),主要包括質押存款、保證金和風險準備金。
本集團之子公司中信証券於銀行和認可機構開設獨立銀行賬戶,以存放客戶於正常業務過程中產生的款項,本集團將此類客戶款項分類為代客戶持有之現金,並根據其須就客戶款項的任何損失或挪用所負責任之基礎上而確認為應付予相關客戶的賬款(附註40)。在中國內地,中國証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用於客戶交易和清算備付的代客戶持有之現金需接受第三方存款機構的監管;在香港地區,証券期貨法令規定:代客戶持有之現金需接受証券和期貨(客戶資金)條款的監管。在其他國家及地區,代客戶持有之現金由相關授權機構監管。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銀行業金融機構88,44756,517
非銀行金融機構148,150159,939
236,597216,456
應計利息1,2881,038
237,885217,494
減:減值準備(附註48(143)(140)
237,742217,354
按剩餘期限分析:
– 1個月以內到期70,82043,800
– 1個月至1年到期164,277130,906
– 1年以上1,50041,750
236,597216,456
應計利息1,2881,038
237,885217,494
減:減值準備(附註48(143)(140)
237,742217,354
本集團部分金融業子公司作為中間機構為其客戶提供衍生產品,例如遠期、掉期和期權交易。這些金融衍生品是由這些子公司通過與外部交易對手進行背對背交易,以確保風險始終保持在一個可接受範圍內。同時,這些子公司也使用金融衍生品來進行自營交易,以管理其自身的資產負債組合和結構性頭寸。除指定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金融工具以外,其他衍生金融工具被劃分為持有作交易目的。劃分為持有作交易目的的衍生金融工具包括用於交易目的的衍生產品,以及用於風險管理目的但未滿足套期會計確認條件的衍生金融工具。

本集團部分非金融業子公司通過遠期和掉期合同來對沖其在外匯交易、商品價格和利率等風險上的波動。

下表及其註釋為本集團於財務狀況表日的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名義金額和相應公允價值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合同名義金額僅為表內所確認的資產或負債的公允價值提供對比的基礎,並不代表所涉及的未來現金流量或當前公允價值,因而並不反映本集團所面臨的信用風險或市場風險。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 2022年
名義金額資產負債名義金額
(已重述)
資產
(已重述)
負債
(已重述)
套期工具
公允價值套期工具
-利率衍生工具5,2161686009
-貨幣衍生工具2,0011791,976176
現金流量套期工具
-利率衍生工具4,0091413413,02627292
-貨幣衍生工具11231321359
-其他衍生工具46469292
非套期工具
-利率衍生工具6,882,56324,61824,0584,932,62722,73021,351
-貨幣衍生工具3,422,46931,96729,0953,329,62933,75233,657
-權益衍生工具681,45418,33716,413507,78819,69611,611
-貴金屬衍生工具79,5676211,27935,523250598
-信用衍生工具14,167374712,11079152
-其他衍生工具794,5941,4452,816855,9853,8064,923
11,886,19877,56273,7559,689,56980,86772,393
(a)

按剩餘到期日分析的名義金額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3個月以內到期4,014,0433,402,581
3個月至1年到期4,607,5863,191,979
1年至5年到期3,028,7052,549,186
5年以上到期235,864545,823
11,886,1989,689,569

(b)

信用風險加權金額

信用風險加權金額僅與中信銀行持有的衍生金融產品有關。中信銀行依據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12年頒佈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 (試行) 》的規定,根據交易對手的狀況及到期期限的特點進行計算,包括代客交易。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加權金額人民幣28,225百萬元 (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24,579百萬元) 。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註釋(a))92,40868,993
代墊及待清算款項(註釋(b))25,74322,477
應收代理商24,48826,731
預付款項、押金及其他應收款項(註釋(c))130,432107,005
273,071225,206
減:減值準備(附註48(18,619)(13,814)
254,452211,392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預計將於一年後收回或確認為支出的預付款項、押金及其他應收款項的金額為人民幣2,008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2,845百萬元)。剩餘款項將會於一年內被收回或者確認為支出。

(a)

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

(i)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逾期分析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以攤餘成本計量的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按照逾期信息分析如下:
2023年12月31日
預期信用損失率賬面餘額損失準備
即期2%56,405(1,322)
逾期3個月內8%4,575(367)
逾期3個月至1年8%2,827(214)
逾期1年以上59%15,797(9,275)
79,604(11,178)
2022年12月31日(已重述)
預期信用損失率賬面餘額損失準備
即期2% 43,490 (915)
逾期3個月內3% 1,871 (62)
逾期3個月至1年5%3,181 (151)
逾期1年以上55% 15,644 (8,582)
64,186 (9,710)
註釋:

各經營單位均具備明確的信貸政策,有關政策乃針對各相關業務環境及市場慣例而制定。

(ii)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賬齡分析

於12月31日,本集團以攤餘成本計量的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的賬齡按發票日期分析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1年以內56,08543,764
1年以上23,51920,422
79,60464,186
減:減值準備(附註48(11,178)(9,710)
68,42654,476

(iii)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應收票據賬面價值為人民幣12,804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4,807百萬元)。


(iv)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應收款項減值準備的變動情況載於附註48



(b)

代墊及待清算款項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
(已重述)
代墊及待清算款項25,743 22,477
減:減值準備(附註48(204) (206)
25,539 22,271

(c)

預付款項、押金及其它應收款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預付款項、押金及其它應收款130,432 107,005
減:減值準備(附註48(7,237) (3,898)
123,195 103,107

本集團已根據客戶合同確認了如下資產和負債: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合同資產24,50920,774
減:損失準備(註釋(a))(197)(46)
合同資產合計24,31220,728
預收客戶合同款項31,48229,596
合同負債合計31,48229,596
(a)

按合同資產損失準備的評估方式分析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預期信用損失率(註釋)0.80%0.22%
賬面餘額24,50920,774
損失準備(197)(46)
註釋:

此處的預期信用損失率是損失準備餘額占賬面餘額的平均比例。

(b)

年初合同負債餘額中已於本年度轉入主營業務收入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客戶合同收入17,444 16,716
(c)

尚未履約或尚未履行完畢的履約義務所對應的收入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已簽訂合同,但尚未履約或尚未履行完畢的履約義務所對應的收入金額為人民幣88,129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82,853百萬元),其中本集團預計人民幣52,685百萬元將於明年確認收入(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26,920百萬元),人民幣35,444百萬元將於明年後確認收入(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55,932百萬元)。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原材料16,62310,417
在產品11,8558,034
庫存商品37,06027,936
物業
-開發中物業38,72149,209
-持有待售物業21,6163,942
-其他物業5,8655,893
其他3,4023,619
135,142109,050
存貨確認為支出並計入損益的情況,分析如下: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已售存貨的賬面價值372,794321,646
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附註484,033750
存貨跌價準備的轉回(附註48(630)(347)
376,197322,049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持有的存貨包括一年之後預期將收回的金額人民幣35,322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50,635百萬元)。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按交易對手類型分析:
-銀行業金融機構54,93715,259
-非銀行金融機構54,6442,903
-其他54,48127,451
164,06245,613
應計利息150100
164,21245,713
減:損失準備(附註48771
164,98345,713
按擔保物類別分析: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的擔保物類型為証券或其他(2022年12月31日擔保物類型:証券或其他)。

按剩餘期限分析: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的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均於0至5年內到期(2022年12月31日:均於0至5年內到期)。
(a)

按發放貸款及墊款性質分析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發放貸款及墊款
企業貸款及墊款
-一般貸款2,578,2012,419,077
-貼現貸款1,7843,704
-應收租賃安排款46,81846,566
2,626,8032,469,347
個人貸款及墊款
-住房抵押1,003,320975,807
-信用卡521,260511,101
-經營貸款459,113378,819
-消費貸款309,256260,436
-應收租賃安排款1,591370
2,294,5402,126,533
4,921,3434,595,880
應計利息20,18817,385
4,941,5314,613,265
減:貸款損失準備(附註48(139,679)(137,495)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發放貸款及墊款賬面價值4,801,8524,475,770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發放貸款及墊款
企業貸款及墊款
-一般貸款5,5583,881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發放貸款及墊款
企業貸款及墊款
-一般貸款58,06454,851
-貼現貸款514,666508,232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發放貸款及墊款賬面價值572,730563,083
發放貸款及墊款賬面價值合計5,380,1405,042,734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發放貸款及墊款的損失準備(附註48(656)(629)

(b)

按貸款損失準備的評估方式分析

於2023年12月31日
階段一階段二階段三(註釋)合計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發放貸款及墊款總額4,753,74196,22271,3804,921,343
應計利息19,12041165720,188
減:貸款損失準備(64,268)(27,217)(48,194)(139,679)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發放貸款及墊款賬面價值4,708,59369,41623,8434,801,852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發放貸款及墊款賬面價值572,273345112572,730
納入減值評估範圍的發放貸款及墊款賬面價值合計5,280,86669,76123,9555,374,582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發放貸款及墊款的損失準備(586)(70)(656)
於2022年12月31日
階段一
(已重述)
階段二
(已重述)
階段三(註釋)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發放貸款及墊款總額4,426,30389,43380,1444,595,880
應計利息14,5472,12571317,385
減:貸款損失準備(61,602)(22,648)(53,245)(137,495)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發放貸款及墊款賬面價值4,379,24868,91027,6124,475,770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發放貸款及墊款賬面價值562,208720155563,083
納入減值評估範圍的發放貸款及墊款賬面價值合計4,941,45669,63027,7675,038,853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發放貸款及墊款的損失準備(523)(27)(79)(629)
註釋:

階段三貸款為已發生信用損失的貸款及墊款,情況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有抵質押品涵蓋34,98843,326
無抵質押品涵蓋37,16137,686
已發生信用損失的貸款及墊款總額72,14981,012
損失準備(48,264)(53,324)
於2023年12月31日,該類貸款所對應抵質押品公允價值覆蓋的最大敞口為人民幣34,094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42,542百萬元)。

(c)

已逾期貸款的逾期期限分析

2023年12月31日
逾期
3個月以內
逾期
3個月至1年
逾期
1至3年
逾期
3年以上
合計
信用貸款20,105 11,922 2,091 246 34,364
保證貸款1,558 4,243 2,600 1,018 9,419
附擔保物貸款
-抵押貸款15,564 12,520 10,618 1,053 39,755
-質押貸款3,790 1,084 2,387 137 7,398
41,017 29,769 17,696 2,454 90,936
2022年12月31日
逾期
3個月以內
(已重述)
逾期
3個月至1年
(已重述)
逾期
1至3年
(已重述)
逾期
3年以上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信用貸款17,0979,3651,69628028,438
保證貸款2,8922,3412,3651,9899,587
附擔保物貸款
-抵押貸款12,44113,0467,0912,33734,915
-質押貸款2,7516,6012,18976312,304
35,18131,35313,3415,36985,244
逾期貸款是指本金或利息已逾期1天或以上的貸款。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融出資金118,137106,976
減:減值準備609
融出資金淨值118,746106,976
融出資金為本集團因融資融券業務向客戶融出的資金。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融資融券收到的擔保物公允價值為人民幣444,292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431,795百萬元)。
(a)

按產品類別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債券投資869,969873,627
非銀行金融機構管理的資產管理計劃22,90839,628
資金信託計劃194,110226,257
存款證及同業存單1,0643,923
資產收益權投資1,9001,900
其他2,087336
1,092,0381,145,671
應計利息12,62310,495
1,104,6611,156,166
減:損失準備(附註48(28,622)(31,570)
1,076,0391,124,596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債券投資312,247242,970
非銀行金融機構管理的資產管理計劃12,70619,149
資金信託計劃11,4326,315
存款證及同業存單99,97248,083
理財產品6,1613,022
投資基金553,540555,883
權益投資258,178224,831
其他37,87935,633
1,292,1151,135,886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註釋(i))
債券投資934,693822,379
存款證及同業存單25,87244,525
960,565866,904
應計利息7,2386,463
967,803873,367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權益投資(註釋(i))
權益投資20,1838,997
其他227350
20,4109,347
3,356,3673,143,196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的減值準備(附註48(3,284)(3,069)
註釋:

(i)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2023年12月31日
權益工具債務工具合計
成本╱攤餘成本20,630960,959981,589
累計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公允價值變動金額(220)(394)(614)
應計利息7,2387,238
賬面價值20,410967,803988,213
已計提減值準備(附註48不適用(3,284)(3,284)
2022年12月31日
權益工具
已重述
債務工具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成本╱攤餘成本9,452873,432882,884
累計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公允價值變動金額(105)(6,528)(6,633)
應計利息6,4636,463
賬面價值9,347873,367882,714
已計提減值準備(附註48不適用(3,069)(3,069)

(b)

按發行機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發行方:
-政府1,526,4971,162,046
-政策性銀行75,992109,549
-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1,351,0701,490,147
-企業實體380,959362,987
-公共實體2,0641,593
3,336,5823,126,322
應計利息淨額19,78516,874
3,356,3673,143,196
-於香港上市91,807101,516
-於香港以外地區上市2,778,4782,534,409
-非上市466,297490,397
3,336,5823,126,322
應計利息淨額19,78516,874
3,356,3673,143,196
於中國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的債券劃分為「於香港以外地區上市」。

(c)

按金融資產投資減值準備的評估方式分析

2023年12月31日
階段一階段二階段三合計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投資總額1,036,7446,08149,2131,092,038
應計利息12,0614887412,623
減:減值準備(3,384)(1,405)(23,833)(28,622)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投資賬面價值1,045,4215,16425,4541,076,039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總額958,971664930960,565
應計利息7,10441307,238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賬面價值966,0756681,060967,803
納入減值評估範圍的金融資產投資賬面價值總額2,011,4965,83226,5142,043,842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的減值準備(2,221)(234)(829)(3,284)
2022年12月31日
階段一
(已重述)
階段二
(已重述)
階段三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投資總額1,083,3855,15957,1271,145,671
應計利息10,23713812010,495
減:減值準備(3,517)(1,434)(26,619)(31,570)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投資賬面價值1,090,1053,86330,6281,124,596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總額865,6881361,080866,904
應計利息6,440236,463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賬面價值872,1281361,103873,367
納入減值評估範圍的金融資產投資賬面價值總額1,962,2333,99931,7311,997,963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的減值準備(1,555)(98)(1,416)(3,069)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交易保證金58,682 52,895
履約保證金3,048 15,083
信用保證金452 1,180
62,182 69,158
主要子公司的詳情載於附註61

下表列示本集團中擁有重大非控制性權益的子公司中信銀行、中信証券、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重工」)、中信國際電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國際電訊」)和中信資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資源」)的有關信息。以下匯總財務信息列報的均為公司間抵銷之前的數額: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中信銀行中信証券中信重工 中信國際電訊中信資源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上市地:香港、上海香港、上海 上海香港香港
非控制性權益佔比34.07%34.03%80.76%81.55%32.73%32.73%42.45%42.27%40.50%40.50%
總資產9,052,4848,547,5431,456,2111,311,38218,35119,50615,73516,24110,53411,112
主要包括:
現金及存放款項497,517556,215109,773112,4021,2021,6321,5641,7741,3451,903
代客戶持有之現金239,019245,723
拆出資金237,742218,164
衍生金融資產44,67544,38332,75436,3896692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104,77313,73062,20931,483
發放貸款及墊款5,383,7505,038,967
融出資金118,746106,976
金融資產投資2,592,9062,502,869715,744601,200505508
固定資產38,30934,4309,5329,0713,9454,2151,8022,0753,6143,217
使用權資產10,64310,82415,6999,59755204115354468
總負債(8,317,809)(7,861,713)(1,181,983)(1,052,793)(10,113)(11,663)(5,890)(6,887)(3,428)(4,175)
主要包括:
向中央銀行借款(273,226)(119,422)
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
存放款項(927,887)(1,143,776)
拆入資金(86,327)(70,741)(53,623)(29,581)
代理買賣証券款(283,821)(279,402)
應付賬款(198,061)(205,287)(3,181)(2,608)(834)(1,074)(220)(95)
衍生金融負債(41,850)(44,265)(32,006)(28,123)
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463,018)(256,194)(283,346)(214,283)
吸收存款(5,467,657)(5,157,864)
借款(7,957)(10,073)(2,266)(3,834)(319)(847)(1,622)(2,307)
租賃負債(10,245)(10,272)(2,429)(1,972)(58)(21)(308)(406)(37)(55)
股東權益734,675685,830274,228258,5898,2387,8439,8459,3547,1066,937
歸屬於:
-子公司股東602,281550,477268,867253,3358,0177,6359,7479,2667,0346,919
-子公司非控制性權益132,394135,3535,3615,25422120898887218
非控制性權益賬面價值337,591322,680225,723214,3882,8452,7074,2364,0052,9212,820
收入205,570211,10960,06849,6409,5578,8278,9948,6923,4455,043
本年淨利潤68,06262,95020,37916,9543941651,1271,0525571,204
本年綜合收益總額73,63759,24921,45518,0904191781,1529794931,028
非控制性權益應佔利益23,87825,13916,97614,01813668489461262520
已付非控制性權益股利10,87110,2926,9357,3551635354317
經營活動(使用)╱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918)195,066(34,133)(13,736)1,2001,2131,6942,3401,0401,851
投資活動產生╱(使用)的現金流量淨額1,887(115,873)(18,198)(6,363)(40)(165)(141)(572)74(740)
融資活動(使用)╱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63,102)(32,539)48,281(58,297)(1,692)(1,494)(1,711)(1,889)(1,304)(1,338)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聯營企業賬面價值118,049 112,387
減:減值準備(附註48(8,258) (7,923)
109,791 104,464
註釋:

2022年4月13日,本集團將中信証券納入合併範圍,合併日前中信証券為本集團重要聯營企業。

主要聯營企業的詳情載列於附註61


本集團主要聯營企業的財務信息披露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中信建投証券股份有限公司Ivanhoe Mines Ltd.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上市地:香港上海 加拿大
聯營企業總額
總資產945,892935,254522,752509,20644,28536,487
總負債(530,692)(540,156)(425,226)(415,910)(10,538)(8,313)
淨資產415,200395,09897,52693,29633,74728,174
歸屬於:
-聯營企業股東395,306376,47997,47893,25234,19128,443
-聯營企業非控制性權益19,89418,6194844(444)(269)
415,200395,09897,52693,29633,74728,174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中信建投証券股份有限公司Ivanhoe Mines Ltd.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收入202,524180,32233,97936,471
淨利潤26,60224,1327,0477,5302,2472,732
其他綜合(損失)╱收益(284)(1,473)271(104)4322,201
綜合收益總額26,31822,6597,3187,4262,6794,933
來自聯營企業的股息7401,093196291
從本集團佔聯營企業賬面淨資產的份額調整至聯營企業的賬面價值
聯營企業歸屬於聯營企業股東的淨資產395,306376,47997,47893,25234,19128,443
本集團有效持股比例10.01%10.01%9.47%9.47%24.81%25.86%
本集團應佔聯營企業淨資產份額39,57037,6869,2318,8318,4837,355
商譽及其他1,2661,2663,8053,786(157)(151)
對聯營企業的投資減值(3,539)(3,539)
合併財務狀況表中的賬面價值37,29735,41313,03612,6178,3267,204
市價13,66120,16011,25711,23821,71017,071
註釋:

其他非重大聯營企業的匯總信息: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合併財務狀況表中其他非重大聯營企業的合計賬面價值51,132 49,230
本集團應佔其他非重大聯營企業以下項目的份額:
淨利潤2,091 3,073
其他綜合損失(32) (68)
綜合收益總額2,059 3,005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合營企業賬面價值58,305 61,806
減:減值準備(附註48 (1,518) (1,342)
56,787 60,464
主要合營企業的詳情載列於附註61

本集團主要合營企業的財務信息披露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中船置業有限公司上海瑞博置業有限公司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合營企業總額
總資產236,287208,75716,26014,04933,22129,771
總負債(225,093)(192,319)(8,819)(6,781)(24,223)(21,256)
淨資產11,19416,4387,4417,2688,9988,515
歸屬於:
-合營企業股東10,57715,8567,4417,2688,9988,515
-合營企業非控制性權益617582
11,19416,4387,4417,2688,9988,515
收入11,9529,7225333,4523,66263
淨利潤1,1321,3041681,0004352,336
其他綜合損失(6,238)(5,282)
綜合收益總額(5,106)(3,978)1681,0004352,336
來自合營企業的股息626
從本集團佔合營企業賬面淨資產的份額調整至合營企業的賬面價值
合營企業歸屬於合營企業股東的淨資產10,57715,8567,4417,2688,9988,515
本集團有效持股比例50.00%50.00%50.00%50.00%50.00%50.00%
本集團應佔合營企業淨資產的份額5,2897,9283,7213,6344,4994,258
商譽及其他1,1561,138874811253265
合併財務狀況表中的賬面價值6,4459,0664,5954,4454,7524,523
其他非重大的合營企業匯總信息: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合併財務狀況表中其他非重大合營企業的合計賬面價值40,995 42,430
本集團應佔其他非重大合營企業以下項目的份額:
淨利潤2,763 2,412
其他綜合損失(586) (44)
綜合收益總額2,177 2,368
物業、廠房及機器設備
廠房及
建築物
機器設備在建工程辦公及
其他設備
運輸工具其他合計投資物業
成本或估值:
於2023年1月1日(已重述)94,467149,27719,66220,40913,8819,584307,28035,407
匯率變動3691,626(252)59571211,980185
企業合併9,66130,7145,870659482547,391220
本年增加5637,0557,6907,8466621,04924,865693
本年處置(1,676)(1,632)(790)(1,120)(909)(999)(7,126)(341)
本年轉入╱(轉出)2,6545,023(12,134)6485741,089(2,146)2,146
投資物業重估變動(157)
於2023年12月31日106,038192,06320,04628,50114,74710,849372,24438,153
累計折舊、攤銷和減值損失:
於2023年1月1日(已重述)(27,378)(95,486)(537)(12,248)(6,135)(5,693)(147,477)
匯率變動(197)(1,021)(38)(27)(77)(1,360)
本年計提折舊、攤銷(3,549)(7,695)(2,988)(837)(1,692)(16,761)
本年處置8831,239208556291093,735
減值(損失)╱轉回(附註48(3)432(20)(3)(63)(5)338
於2023年12月31日(30,244)(102,531)(537)(14,422)(6,433)(7,358)(161,525)
賬面淨值
於2023年12月31日75,79489,53219,50914,0798,3143,491210,71938,153
組成部分:
成本106,038192,06320,04628,50114,74710,849372,244
估值38,153
106,038192,06320,04628,50114,74710,849372,24438,153
物業、廠房及機器設備
廠房及
建築物
機器設備在建工程辦公及
其他設備
運輸工具其他合計投資物業
成本或估值:
於2022年1月1日(已重述)79,987140,94322,35618,75811,1827,197280,42332,709
匯率變動1,4455,76221467956168,838967
企業合併5,482801,3014602,182419,5461,478
本年增加1,0751,2229,2202,8114811,23316,0421,180
本年處置(838)(1,853)(1,007)(2,252)(764)(959)(7,673)(171)
本年轉入╱(轉出)7,3163,123(12,422)62651,456104(104)
投資物業重估變動(652)
於2022年12月31日(已重述)94,467149,27719,66220,40913,8819,584307,28035,407
累計折舊、攤銷和減值損失:
於2022年1月1日(已重述)(24,990)(87,318)(601)(12,086)(5,875)(4,588)(135,458)
匯率變動(686)(4,153)(35)(51)(290)(294)(5,509)
本年計提折舊、攤銷(2,422)(5,752)(2,220)(497)(1,128)(12,019)
本年處置7321,7611212,1105273285,579
減值損失(附註48(12)(24)(22)(1)(11)(70)
於2022年12月31日(已重述)(27,378)(95,486)(537)(12,248)(6,135)(5,693)(147,477)
賬面淨值
於2022年12月31日(已重述)67,08953,79119,1258,1617,7463,891159,80335,407
組成部分:
成本94,467149,27719,66220,40913,8819,584307,280
估值35,407
94,467149,27719,66220,40913,8819,584307,28035,407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產權手續尚在辦理中的房屋建築物的賬面價值為人民幣955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743百萬元)。本集團預計辦理該產權手續過程中不會有重大問題或成本發生。

(a)

投資物業公允價值的計量

(i)

物業估值

投資物業由下列獨立合格的專業估價師進行估價。在每個年度報告期進行估值時,公司的管理層與評估人員就估價假設與估價結果進行討論。
 
物業所在地2023年評估師
中國內地及香港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
Knight Frank Petty Limited
中聯資產評估集團有限公司
仲量聯行企業評估及諮詢有限公司
北京天健興業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中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中原測量師行有限公司
測建行(香港)有限公司
Martin Reynolds AAPI MRICS
第一太平戴維斯
海外仲量聯行企業評估及諮詢有限公司
 
物業所在地2022年評估師
中國內地及香港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
中原測量師行有限公司
測建行(香港)有限公司
Knight Frank Petty Limited
中聯資產評估集團有限公司
仲量聯行企業評估及諮詢有限公司
Martin Reynolds AAPI MRICS
第一太平戴維斯
海外仲量聯行企業評估及諮詢有限公司

(ii)

公允價值層級

下表呈列於報告期末在持續的基礎上計量集團物業的公允價值,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3號-公允價值計量》所界定的三個公允價值層級。公允價值計量的層級分類依據估價技術中使用的可觀察性和輸入值的重要性,詳情如下:

第一層級估價: 僅使用第一層級輸入值的公允價值計量,即相同資產或負債在活躍市場上(未經調整)的報價;

第二層級估價: 使用第二層級輸入值計量的公允價值,即不符合第一層級條件的可觀察輸入值,以及不使用重大不可觀察輸入值。不可觀察輸入值為市場數據不可知的數據;

第三層級估價:使用重大不可觀察輸入值計量的公允價值。
第三層級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持續的公允價值計量
投資物業-中國內地
於1月1日23,81521,973
匯率變動516
企業合併2191,329
本年增加3551,151
本年處置(301)(28)
本年轉入╱(轉出)2,098(104)
投資物業重估變動(237)(522)
於12月31日25,95423,815
投資物業-香港
於1月1日11,09410,329
匯率變動162946
本年增加33829
本年處置(10)(139)
本年轉入48
投資物業重估變動74(71)
於12月31日11,70611,094
投資物業-海外
於1月1日498407
匯率變動185
企業合併1149
本年處置(30)(4)
投資物業重估變動6(59)
於12月31日493498
本集團的政策是於發生當期的財務狀況表日確認公允價值層級之間的轉換。2023年,不存在第一層級及第二層級公允價值計量(2022年:不存在),且與第三層級之間未發生任何轉換(2022年:無)。

(iii)

第三層級公允價值計量中使用的估價技術和輸入值

中國內地投資物業的公允價值,根據情況分別使用收益資本化法以及折舊重置成本法確定。

收益資本化法由項值與復歸價值之和,即將目前租賃期間的合約年租以資本化率折現;以及將目前租賃期後的平均單項市面租金之和以資本化率折現得出。

折舊重置成本在物業估值時將其現實重置或重建成本減去其就實際損耗及所有相關形式的陳舊貶值後的差額。公允價值計量是基於土地當前用途的市值估計加折舊重置成本得出。

部分處在香港的投資物業的公允價值計量,通過使用市場法參考同類物業的近期銷售價格,即每平方尺基準銷售價格,對本集團的物業折價或溢價計量。高溢價的高品質物業將採用更高的公允價值計量。

此外,還有一部分處在香港的投資物業的公允價值計量,通過使用收益資本化法並參考市場可得到的銷售證據確定。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成本:
1月1日31,75719,349
本年增加28211,447
本年核銷(22)
匯率變動及其他197983
12月31日32,23631,757
累計減值損失:
1月1日(6,134)(1,697)
本年增加(附註48(26)(4,363)
本年核銷22
匯率變動及其他(96)
12月31日(6,160)(6,134)
賬面淨值:
12月31日26,07625,623
商譽分配至可辨認的本集團如下分部內的現金產出單元: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綜合金融服務12,78312,729
先進智造981996
先進材料512206
新消費11,19011,046
新型城鎮化610646
26,07625,623
本集團將商譽的賬面價值分攤至能夠受益於企業合併的協同效應的現金產出單元或現金產出單元組合,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減值測試。其中,現金產出單元或現金產出單元組合的可回收金額的估計,根據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與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現金產出單元或現金產出單元組合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淨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只要有一項超過了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則表明資產沒有發生減值。

對於綜合金融服務分部,本集團合併中信証券產生商譽人民幣11,430百萬元,本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將該等商譽分攤至中信証券整體進行減值測試,並使用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來評估該商譽減值。管理層根據歷史經驗及對市場發展的預測確定增長率,預測期增長率根據管理層預算確定,穩定期增長率2%為預測期後所採用的增長率。本集團採用能夠反映中信証券整體風險的利率15.13%為稅前折現率。經過測算,合併中信証券產生的商譽未發生減值。

對於新消費分部,本集團商譽賬面價值中的人民幣8,806百萬元為中信國際電訊收購子公司產生。現金產出單元的可收回金額是基於高於賬面價值的使用價值計算確定的。測算所使用的現金流預測基於經管理層批准的三年期財務預算。針對於測算模型後續兩年期間的財務預算資料概括使用簡化假設進行推斷,如宏觀經濟和行業假設。首個五年期後的現金流概括使用預期的年度長期增長率進行外推以計算終期末終值。用於計算使用價值的關鍵假設列示如下: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電信服務收入增長率-8.2%~2.4%0.1%~7.3%
長期增長率3.0%3.0%
稅前折現率10.7%~12.5%10.5%~13.4%
基於資產組的現金產出單元所使用的平均服務收入增長率和長期增長率基於過往業績及管理層對市場發展的預期。所使用的稅前折現率反映了與各現金產出單元相關的特定風險。關鍵假設的任何不利變化都可能使得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

對於新型城鎮化分部,本集團商譽賬面原值中的人民幣4,801百萬元為中信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環境」)收購子公司產生,並於2022年度計提減值準備人民幣4,323百萬元。管理層於2023年12月31日使用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來評估該商譽減值。經過測算,2023年度未發生進一步商譽減值。
(a)

財務狀況表中當期應交所得稅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應交所得稅9,234 15,727

(b)

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合併財務狀況表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沒有考慮結餘可在同一徵稅區內抵銷)組成及變動情況如下:
稅務虧損未支付的
預提費用
除固定資產
和無形資產
外的資產
減值損失
金融工具
公允價值的
變化
固定資產
和無形資產
其他合計
遞延所得稅資產
於2022年1月1日(已重述)11,8164,16648,4275712,8152,28370,078
計入當期損益(161)665,7583,132(424)1,2099,580
計入其他綜合收益(71)9947(6)
企業合併4,6792,95257193548,565
匯率變動及其他1,011756211189(156)1,192
於2022年12月31日(已重述)12,6668,91557,2084,2942,5893,73789,409
於2023年1月1日(已重述)12,6668,91557,2084,2942,5893,73789,409
計入當期損益1551,940(166)(2,416)(560)(439)(1,486)
計入其他綜合收益12(4)497190254
企業合併637202326001,471
匯率變動及其他180(5)55910(16)233
於2023年12月31日13,63811,06457,1251,9362,0464,07289,881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合併財務狀況表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沒有考慮結餘可在同一徵稅區內抵銷)組成及變動情況如下:
金融工具公允
價值的變化
固定資產和
無形資產
投資物業
重估收益
其他合計
遞延所得稅負債
於2022年1月1日(已重述)(3,005)(1,520)(3,853)(5,978)(14,356)
計入當期損益(597)(219)121285(410)
計入其他綜合收益2,431612,492
企業合併(3,098)(1,637)(1,336)(6,071)
匯率變動及其他(6)(89)(9)(283)(387)
於2022年12月31日(已重述)(4,275)(3,465)(3,741)(7,251)(18,732)
於2023年1月1日(已重述)(4,275)(3,465)(3,741)(7,251)(18,732)
計入當期損益(148)(184)180(107)(259)
計入其他綜合收益(1,833)(5)(1)(316)(2,155)
企業合併(586)(659)(1,196)(2,441)
匯率變動及其他2375(103)147286
於2023年12月31日(6,019)(4,235)(4,324)(8,723)(23,301)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抵銷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為人民幣6,554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579百萬元)。

(c)

未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本集團未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0,683 1,686
可抵扣虧損28,923 20,908
39,606 22,594
本集團在相關的公司中不太可能取得用來抵扣上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虧損的應納稅所得額。於2023年12月31日,可結轉的抵銷未來應課稅收益的虧損人民幣22,239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7,279百萬元)將於5年內到期。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銀行業金融機構275,313317,494
非銀行金融機構614,494781,503
889,8071,098,997
應計利息3,7584,102
893,5651,103,099
按剩餘期限分析
-即時償還478,396581,640
-3個月以內273,634193,374
-3個月至1年137,777323,983
889,8071,098,997
應計利息3,7584,102
893,5651,103,099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銀行業金融機構139,455102,736
非銀行金融機構10,6505,717
150,105108,453
應計利息388283
150,493108,736
按剩餘期限分析
– 3個月以內99,87271,881
– 3個月至1年47,00535,918
– 1年以上3,228654
150,105108,453
應計利息388283
150,493108,736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非指定
債權投資7,3027,903
股票10,0509,226
結構化主體其他份額持有人投資份額及其他1,1581,306
18,51018,435
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
股票47
收益憑證及結構化票據64,28065,484
結構化主體其他份額持有人投資份額及其他5,71510,926
70,04276,410
88,55294,845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集團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並未發生由於本集團自身信用風險變化導致的重大變動(2022年:未發生由於本集團自身信用風險變化導致的重大變動)。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代理買賣証券款282,534 279,001
上述代理買賣証券款為本集團於正常業務過程中代理客戶進行証券買賣而收到的並應支付給客戶的款項。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金融負債
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113,12490,278
待清算款項32,53530,585
應付客戶保證金134,850134,917
應付股利1,411498
其他應付款104,119116,327
386,039372,605
非金融負債
預收款項308212
其他應付稅項5,6017,131
5,9097,343
391,948379,948
於財務狀況表日,本集團基於發票日的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的賬齡分析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1年以內93,670 74,496
1年至2年4,997 4,849
2年至3年2,629 1,187
3年以上11,828 9,746
113,124 90,278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按交易對手類型
中國人民銀行391,152217,858
銀行業金融機構194,182104,805
非銀行金融機構37,93927,693
其他121,105119,564
744,378469,920
應計利息193557
744,571470,477
按擔保物類型
債券553,472308,493
票據93,21269,354
股票31,62430,520
貴金屬19,19714,954
其他46,87346,599
744,378469,920
應計利息193557
744,571470,477
在賣出回購交易中,作為抵押品而轉讓的金融資產未終止確認。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沒有相關擔保物權利已轉讓給交易對手的賣斷式交易(2022年12月31日:無)。
(a)

按存款性質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活期存款
公司類客戶2,149,8231,931,755
個人客戶340,432349,013
2,490,2552,280,768
定期和通知存款
公司類客戶1,755,8821,854,108
個人客戶1,125,384942,803
2,881,2662,796,911
匯出及應解匯款19,02214,420
應計利息69,45058,673
5,459,9935,150,772

(b)

上述存款中包含的保證金存款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承兌匯票保證金407,634348,926
信用證保證金23,73625,132
保函保證金21,00517,091
其他38,65155,709
491,026446,858
(a)

借款類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銀行借款
信用借款153,804108,069
抵押╱質押借款(註釋(d))42,99617,154
196,800125,223
其他借款
信用借款36,09130,262
抵押╱質押借款(註釋(d))2,241603
38,33230,865
235,132156,088
應計利息638621
235,770156,709

(b)

借款期限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銀行借款
– 1年內或按要求償還54,033 51,434
– 1至2年60,67019,717
– 2至5年49,774 34,628
– 5年以上32,323 19,444
196,800 125,223
其他借款
– 1年內或按要求償還2,803 7,688
– 1至2年1,373 17,865
– 2至5年34,113 5,257
– 5年以上43 55
38,332 30,865
235,132 156,088
應計利息638 621
235,770 156,709

(c)

借款按幣種列示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人民幣88,76648,687
美元55,24741,875
港幣76,15061,554
其他貨幣14,9693,972
235,132156,088
應計利息638621
235,770156,709

(d)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賬面總值為人民幣45,236百萬元的銀行借款及其他借款(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15,165百萬元)以賬面價值為人民幣88,451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71,503百萬元)的現金及存放款項、應收款項、存貨、交易性金融資產、固定資產、使用權資產及無形資產作為抵押物。


(e)

與金融機構常見的借貸安排一致,本集團的銀行授信協議受限於約定的資產負債比率及子公司最低股權比例的要求。如違反協議約定,本集團需在接獲通知時償還已提取的借款。本集團對授信協議的遵循情況進行定期監控。本集團的流動性風險管理詳見附註50(b)。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已提取的借款無違反授信協議約定情況(2022年12月31日:無)。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已發行公司債券(註釋(a))233,290202,077
已發行票據(註釋(b))151,813128,709
已發行次級債務(註釋(c))82,56998,926
已發行存款證(註釋(d))1,4181,035
同業存單(註釋(e))705,273720,080
可轉換公司債券(註釋(f))17,67018,212
收益憑證(註釋(g))21,5476,040
1,213,5801,175,079
應計利息7,5277,061
1,221,1071,182,140
償還期限
– 1年內或按要求償還828,068832,239
– 1至2年121,78161,436
– 2至5年136,498128,629
– 5年以上127,233152,775
1,213,5801,175,079
應計利息7,5277,061
1,221,1071,182,140
2023年,本集團未發生關於其債務工具的本金、利息或其他性質的違約(2022年:無)。

註釋:

(a)

已發行公司債券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本公司(註釋(i))43,40154,407
中國中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有限」)(註釋(ii))27,79030,639
中信証券(註釋(iii))158,415113,502
中信國際電訊(註釋(iv))3,1843,129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泰富」)下屬子公司(註釋(v))500400
233,290202,077
(i)

本公司所發行公司債券明細

於2023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美元票據6.1美元1102014-07-182024-01-184.70%
港幣票據2港幣4202014-07-252024-07-254.35%
美元票據6.2美元902014-10-292024-01-184.70%
美元票據7美元2802015-04-142035-04-144.60%
美元票據8美元1502016-02-042041-02-044.88%
美元票據9美元3502016-02-042036-02-044.75%
美元票據10美元902016-04-252036-04-254.65%
美元票據11美元2102016-04-252046-04-254.85%
美元票據13美元7502016-06-142026-06-143.70%
美元票據14美元2002016-09-072031-09-073.98%
美元票據15美元2502016-09-072046-09-074.49%
美元票據16美元7502017-02-282027-02-283.88%
美元票據19美元5002018-01-112028-01-114.00%
美元票據20美元752018-03-132038-03-134.85%
美元票據21美元2002018-04-182048-04-185.07%
美元票據22美元3002020-02-252025-02-252.45%
美元票據23美元7002020-02-252030-02-252.85%
美元票據24美元7002022-02-172027-02-172.88%
美元票據25美元3002022-02-172032-02-173.50%
美元票據26美元1002022-08-022027-02-172.88%
於2022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美元票據4.1美元7502012-10-172023-01-176.80%
美元票據4.2美元2502012-12-112023-01-176.80%
美元票據4.3美元4002014-07-182023-01-176.80%
美元票據6.1美元1102014-07-182024-01-184.70%
港幣票據2港幣4202014-07-252024-07-254.35%
美元票據6.2美元902014-10-292024-01-184.70%
美元票據7美元2802015-04-142035-04-144.60%
美元票據8美元1502016-02-042041-02-044.88%
美元票據9美元3502016-02-042036-02-044.75%
美元票據10美元902016-04-252036-04-254.65%
美元票據11美元2102016-04-252046-04-254.85%
美元票據13美元7502016-06-142026-06-143.70%
美元票據14美元2002016-09-072031-09-073.98%
美元票據15美元2502016-09-072046-09-074.49%
美元票據16美元7502017-02-282027-02-283.88%
美元票據18美元2502018-01-112023-07-113.50%
美元票據19美元5002018-01-112028-01-114.00%
美元票據20美元752018-03-132038-03-134.85%
美元票據21美元2002018-04-182048-04-185.07%
美元票據22美元3002020-02-252025-02-252.45%
美元票據23美元7002020-02-252030-02-252.85%
美元票據24美元7002022-02-172027-02-172.88%
美元票據25美元3002022-02-172032-02-173.50%
美元票據26美元1002022-08-022027-02-172.88%

(ii)

中信有限所發行公司債券明細

於2023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05中信債券-2人民幣4,0002005-12-072025-12-064.60%
19中信債-2人民幣1,5002019-02-252024-02-253.85%
19中信債-3人民幣2,0002019-03-192029-03-194.59%
19中信債-4人民幣2,0002019-04-222029-04-224.71%
19中信債-5人民幣1,8002019-07-172034-07-174.60%
19中信債-6人民幣7002019-07-172029-07-174.46%
19中信債-7人民幣5002019-08-142029-08-144.38%
19中信債-8人民幣2,0002019-08-142039-08-144.58%
19中信債-9人民幣1,0002019-11-052039-11-054.65%
20中信債-2人民幣2,0002020-02-262030-02-263.88%
20中信債-3人民幣1,0002020-03-232030-03-234.00%
20中信債-4人民幣6002020-03-232040-03-234.30%
20中信債-5人民幣1,0002020-04-212030-04-213.87%
20中信債-6人民幣1,5002020-04-212040-04-214.16%
20中信債-8人民幣1,9002020-05-112040-05-114.20%
21中信債-1人民幣1,0002021-11-022026-11-023.49%
21中信債-2人民幣2,0002021-11-022031-11-023.79%
23中信債-1人民幣1,2002023-10-232028-10-233.16%
23中信債-2人民幣8002023-10-232043-10-233.35%
23中信債-3人民幣2,0002023-11-022028-11-023.19%
於2022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03中信債券-2人民幣6,0002003-12-102023-12-095.10%
05中信債券-2人民幣4,0002005-12-072025-12-064.60%
19中信債-2人民幣1,5002019-02-252024-02-253.85%
19中信債-3人民幣2,0002019-03-192029-03-194.59%
19中信債-4人民幣2,0002019-04-222029-04-224.71%
19中信債-5人民幣1,8002019-07-172034-07-174.60%
19中信債-6人民幣7002019-07-172029-07-174.46%
19中信債-7人民幣5002019-08-142029-08-144.38%
19中信債-8人民幣2,0002019-08-142039-08-144.58%
19中信債-9人民幣1,0002019-11-052039-11-054.65%
20中信債-2人民幣2,0002020-02-262030-02-263.88%
20中信債-3人民幣1,0002020-03-232030-03-234.00%
20中信債-4人民幣6002020-03-232040-03-234.30%
20中信債-5人民幣1,0002020-04-212030-04-213.87%
20中信債-6人民幣1,5002020-04-212040-04-214.16%
20中信債-8人民幣1,9002020-05-112040-05-114.20%
21中信債-1人民幣1,0002021-11-022026-11-023.49%
21中信債-2人民幣2,0002021-11-022031-11-023.79%

(iii)

中信証券所發行公司債券明細

於2023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15中信02人民幣2,5002015-06-242025-06-255.10%
19中證G2人民幣1,0002019-09-052024-09-103.78%
20中證G2人民幣2,0002020-02-192025-02-213.31%
20中證G4人民幣2,0002020-03-062025-03-103.20%
20中證G7人民幣1,0002020-04-092025-04-143.10%
20中證20人民幣8002020-09-082030-09-114.20%
20中證24人民幣9002020-10-232030-10-284.27%
21中證02人民幣4,6002021-01-202024-01-253.56%
21中證03人民幣3,2002021-01-202031-01-254.10%
21中證04人民幣1,5002021-02-242024-03-013.60%
21中證05人民幣3,0002021-02-242031-03-014.10%
21中證06人民幣2,5002021-03-162031-03-194.10%
21中證07人民幣1,4002021-04-082031-04-134.04%
21中證08人民幣1,0002021-06-082026-06-113.70%
21中證09人民幣2,5002021-06-082031-06-114.03%
21中證10人民幣1,5002021-07-062026-07-093.62%
21中證11人民幣1,5002021-07-062031-07-093.92%
21中證12人民幣3,0002021-08-182024-08-233.01%
21中證13人民幣1,0002021-08-182026-08-233.34%
21中證14人民幣4,5002021-09-132024-09-163.08%
21中證16人民幣2,2002021-09-232024-09-273.09%
21中證17人民幣1,8002021-09-232026-09-283.47%
21中證18人民幣2,5002021-10-142024-10-193.25%
21中證19人民幣2,0002021-10-142026-10-193.59%
21中證20人民幣3,0002021-11-192024-11-243.07%
21中證21人民幣3,0002021-12-092024-12-142.97%
22中證01人民幣5002022-02-112027-01-293.20%
22中證02人民幣1,0002022-02-112032-02-063.69%
22中證03人民幣1,0002022-03-082025-03-113.03%
22中證04人民幣5002022-03-082027-03-113.40%
22中證05人民幣3,0002022-08-192025-08-242.50%
23中證10人民幣2,0002023-05-252026-05-302.89%
23中證11人民幣5002023-06-082025-06-132.64%
23中證12人民幣2,5002023-06-082026-06-132.80%
23中證G1人民幣3,0002023-02-032025-02-082.95%
23中證G2人民幣1,5002023-02-162025-02-212.89%
23中證G3人民幣3,0002023-02-162026-02-213.06%
23中證G4人民幣2,0002023-03-082025-03-133.01%
23中證G5人民幣2,0002023-03-082028-03-133.32%
23中證G6人民幣2,0002023-04-142025-04-192.87%
23中證G7人民幣2,5002023-04-142028-04-193.17%
23中證G8人民幣3,5002023-05-102024-05-152.53%
23中證G9人民幣3,5002023-05-102026-05-152.90%
23中證13人民幣2,0002023-07-042025-07-072.64%
23中證14人民幣5002023-07-042026-07-072.75%
23中證15人民幣2,5002023-08-092025-08-142.54%
23中證16人民幣2,0002023-08-092026-08-142.72%
23中證17人民幣1,0002023-08-252025-08-302.53%
23中證18人民幣2,0002023-08-252026-08-302.70%
23中證20人民幣2,5002023-09-072026-09-122.93%
23中證21人民幣1,8002023-09-152026-09-202.86%
23中證22人民幣2,2002023-09-152028-09-203.10%
23中證23人民幣1,3002023-10-162025-10-192.80%
23中證24人民幣2,7002023-10-162026-10-192.90%
23中證25人民幣2,5002023-11-022025-11-072.78%
23中證26人民幣3,5002023-11-022028-11-073.10%
23中證28人民幣2,5002023-11-162026-11-212.87%
23中證29人民幣1,0002023-12-152025-12-202.80%
23中證30人民幣4,0002023-12-152026-12-202.90%
23中證S7人民幣3,0002023-05-252024-05-242.47%
23中證S8人民幣4,0002023-08-162024-02-212.12%
23中證S9人民幣5,0002023-09-062024-09-112.45%
23中S10人民幣4,0002023-09-132024-09-182.52%
23中S11人民幣4,0002023-09-222024-06-272.53%
23中S12人民幣6,0002023-10-262024-10-312.72%
23中S13人民幣3,0002023-11-082024-11-132.70%
23中S14人民幣4,0002023-11-222024-05-292.64%
CITICSCSI16美元72023-07-252024-07-245.40%
CITICSCSI17美元442023-07-272024-01-290.00%
CITICSCSI20美元102023-08-162024-02-160.00%
CITICSCSI24美元62023-09-132024-03-130.00%
CITICSCSI25美元152023-10-312024-01-310.00%
CITICSCSI26美元52023-11-202024-02-200.00%
CITICSCSI27人民幣202023-11-072024-02-070.00%
CITICSCSI28美元62023-12-082024-06-070.00%
CITICSCSI29美元62023-12-122024-03-120.00%
CITICSCSI30美元52023-12-212024-03-215.75%
CITICSCSI31美元212023-12-222024-12-205.62%
CITICSCSI32美元52023-12-292024-06-280.00%
CITICSCSI33美元52023-12-292024-12-270.00%
CITICSMTNECP59美元202023-10-192024-01-240.00%
CITICSMTNECP60美元1002023-12-202024-03-130.00%
於2022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13中信02人民幣12,0002013-06-072023-06-075.05%
15中信02人民幣2,5002015-06-252025-06-255.10%
18中證G2人民幣6002018-06-152023-06-154.90%
19中證G2人民幣1,0002019-09-102024-09-103.78%
20中證G1人民幣3,0002020-02-212023-02-213.02%
20中證G2人民幣2,0002020-02-212025-02-213.31%
20中證G3人民幣2,2002020-03-102023-03-102.95%
20中證G4人民幣2,0002020-03-102025-03-103.20%
20中證G6人民幣3,3002020-04-142023-04-142.54%
20中證G7人民幣1,0002020-04-142025-04-143.10%
20中證09人民幣4,5002020-06-022023-06-022.70%
20中證11人民幣2,0002020-06-192023-06-193.10%
20中證13人民幣3,0002020-07-142023-07-143.58%
20中證15人民幣7,5002020-07-282023-07-283.49%
20中證16人民幣5,2002020-08-072023-08-073.55%
20中證18人民幣2,8002020-08-242023-08-243.48%
20中證20人民幣8002020-09-112030-09-114.20%
20中證24人民幣9002020-10-282030-10-284.27%
21中證02人民幣4,6002021-01-252024-01-253.56%
21中證03人民幣3,2002021-01-252031-01-254.10%
21中證04人民幣1,5002021-03-012024-03-013.60%
21中證05人民幣3,0002021-03-012031-03-014.10%
21中證06人民幣2,5002021-03-192031-03-194.10%
21中證07人民幣1,4002021-04-132031-04-134.04%
21中證08人民幣1,0002021-06-112026-06-113.70%
21中證09人民幣2,5002021-06-112031-06-114.03%
21中證10人民幣1,5002021-07-092026-07-093.62%
21中證11人民幣1,5002021-07-092031-07-093.92%
21中證12人民幣3,0002021-08-232024-08-233.01%
21中證13人民幣1,0002021-08-232026-08-233.34%
21中證14人民幣4,5002021-09-162024-09-163.08%
21中證16人民幣2,2002021-09-282024-09-273.09%
21中證17人民幣1,8002021-09-282026-09-283.47%
21中證18人民幣2,5002021-10-192024-10-193.25%
21中證19人民幣2,0002021-10-192026-10-193.59%
21中證20人民幣3,0002021-11-242024-11-243.07%
21中證21人民幣3,0002021-12-142024-12-142.97%
22中證01人民幣5002022-02-162027-01-293.20%
22中證02人民幣1,0002022-02-162032-02-063.69%
22中證03人民幣1,0002022-03-112025-03-113.03%
22中證04人民幣5002022-03-112027-03-113.40%
22中證05人民幣3,0002022-08-242025-08-242.50%
CITICSCSI03美元262022-12-202023-03-200.00%
CITICSCSI01美元1002022-11-252023-02-250.00%
CITICSMTNECP55美元602022-11-112023-11-100.00%
CITICSMTNECP54美元202022-10-212023-01-260.00%
CITICSMTNECP53美元1202022-09-222023-09-214.15%
CITICSCSI02美元502022-09-222023-03-223.90%
CITICSMTNECP52美元202022-09-142023-03-160.00%
CITICSMTNECP51美元1202022-08-162023-08-150.00%
CITICSMTNECP50美元502022-08-082023-08-070.00%
CITICSMTNECP49美元502022-08-012023-07-310.00%
CITICSMTNECP47美元402022-07-272023-07-260.00%
CITICSMTNECP48美元302022-07-062023-07-050.00%
CITICSMTNECP44美元302022-05-272023-05-222.82%
CITICSMTNECP46美元502022-05-272023-02-270.00%
CITICSMTNECP41美元802022-01-282023-01-280.00%

(iv)

中信國際電訊所發行公司債券明細

於2023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擔保債券美元4502013-03-052025-03-056.10%
於2022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擔保債券美元4502013-03-052025-03-056.10%

(v)

中信泰富下屬子公司所發行公司債券明細

於2023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22南鋼01人民幣2002022-03-142025-03-145.20%
23南京鋼聯SCP001人民幣3002023-08-282024-05-242.90%
於2022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22利港SCP004人民幣2002022-06-162023-03-102.50%
22利港SCP005人民幣2002022-08-292023-04-191.90%


(b)

已發行票據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中信銀行(註釋(i))138,311116,344
中信証券(註釋(ii))12,88611,630
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信託」)(註釋(iii))616735
151,813128,709

(i)

中信銀行所發行票據明細

2023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金融債美元2002021-02-022024-02-020.88%
金融債美元3502021-02-022026-02-021.25%
金融債人民幣20,0002021-06-102024-06-103.19%
金融債美元5002021-11-172024-11-171.75%
金融債人民幣30,0002022-04-282025-04-282.80%
金融債人民幣30,0002022-08-052025-08-052.50%
金融債人民幣30,0002023-04-132026-04-132.77%
金融債人民幣10,0002023-03-272026-03-272.79%
金融債人民幣10,0002023-05-162026-05-162.68%
金融債人民幣1,8002023-04-262024-04-263.90%
2022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金融債人民幣30,0002020-03-182023-03-182.75%
金融債美元2002021-02-022024-02-020.88%
金融債美元3502021-02-022026-02-021.25%
金融債人民幣20,0002021-06-102024-06-103.19%
金融債美元5002021-11-172024-11-171.75%
金融債人民幣30,0002022-04-282025-04-282.80%
金融債人民幣30,0002022-08-052025-08-052.50%

(ii)

中信証券所發行票據明細

2023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CITIC SEC N2410美元2002019-10-172024-10-242.88%
CITIC SEC N2506美元5002020-05-272025-06-032.00%
CITIC SEC N2504美元3002022-04-212025-04-213.38%
CITIC SEC N2405美元1752022-12-072024-05-145.15%
CITICISIN2502美元2002023-02-142025-02-215.00%
CITICISIN2606人民幣7002023-06-142026-06-232.90%
CITICISIN2607人民幣2,5002023-07-132026-07-133.10%
2022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CITIC SEC N2306美元5002020-06-032023-06-031.75%
CITIC SEC N2506美元5002020-06-032025-06-032.00%
CITIC SEC N2410美元2002019-10-242024-10-242.88%
CITIC SEC N2405美元1752022-12-142024-05-145.15%
CITIC SEC N2504美元3002022-04-212025-04-213.38%

(iii)

中信信託所發行票據明細

2023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參與式票據(註釋(i))美元52018-01-222025-01-22非固定利率
參與式票據美元1.542021-06-25無固定到期日非固定利率
參與式票據(註釋(ii))美元2702022-03-302025-03-30固定利率
2022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參與式票據(註釋(i))美元52018-01-222025-01-22非固定利率
參與式票據美元1.542021-06-25無固定到期日非固定利率
參與式票據(註釋(ii))美元2702022-03-302025-03-30固定利率
註釋:

(i)
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內部持有的部分為4.92百萬美元(2022年12月31日:4.80百萬美元)。

(ii)
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內部持有的部分為185百萬美元(2022年12月31日:110百萬美元)。

(c)

已發行次級債務

已發行次級債務餘額為中信銀行、中信銀行子公司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銀國際」)及中信證券發行的次級債務。次級債務賬面價值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固定利率票據到期於
- 2029年2月(註釋(i))3,5433,444
- 2033年12月(註釋(ii))3,543
固定利率債券到期於
- 2023年3月(註釋(iii))1,999
- 2024年2月(註釋(iv))3,0002,997
- 2024年11月(註釋(ix))998
- 2025年7月(註釋(v))492499
- 2026年11月(註釋(x))998
- 2028年9月(註釋(vi))-29,993
- 2028年10月(註釋(vii))-20,000
- 2030年8月(註釋(viii))39,99539,994
- 2033年12月(註釋(xi))21,500
- 2038年12月(註釋(xii))8,500
82,56998,926
於2023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i)次級票據美元5002019-02-282029-02-284.63%
(ii)次級票據(註釋(i))美元5002023-12-052033-12-056.00%
(iv)21中證C1人民幣3,0002021-02-032024-02-083.97%
(v)22期貨C1人民幣5002022-07-222025-07-223.00%
(ix)23中證C1(註釋(ii))人民幣1,0002023-11-092024-11-142.75%
(x)23中證C2(註釋(ii))人民幣1,0002023-11-092026-11-143.10%
(viii)固定利率次級債券人民幣40,0002020-08-142030-08-143.87%
(xi)固定利率次級債券(註釋(i))人民幣21,5002023-12-192033-12-193.19%
(xii)固定利率次級債券(註釋(i))人民幣8,5002023-12-192038-12-193.25%
註釋:

(i)
該類次級債由本集團下屬子公司中信銀行發行。

(ii)
該類次級債由本集團下屬子公司中信証券發行。
於2022年12月31日
發行貨幣
(單位)
面值
百萬元
發行日期到期日年利率
(i)次級票據美元5002019-02-282029-02-284.63%
(iii)20中證C1人民幣2,0002020-03-242023-03-243.32%
(iv)21中證C1人民幣3,0002021-02-032024-02-083.97%
(v)22期貨C1人民幣5002022-07-222025-07-223.03%
(vi)固定利率次級債券(註釋)人民幣30,0002018-09-132028-09-134.96%
(vii)固定利率次級債券(註釋)人民幣20,0002018-10-222028-10-224.80%
(viii)固定利率次級債券人民幣40,0002020-08-142030-08-143.87%
註釋:

該次級債由本集團下屬子公司中信銀行發行,已於2023年提前贖回。

(d)

已發行存款證

已發行存款證由信銀國際發行,年利率為5.85%-5.90% (2022年12月31日:2.76%-5.37%)。

(e)

同業存單

於2023年12月31日,中信銀行發行若干大額可轉讓同業定期存單,賬面價值共計人民幣705,273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720,080百萬元)。該等同業存單的參考收益率為2.16%至2.75% (2022年12月31日:1.65%至2.68%),原始到期日為一個月到一年內不等(2022年12月31日:三個月到一年內不等)。

(f)

可轉換公司債券

經中國相關監管機構的批准,中信銀行於2019年3月4日公開發行人民幣40,000百萬元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以下簡稱「可轉債」),中信有限作為中信銀行母公司,按照本集團持有普通股的比例認購了其中65.97%,金額為人民幣26,388百萬元,併於2022年6月22日無償劃轉至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有。中信銀行本次可轉債存續期限為六年,即自2019年3月4日至2025年3月3日,本次發行可轉債票面利率:第一年為0.3%、第二年為0.8%、第三年為1.5%、第四年為2.3%、第五年為3.2%、第六年為4.0%。本次可轉債轉股期自可轉債發行結束之日(2019年3月8日)滿六個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起至可轉債到期之日止(即2019年9月11日起至2025年3月3日)。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對外發行的中信銀行可轉債(含應計利息)分別在已發行債務工具(人民幣13,728百萬元)和非控制性權益(人民幣1,051百萬元)中核算。

經中國相關監管機構的批准,本集團下屬子公司中信特鋼於2022年2月25日公開發行人民幣5,000百萬元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以下簡稱「中信特鋼可轉債」)。本次中信特鋼可轉債存續期限為六年,即自2022年2月25日至2028年2月24日,本次發行中信特鋼可轉債年度票面利率:第一年為0.2%、第二年為0.4%、第三年為0.9%、第四年為1.3%、第五年為1.6%、第六年為2.0%。本次中信特鋼可轉債轉股期自發行結束之日(2022年3月3日)滿六個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起至中信特鋼可轉債到期之日止(即2022年9月5日起至2028年2月24日)。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對外發行的中信特鋼可轉債(含應計利息)分別在已發行債務工具(人民幣4,776百萬元)和非控制性權益(人民幣693百萬元)中核算。

(g)

收益憑證

收益憑證由中信証券發行。於2023年12月31日,中信証券發行的原始期限在一年以內的收益憑證餘額(含應計利息)為人民幣21,425百萬元,票面年利率區間為1.99% ~ 4.00% (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6,027百萬元,票面年利率區間為1.60% ~ 4.00%);原始期限大於一年的收益憑證餘額(含應計利息)為人民幣250百萬元,票面年利率區間2.50% ~ 2.80% (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28百萬元,票面年利率區間為2.00% ~ 3.40%)。
環境恢復支出其他合計
預計負債(不含信貸承諾及對外擔保損失準備)
於2022年1月1日(已重述)1,7434,1295,872
匯率變動22931
企業合併889889
本年(轉回)╱計提(70)16292
本年支付款項(903)(903)
於2022年12月31日(已重述)1,6954,2865,981
於2023年1月1日(已重述)1,6954,2865,981
匯率變動35(2)33
本年轉回(190)(575)(765)
本年支付款項(1,615)(1,615)
於2023年12月31日1,5402,0943,634
信貸承諾及對外擔保損失準備合計
於2022年1月1日(已重述)14,489
匯率變動54
本年減少(3,114)
於2022年12月31日(已重述)11,429
於2023年1月1日(已重述)11,429
匯率變動27
本年增加1,040
於2023年12月31日12,496
合計
於2022年12月31日(已重述)17,410
於2023年12月31日16,130
(a)

股本

於2023年12月31日, 本公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為29,090,262,630股(2022年12月31日:29,090,262,630股)。

(b)

儲備的性質與用途

(i)

資本公積

主要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中支付的對價,例如,2014年本公司收購中信有限所支付的對價為人民幣2,269.96億元,沖減本集團合併財務報告的資本公積。此外,企業合併中與非控制性權益的交易產生的損益直接沖減或貸記本集團合併財務報告的資本公積。

(ii)

套期儲備

套期儲備包含現金流套期中使用的套期工具及其公允價值累計變動淨額中的有效部分,現金流套期將根據附註2(l)(ii)的相關會計政策進行後續計量。

(iii)

投資相關儲備

投資相關儲備包括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被終止確認前,其公允價值的累計變動淨額以及所佔聯營及合營企業的其他綜合收益。投資相關儲備根據附註2(k)(i)和附註2(h)的相關會計政策核算。

(iv)

一般風險準備

根據監管機構的有關規定,在中國境內綜合金融服務業務分部中部分子公司,應通過稅後利潤提取一般風險準備,用於彌補尚未識別的可能性損失。

(v)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包含境外業務中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及這些境外業務的淨投資套期中產生的差額的有效部分。該折算差額按附註2(j)的會計政策處理。


(c)

資本管理

本集團資本管理的主要目標是保持集團的穩定發展和持續增長,從而保障集團能為股東帶來持續的投資回報。

通過借鑒各項財務指標,例如債務(即已發行債務工具和借款的合計)對股東權益的比率,本集團定期評估和管理資本結構以在債務融資帶來的較高股東回報和權益性融資所帶來的資本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並根據外部經濟狀況的變化調整資本結構。

本集團綜合金融服務業務分部中部分子公司需按照外部監管機構的相關要求定期監控資本充足率。於2023年12月31日,這些子公司不存在違反相關資本要求的情況 (2022年12月31日:不存在)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1月1日
(已重述)
本年計提╱
(轉回)
本年核銷
及轉出
匯率變動
及其他
(註釋(i))
12月31日
信用減值準備
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和拆出資金(附註19、附註21238(39)3202
應收款項(不含預付款項)(附註2313,7374,651(38)16918,519
發放貸款及墊款(附註27137,71149,572(61,894)14,266139,655
金融資產投資(附註29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31,5322,467(5,501)8628,584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3,0691,250(1,488)4533,284
信貸承諾及對外擔保(附註4611,4291,041(1)2712,496
其他(註釋(ii))7,3566,673(5,105)4869,410
205,07265,615(74,027)15,490212,150
資產減值準備
存貨(附註256,5143,403(214)33910,042
對聯營企業的投資(附註327,923635(431)1318,258
對合營企業的投資(附註331,3421761,518
固定資產(附註3442,521(338)(33)89843,048
無形資產14,927(7)21415,134
預付款項(附註237723100
商譽(附註356,134266,160
其他資產1,933846(539)1012,341
81,3714,595(1,224)1,85986,601
286,44370,210(75,251)17,349298,751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
1月1日
(已重述)
本年計提
(已重述)
本年核銷
及轉出
(已重述)
匯率變動
及其他
(已重述)
(註釋(i))
12月31日
(已重述)
信用減值準備
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和拆出資金(附註19、附註2123521238
應收款項(不含預付款項)(附註2310,4475,023(2,293)56013,737
發放貸款及墊款(附註27126,64557,097(58,033)12,002137,711
金融資產投資(附註29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29,9492,220(2,581)1,94431,532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2,387716(138)1043,069
信貸承諾及對外擔保(附註4614,4897,999(11,113)5411,429
其他(註釋(ii))4,3165,948(4,354)1,4467,356
188,46879,005(78,512)16,111205,072
資產減值準備
存貨(附註256,040403(353)4246,514
對聯營企業的投資(附註324,9692,581(40)4137,923
對合營企業的投資(附註331,217151101,342
固定資產(附註3439,63270(289)3,10842,521
無形資產13,7101,21714,927
預付款項(附註236412177
商譽(附註351,6974,363(22)966,134
其他資產1,836140(233)1901,933
69,1657,584(937)5,55981,371
257,63386,589(79,449)21,670286,443
註釋:

(i)
其他包括收回已核銷款項的影響。

(ii)
發放貸款及墊款和金融資產投資的應計利息的減值準備及其變動包含在其他項中。
(a)

信貸承諾

與本集團相關的信貸承諾主要為貸款承擔、信用卡承擔、開出保函、信用證及承兌匯票服務。

貸款承擔是指本集團已審批並簽訂合同但尚未發放的貸款。信用卡承擔是指本集團已審批的信用卡透支額度。開出保函及信用證服務是本集團為客戶向第三方履約提供擔保。承兌匯票是指本集團對客戶簽發匯票作出的承兌承諾。本集團預期大部分的承兌匯票會與客戶償付款項同時結清。

於財務狀況表日,信貸承諾的合約金額分類列示如下。所列示的貸款承擔和信用卡承擔數額為假設這些額度已被全部支用的金額。開出保函、信用證和承兌匯票的金額反映了若合約對方不能履行合同時將在財務狀況表日確認的最大潛在損失金額。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合同總額
貸款承擔
原到期日為1年以內13,99516,319
原到期日為1年以上(含1年)32,77341,642
46,76857,961
信用卡承擔779,947704,268
承兌匯票866,662795,833
開出信用證256,241270,837
開出保函237,037186,617
2,186,6552,015,516

(b)

信貸承諾按信用風險加權金額分析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信貸承諾的信用風險加權金額602,231 541,153
註釋:

(i)
信貸承諾的信用風險加權金額僅與本集團綜合金融服務分部下的中信銀行相關。

(ii)
信用風險加權金額是根據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相關規定根據交易對手的狀況和到期期限的特點計算的。信貸承諾採用的風險權重由0%至150%不等。

(c)

國債兌付承諾

作為中國國債承銷商,若國債持有人於債券到期日前兌付國債,本集團子公司中信銀行有責任為國債持有人承兌該國債。該國債於到期日前的承兌價是按票面價值加上兌付日應計提的未付利息。應付國債持有人的應計利息按照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規則計算。承兌價可能與於承兌日市場上交易的類似國債的公允價值不同。

中信銀行於財務狀況表日按票面值對已承銷、出售,但未到期的國債承兌責任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國債兌付承諾2,735 2,904
上述國債的原始期限為一至五年不等。本集團預計於國債到期日前通過本集團提前承兌的國債金額不重大。財政部對提前兌付的國債不會及時兌付,但會在國債到期時兌付本金和按發行協定支付利息。

(d)

對外提供擔保

除已確認為負債的擔保外,在財務狀況表日對外提供的其他擔保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關聯方(註釋) 7,344 6,969
第三方3,600 3,200
10,944 10,169
於財務狀況表日,本集團接受上表中所列示的關聯方及第三方的反擔保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關聯方(註釋) 1,114 1,000
第三方155
1,269 1,000
註釋: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向關聯方提供的擔保餘額中包含為2016年已處置給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外」)的前子公司提供的擔保人民幣1,000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1,000百萬元),已由中國海外提供反擔保。

與關聯方的關係及交易的披露詳見附註51

(e)

未決訴訟和糾紛

本集團現時涉及若干未決的訴訟案件,對可能導致及能估計經濟利益流失的相關訴訟,本集團已於合併財務狀況表中計提了準備金。本集團認為這些負債的計提是合理且充分的。

(i)
本集團與Mineralogy的爭議,細節披露於附註3(k)

(ii)
本集團與中冶的爭議,細節披露於附註3(l)

(f)

資本承擔

於財務狀況表日,未包含於本合併財務報表的已簽約的資本承擔列示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已簽約15,201 22,345

本集團的日常經營中經常遇到相關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和外匯風險。本集團制定了政策及程序以識別及分析上述風險,並設定了適當的風險限額和控制機制,而且還利用可靠及更新的管理信息系統以監控這些風險和限額。本集團定期修訂並加強風險管理制度和系統以反映市場和產品的最新變化,並借鑒風險管理中的最佳做法。內部審計部門亦會定期進行審核以確保遵從政策及程序。

本集團所承擔的主要風險以及對這些風險實施的風險管理政策和手段如下:

(a)

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管理
信用風險是指因債務人或交易對手違約而造成損失的風險。操作失誤導致本集團作出未獲授權或不恰當的發放貸款和墊款、資金承諾或投資,也會產生信用風險。本集團面臨的信用風險,主要源於本集團的發放貸款及墊款、債券、同業業務、應收款項、租賃應收款、其他債權類投資、表外承諾和擔保、融資融券以及股票質押式回購等証券融資類業務的信用風險敞口。

本集團對包括授信調查和申報、授信審查審批、貸款發放、貸後監控和不良貸款管理等環節的信貸業務全流程實行規範化管理,通過嚴格規範信貸操作流程,強化貸前調查、評級授信、審查審批、放款審核和貸後監控全流程管理,提高押品風險緩釋效果,加快不良貸款清收處置,推進信貸管理系統升級改造等手段全面提升本集團的信用風險管理水平。

除信貸資產會給本集團帶來信用風險外,對於資金業務,本集團通過謹慎選擇具備適當信用水平的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作為交易對手、平衡信用風險與投資收益率、綜合參考內外部信用評級信息、分級授信,並運用適時的額度管理系統審查調整授信額度等方式,對資金業務的信用風險進行管理。此外,本集團為客戶提供表外承諾和擔保業務,因此存在客戶違約而需本集團代替客戶付款的可能性,並承擔與貸款相近的風險,因此本集團對此類業務適用信貸業務相類似的風險控制程序及政策來降低該信用風險。

本集團的証券融資類業務的信用風險主要涉及客戶提供虛假資料、未及時足額償還負債、持倉規模及結構違反合同約定、交易行為違反監管規定、提供的擔保物資產涉及法律糾紛等。公司主要通過對客戶風險教育、徵信、授信、逐日盯市、客戶風險提示、強制平倉、司法追索等方式,控制此類業務的信用風險。

本集團的非綜合金融服務經營分部在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也會因為形成應收款項而面臨信用風險。對於此類信用風險,本集團相關的運營主體均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信用政策,對客戶進行信用評估以確定賒銷額度。信用評估主要根據客戶的歷史資信狀況、外部對該客戶的評級以及該客戶在銀行的信用記錄(如有可能)。

預期信用損失計量
本集團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的規定,以預期信用損失法為基礎,對以攤餘成本計量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務工具金融資產、融出資金以及信貸承諾和擔保計提減值準備。

本集團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的規定應用簡易方法為應收款項及合同資產(無論是否存在重大融資成分)計提減值準備。對於其他納入預期信用損失計量的金融資產,本集團評估相關金融資產的信用風險自初始確認後是否顯著增加,運用減值模型分別計量其損失準備,確認預期信用損失及其變動。

階段一:自初始確認後信用風險未顯著增加的金融資產進入「第1階段」,且本集團對其信用風險進行持續監控。第1階段金融資產的損失準備為未來12個月的預期信用損失,該金額對應為整個存續期預期信用損失中由未來12個月內可能發生的違約事件導致的部分。

階段二:如果識別出自初始確認後信用風險發生顯著增加,則本集團將其轉移至「第2階段」,但並未將其視為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第2階段金融資產的預期信用損失計量整個存續期預期信用損失。

階段三:如果金融資產自初始確認後已發生信用減值跡象,則將被轉移至「第3階段」。第3階段金融資產的預期信用損失計量整個存續期預期信用損失。

購入或源生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是指初始確認時即存在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這些資產的損失準備為整個存續期的預期信用損失。

在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計算預期信用損失時,本集團採用的關鍵判斷及假設如下:

(1)

信用風險顯著增加

本集團在每個財務狀況表日評估相關金融工具的信用風險自初始確認後是否已顯著增加。當觸發一個或多個定量、定性閾值或預設上限標準時,本集團認為金融工具的信用風險已發生顯著增加。

本集團通過設置定量、定性標準以判斷金融工具的信用風險自初始確認後是否發生顯著增加,判斷標準主要包括逾期天數、違約概率變動的絕對水平和相對水平、信用風險分類變化以及其他表明信用風險顯著變化的情況。

(2)

違約及已發生信用減值資產的定義

當金融資產發生違約及信用減值時,本集團將該金融資產界定為已發生違約,一般來講,金融資產逾期超過90天則被認定為違約。

當對金融資產預期未來現金流量具有重大不利影響的一項或多項事件發生時,該金融資產成為已發生違約及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金融資產違約及已發生信用減值的證據包括下列可觀察信息:
  • 發行方或債務人發生重大財務困難;
  • 債務人違反合同,如償付利息或本金違約或逾期等;
  • 債權人出於債務人財務困難有關的經濟或合同考慮,給予債務人在任何其他情況下都不會做出的讓步;
  • 債務人很可能破產或進行其他債務重組;
  • 發行方或債務人財務困難導致該金融資產的活躍市場消失;
  • 融資類金融資產採取強制平倉措施、擔保物價值已經不能覆蓋融資金額;
  • 債券發行人或債券的最新外部評級存在違約級別;
  • 以大幅折扣購買或源生一項金融資產,該折扣反映了發生信用損失的事實。
本集團違約定義已被一致地應用於本集團的預期信用損失計算過程中對違約概率、違約風險敞口及違約損失率的模型建立。

(3)

預期信用損失計量的參數

根據信用風險是否發生顯著增加以及資產是否已發生信用減值,本集團對不同的資產分別以12個月或整個存續期的預期信用損失計量損失準備。相關定義如下:
  • 違約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來12個月或在整個剩餘存續期,無法履行其償付義務的可能性。
  • 違約損失率是指本集團對違約敞口發生損失程度做出的預期。根據交易對手的類型、追索的方式和優先級,以及擔保品或其他信用支持的可獲得性不同,違約損失率也有所不同。違約損失率為違約發生時風險敞口損失的百分比,以未來12個月內或整個存續期為基準進行計算。
  • 違約風險敞口是指在未來12個月或在整個剩餘存續期中,在違約發生時,本集團應被償付的金額。
本集團定期監控並複核預期信用損失計算相關的假設包括各期限下的違約概率及擔保品價值的變動情況。

本集團已將具有類似風險特徵的敞口進行歸類,分別估計違約概率、違約損失率、違約風險敞口等風險參數。2023年,本集團基於資料積累,優化更新了相關模型及參數。本集團獲取了充分的信息,確保其統計上的可靠性。本集團在持續評估和跟進逐個客戶及其金融資產的情況的基礎上計提預期信用損失準備。

(4)

前瞻性信息

信用風險顯著增加的評估及預期信用損失的計算均涉及前瞻性信息。本集團通過進行歷史數據分析,識別出影響各分組及預期信用損失的關鍵經濟指標。

這些經濟指標對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率的影響,對不同的風險分組有所不同。本集團每半年對這些經濟指標進行預測。在此過程中本集團運用了專家判斷,根據專家判斷的結果,確定這些經濟指標對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率的影響。

除了提供基準經濟情景外,本集團結合統計分析及專業判斷結果來確定其他可能的情景及其權重。本集團以加權的12個月預期信用損失(第一階段)或加權的整個存續期預期信用損失(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計量相關的減值準備。上述加權信用損失是由各情景下預期信用損失乘以相應情景的權重計算得出。

宏觀經濟場景及權重信息
本集團通過進行歷史資料分析,識別出影響各業務類型信用風險及預期信用損失的關鍵經濟指標,主要包括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價格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消費者物價指數、狹義貨幣供應量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本集團綜合考慮內外部資料、專家預測以及未來的最佳估計,定期完成樂觀、基準和悲觀三種國內宏觀情景和宏觀指標的預測,用於確定前瞻性調整係數。其中,基準情景定義為未來最可能發生的情況,作為其他情景的比較基礎。樂觀和悲觀分屬比基準情景更好和更差且較為可能發生的情景。

(i)

金融資產最大信用風險敞口

在不考慮可利用的擔保物或其他信用增級的情況下,於財務狀況表日最大信用風險敞口是指每項金融資產減去其減值準備後的賬面淨值。納入減值評估範圍的金融工具的最大信用風險敞口金額列示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存放中央銀行、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620,631671,723
拆出資金237,742217,354
應收款項231,150191,430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164,98345,713
發放貸款及墊款5,374,5825,038,853
存出保證金62,18269,158
融出資金118,746106,976
金融資產投資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1,076,0391,124,596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967,803873,367
代客戶持有之現金239,019245,723
合同資產24,31220,728
其他金融資產5,9864,531
9,123,1758,610,152
信貸承諾和擔保2,197,3892,025,685
最大信用風險敞11,320,56410,635,837
在不考慮可利用的擔保物或其他信用增級下,於財務狀況表日未納入減值評估範圍的債務工具的最大信用風險敞口金額列示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衍生金融資產 77,56280,867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發放貸款及墊款 5,558 3,881
金融資產投資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債務工具) 924,942 804,510
最大信用風險敞口 1,008,062 889,258

(ii)

預期信用損失計量

下表列示了採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評估減值的發放貸款及墊款賬面餘額的本年變動: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階段1階段2階段3 合計
於2023年1月1日5,003,05892,27881,0125,176,348
本年變動
階段1淨轉出(104,736)(104,736)
階段2淨轉入25,74625,746
階段3淨轉入78,99078,990
本年新發生,淨額(註釋(i))436,662(21,286)(26,889)388,487
核銷(61,895)(61,895)
其他(註釋(ii))10,15024093111,321
於2023年12月31日5,345,13496,97872,1495,514,261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
階段 1
(已重述)
階段 2
(已重述)
階段 3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於2022年1月1日 4,710,367 89,678 75,766 4,875,811
本年變動
階段1淨轉出 (110,179) (110,179)
階段2淨轉入 24,742 24,742
階段3淨轉入 85,437 85,437
本年新發生,淨額(註釋(i))376,727(24,051)(23,244)329,432
核銷(58,032)(58,032)
其他(註釋(ii))26,1431,9091,08529,137
於2022年12月31日5,003,05892,27881,0125,176,348
下表列示了採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評估減值的金融資產投資賬面餘額的本年變動: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階段 1 階段 2 階段 3 合計
於2023年1月1日 1,965,750 5,433 58,350 2,029,533
本年變動
企業合併1,7241,724
階段1淨轉出(6,511)(6,511)
階段2淨轉入4,6374,637
階段3淨轉入1,8741,874
本年新發生,淨額(註釋(i))46,792(2,945)(3,449)40,398
核銷(6,510)(6,510)
其他(註釋(ii))7,125112827,319
於2023年12月31日2,014,8807,23750,3472,072,464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
階段 1
(已重述)
階段 2
(已重述)
階段 3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於2022年1月1日1,781,96518,79651,7291,852,490
本年變動
企業合併62,7131,57864,291
階段1淨轉出(3,879)(3,879)
階段2淨轉出(10,917)(10,917)
階段3淨轉入14,79514,795
本年新發生,淨額(註釋(i))111,652(3,909)(5,682)102,061
核銷(2,719)(2,719)
其他(註釋(ii))13,299(115)22713,411
於2022年12月31日1,965,7505,43358,3502,029,533
註釋:

(i)
本年新發生,淨額主要包括因購買、源生或除核銷外的終止確認而導致的賬面餘額變動。

(ii)
其他包括應收利息淨變動及匯率變動的影響。


下表列示了採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評估減值的發放貸款及墊款減值準備的本年變動: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階段 1 階段 2 階段 3 合計
於2023年1月1日 62,124 22,675 53,325 138,124
本年變動(註釋(i))
階段1淨轉出 (3,045) (3,045)
階段2淨轉入 9,082 9,082
階段3淨轉入 34,776 34,776
本年新發生,淨額(註釋(ii))6,875 (4,027) (7,030) (4,182)
核銷(61,895)(61,895)
參數變化(註釋(iii))(1,170)(149)14,25712,938
其他(註釋(iv))70(364)14,83114,537
於2023年12月31日64,85427,21748,264140,335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
階段 1
(已重述)
階段 2
(已重述)
階段 3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於2022年1月1日 51,807 25,895 49,177 126,879
本年變動(註釋(i))
階段1淨轉出 (2,839) (2,839)
階段2淨轉出 (1,224) (1,224)
階段3淨轉入 37,959 37,959
本年新發生,淨額(註釋(ii)) 6,230 (4,602) (14,162) (12,534)
核銷 (58,033) (58,033)
參數變化(註釋(iii)) 7,408 567 27,784 35,759
其他(註釋(iv))(481)2,03910,59912,157
於2022年12月31日62,12522,67553,324138,124
下表列示了採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評估減值的金融資產投資減值準備的本年變動: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階段 1 階段 2 階段 3 合計
於2023年1月1日 5,072 1,532 28,035 34,639
本年變動(註釋(i))
階段1淨轉出 (245) (245)
階段2淨轉入 717 717
階段3淨轉入 893 893
本年新發生,淨額(註釋(ii)) 397 63 2,543 3,003
核銷 (6,510) (6,510)
參數變化(註釋(iii)) 6 (676) (351) (1,021)
其他(註釋(iv))375352430
於2023年12月31日5,6051,63924,66231,906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
階段 1
(已重述)
階段 2
(已重述)
階段 3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於2022年1月1日 7,030 5,725 19,683 32,438
本年變動(註釋(i))
階段1淨轉出 (309) (309)
階段2淨轉出 (3,602) (3,602)
階段3淨轉入 8,168 8,168
本年新發生,淨額(註釋(ii)) 1,426 (720) (1,592) (886)
核銷 (2,719) (2,719)
參數變化(註釋(iii)) (1,200) 57 2,468 1,325
其他(註釋(iv)) (1,875) 72 2,027 224
於2022年12月31日 5,072 1,532 28,035 34,639
註釋:

(i)
本年減值準備的轉移項目主要包括階段變化對預期信用損失計量產生的影響。

(ii)
本年新發生,淨額主要包括因購買、源生或除核銷外的終止確認而導致的減值準備的變動。

(iii)
參數變化主要包括風險敞口變化以及除階段轉移影響外的模型參數常規更新導致的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率的變化對預期信用損失產生的影響。

(iv)
其他包括應收利息減值準備變動、收回已核銷以及由於匯率變動產生的影響。

(iii)

發放貸款及墊款按行業分佈情況分析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 2022年
貸款總額%附擔保物
貸款
貸款總額
(已重述)
%附擔保物
貸款
(已重述)
公司類貸款
-房地產開發業264,3525%170,149280,7715%231,897
-租賃及商業服務532,39510%148,751495,8979%193,562
-製造業477,6109%179,327407,5868%171,457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432,7248%104,234413,3998%129,983
-批發和零售業215,3484%100,650177,9173%95,000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39,2413%63,159149,8923%79,475
-建築業123,7762%45,390103,6002%54,690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98,1211%39,80989,7082%41,650
-公共及社用機構50,9142%18,3998,6741%1,930
-其他客戶354,1606%90,198396,9318%117,282
2,688,64150%960,0662,524,37549%1,116,926
個人類貸款2,294,54040%1,510,7572,126,53341%1,423,097
貼現貸款516,4509%511,9369%
5,499,63199%2,470,8235,162,84499%2,540,023
應計利息20,1881%17,3851%
5,519,819100%2,470,8235,180,229100%2,540,023

(iv)

發放貸款及墊款按地區分佈情況分析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 2022年
貸款總額%附擔保物
貸款
貸款總額
(已重述)
%附擔保物
貸款(已重述)
中國內地 5,290,715 95% 2,374,969 4,936,284 95% 2,442,852
除中國內地 208,916 4% 95,854 226,560 4% 97,171
5,499,631 99% 2,470,823 5,162,844 99% 2,540,023
應計利息 20,188 1%-17,3851%
5,519,819 100% 2,470,823 5,180,229 100% 2,540,023

(v)

按發放貸款及墊款擔保方式分佈情況分析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信用貸款 1,543,908 1,381,719
保證貸款 968,338 729,166
附擔保物貸款
-抵押貸款 2,057,745 2,021,158
-質押貸款 413,190 518,865
4,983,181 4,650,908
貼現貸款 516,450 511,936
5,499,631 5,162,844
應計利息 20,188 17,385
發放貸款及墊款總額 5,519,819 5,180,229

(vi)

已重組的發放貸款及墊款

已重組的發放貸款及墊款是指因為借方的財政狀況變差或借方沒有能力按原本的還款計劃還款,而需重組或磋商的貸款或墊款,而其修改的還款條款乃本集團原先不做考慮的優惠。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 2022年
總額佔貸款及
墊款百分比
總額
(已重述)
佔貸款及
墊款百分比
已重組的發放貸款及墊款 17,7420.32%14,4150.28%
其中:逾 期超過3個月的已重組發放貸款及墊款 3,4120.06%6,3700.12%

(vii)

抵銷

當依法有權抵銷債權債務且該法定權利是現時可執行的,並且交易雙方準備按淨額進行結算,或同時結清資產和負債時,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以抵銷後的淨額在財務狀況表中列示。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未與交易對手簽訂重大主協議,約定特定淨額結算安排,因此財務報表中不存在任何重大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抵銷(2022年12月31日:不存在)。


(b)

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因資產和負債的金額和到期日錯配而產生。

本集團的各運營實體在集團制定的總體流動性風險管理框架內,根據相應業務特點及監管要求,制定自身的適用於各實體的流動性風險管理策略、程序等。

本集團持有適量的流動性資產(如貨幣資金、其他短期存款及証券)以確保本集團的流動性需要,同時本集團持有足夠的資金以滿足日常經營中不可預知的支付需求。

下表列示了本集團於財務狀況表日按剩餘到期日分析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
於2023年12月31日
即期償還1年內1年至5年5年以上無固定到期日
(註釋)
合計
金融資產總額633,8873,787,8602,683,1322,218,1851,175,94410,499,008
金融負債總額(3,757,854)(4,326,465)(1,574,515)(150,666)(20,488)(9,829,988)
金融資產負債(缺口)╱盈餘(3,123,967)(538,605)1,108,6172,067,5191,155,456669,020
於2022年12月31日
即期償還
(已重述)
1年內
(已重述)
1年至5年
(已重述)
5年以上
(已重述)
無固定到期日
(已重述)
(註釋)
合計
(已重述)
金融資產總額669,4323,460,5192,286,9242,185,2951,222,8399,825,009
金融負債總額(3,572,146)(4,232,094)(1,159,660)(159,734)(21,346)(9,144,980)
金融資產負債(缺口)╱盈餘(2,902,714)(771,575)1,127,2642,025,5611,201,493680,029
下表按照財務狀況表日至合同到期日的剩餘期限列示了資產和負債的未折現現金流:
於2023年12月31日
即期償還1年內1年至5年5年以上無固定到期日
(註釋)
合計
金融資產總額633,8874,012,5273,200,4002,634,8131,178,94311,660,570
金融負債總額(3,757,854)(4,474,085)(1,709,326)(178,990)(20,613)(10,140,868)
金融資產負債(缺口)╱盈餘(3,123,967)(461,558)1,491,0742,455,8231,158,3301,519,702
於2022年12月31日
即期償還
(已重述)
1年內
(已重述)
1年至5年
(已重述)
5年以上
(已重述)
無固定到期日
(已重述)
(註釋)
合計
(已重述)
金融資產總額669,4323,706,2222,753,2032,717,0491,230,59611,076,502
金融負債總額(3,572,146)(4,344,067)(1,273,682)(174,355)(21,346)(9,385,596)
金融資產負債(缺口)╱盈餘(2,902,714)(637,845)1,479,5212,542,6941,209,2501,690,906
註釋:
現金及存放中央銀行款項中的無固定到期日金額是指存放於人民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與財政性存款。發放貸款及墊款、金融資產投資項中無固定到期日金額是指已發生信用減值或已逾期1個月以上的部分。股權投資亦於無固定到期日中列示。

逾期1個月內的未減值發放貸款及墊款歸入即期償還類別。

本集團的表外項目主要有承兌匯票、信用卡承擔、開出保函、貸款承擔和開出信用證。下表按合同的剩餘期限列示表外項目金額:
於2023年12月31日
1年以內1至5年5年以上 合計
貸款承擔4,28811,88930,59146,768
開出保函154,76181,650626237,037
開出信用證255,368873256,241
承兌匯票866,662866,662
信用卡承擔779,947779,947
合計2,061,02694,41231,2172,186,655
於2022年12月31日
1年以內
(已重述)
1至5年
(已重述)
5年以上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貸款承擔16,72818,42722,80657,961
開出保函119,25065,8021,565186,617
開出信用證269,893944270,837
承兌匯票795,833795,833
信用卡承擔704,268704,268
合計1,905,97285,17324,3712,015,516

(c)

利率風險

本集團的各運營實體建立了其自身的涵蓋利率風險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環節的利率風險管理制度體系,結合市場情況對利率風險進行管理,將潛在的利率風險損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i)

金融資產負債缺口

本集團利率風險主要來源於金融資產負債利率重新定價期限錯配對收益的影響,以及市場利率變動的影響。
於2023年12月31日
不計息1年內1年至5年5年以上合計
金融資產總額1,090,6237,076,0581,543,608788,71910,499,008
金融負債總額(659,532)(7,604,083)(1,421,357)(145,016)(9,829,988)
金融資產負債盈餘╱(缺口)431,091(528,025)122,251643,703669,020
於2022年12月31日
不計息
(已重述)
1年內
(已重述)
1年至5年
(已重述)
5年以上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金融資產總額1,307,7746,139,7351,887,433490,0679,825,009
金融負債總額(791,361)(7,071,454)(1,108,855)(173,310)(9,144,980)
金融資產負債盈餘╱(缺口)516,413(931,719)778,578316,757680,029

(ii)

實際利率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 2022年
實際利率人民幣百萬元實際利率人民幣百萬元
(已重述)
資產
現金及存放款項0.35% ~ 2.07%625,1350.35% ~ 1.75%677,327
拆出資金3.18%237,7422.49%217,354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 1.61% 164,983 1.45% 45,713
發放貸款及墊款 4.56% 5,380,140 4.81% 5,042,734
金融資產投資 2.73%~3.16% 3,356,367 2.66%~3.55% 3,143,196
其他 1,566,553 1,415,719
11,330,920 10,542,043
負債
向中央銀行借款 2.61% 273,226 2.94% 119,421
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 2.12% 893,565 2.09% 1,103,099
拆入資金 3.00% 150,493 2.41% 108,736
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 2.13% 744,571 2.00% 470,477
吸收存款 2.12% 5,459,993 2.06% 5,150,772
借款0.13% ~ 10% 235,7701.28% ~ 7.25% 156,709
已發行債務工具0.88% ~ 6.10%1,221,1072.45% ~ 6.80%1,182,140
其他1,015,4131,016,012
9,994,138 9,307,366

(iii)

敏感性分析

本集團採用敏感性分析衡量利率變化對本集團淨損益的可能影響。於2023年12月31日,在其他變數不變的情況下,假定利率上升或下跌100基點將會導致本集團利潤總額減少或增加人民幣6,967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減少或增加人民幣10,038百萬元)。

以上敏感性分析基於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具有靜態的利率風險結構以及某些簡化的假設。有關的分析僅衡量一年內利率變化,反映為一年內本集團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重新定價對本集團按年化計算利息收入的影響,基於以下假設:(1)所有在三個月內及三個月後但一年內重新定價或到期的資產和負債均假設在有關期間開始時重新定價或到期;(2)收益率曲線隨利率變化而平行移動;及(3)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組合並無其他變化,且所有頭寸將會被持有,並在到期後續期。本分析並不會考慮管理層可能採用風險管理方法所產生的影響。由於基於上述假設,利率增減導致本集團利潤總額出現的實際變化可能與此敏感性分析的結果不同。

(d)

外匯風險

外匯風險是因匯率的不利變動而引起的本集團以外幣列示的資產和負債的變化。本集團主要採用外匯敞口分析來衡量外匯風險的大小,並通過即期外匯交易、衍生金融工具(主要是外匯遠期和掉期)及將以外幣為單位的資產與相同幣種的對應負債匹配來管理其外匯風險。

本集團中信澳礦項目的收入以美元結算,為滿足會計要求,美元是此項目的記賬本位幣。在項目的發展及營運開支中,目前有相當部分以澳元結算。為此,本集團訂立了普通遠期合約,以應對相關外匯風險。

本集團以美元貸款提供中信澳礦項目及購置大型貨船所需資金,以匹配這些資產的未來現金流。本集團對中信澳礦項目及大型貨船項目的投資(以美元為記賬本位幣),被指定為對沖其他美元貸款的工具。

各金融資產負債項目於財務狀況表日的外匯風險敞口如下(以等值人民幣百萬元列示):
於2023年12月31日
人民幣港幣美元其他 合計
金融資產總計9,629,011271,879521,59476,52410,499,008
金融負債總計(8,878,778)(281,967)(611,230)(58,013)(9,829,988)
金融資產負債盈餘╱(缺口)750,233(10,088)(89,636)18,511669,020
於2022年12月31日
人民幣
(已重述)
港幣
(已重述)
美元
(已重述)
其他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金融資產總計9,010,024214,928525,86474,1939,825,009
金融負債總計(8,258,334)(261,822)(580,184)(44,640)(9,144,980)
金融資產負債盈餘╱(缺口)751,690(46,894)(54,320)29,553680,029
本集團採用敏感性分析衡量匯率變化對本集團匯兌淨損益的可能影響。

假定其他風險變數不變,於2023年12月31日,人民幣對港幣、美元及其他貨幣的匯率變動升值或貶值100個基點,將導致本集團綜合收益總額減少或增加人民幣1,492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升值或貶值100個基點,減少或增加人民幣717百萬元)。

以上敏感性分析基於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具有靜態的匯率風險結構,以及某些簡化的假設。有關的分析基於以下假設:(i)各種匯率敏感度是指各幣種對人民幣於報告日當天收盤(中間價)匯率絕對值波動100個基點造成的匯兌損益;(ii)各幣種對人民幣匯率同時同向波動且未考慮不同貨幣匯率變動之間的相關性;(iii)計算外匯敞口時,包含了即期外匯敞口、遠期外匯敞口和期權,且所有頭寸將會被持有,並在到期日後續期。本分析並不會考慮管理層可能採用風險管理方法所產生的影響。由於基於上述假設,匯率變化導致本集團綜合收益總額出現的實際變化可能與此敏感性分析的結果不同。

(e)

公允價值

(i)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工具

下表按《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3號-公允價值計量》中公允價值三個層級列示了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工具於財務狀況表日的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計量中的層級取決於對計量整體具有重大意義的最低層級的輸入值。三個層級的定義如下:
  • 第一層級:相同金融工具在類似活躍市場的報價;
  • 第二層級:類似金融工具在活躍市場的報價,或直接或間接可觀察到的、除市場報價以外的有關金融工具的輸入值;
  • 第三層級:以可觀察到的市場資料以外的變數為基礎確定的金融工具的輸入值。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是根據以下方式確定:
  • 擁有標準條款並在活躍市場交易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其公允價值是參考市場標價的買入、賣出價分別確定。
  • 不在活躍市場交易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其公允價值是根據公認定價模型或採用對類似工具可觀察的當前市場標價根據折現現金流分析而確定。如不存在對類似工具可觀察的市場交易標價,則使用交易對手詢價進行估值,且管理層對此價格進行了分析。對於非期權類的衍生金融工具,其公允價值利用工具期限內適用的收益率曲線按折現現金流分析來確定;對於期權類的衍生金融工具,其公允價值則利用期權定價模型來確定。
  • 於2023年12月31日
    第一層級第二層級第三層級合計
    資產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應收票據 12,804 12,804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發放貸款及墊款 572,730 572,730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發放貸款及墊款 5,558 5,558
    衍生金融資產 1,464 69,761 6,337 77,562
    金融資產投資 555,487 1,560,215 164,626 2,280,328
    556,951 2,215,510 176,521 2,948,982
    負債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 (11,616) (56,308) (20,628) (88,552)
    衍生金融負債 (1,003) (67,524) (5,228) (73,755)
    (12,619) (123,832) (25,856) (162,307)
    於2022年12月31日
    第一層級
    (已重述)
    第二層級
    (已重述)
    第三層級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資產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應收票4,8074,807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發放貸款及墊款 563,083 563,083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發放貸款及墊款 3,881 3,881
    衍生金融資產 526 73,800 6,541 80,867
    金融資產投資 598,342 1,281,235 139,023 2,018,600
    598,868 1,922,925 149,445 2,671,238
    負債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 (17,880) (45,490) (31,475) (94,845)
    衍生金融負債 (1,154) (66,825) (4,414) (72,393)
    (19,034) (112,315) (35,889) (167,238)
    2023年,本集團金融工具的三個層級之間沒有發生重大轉換(2022年:無)。2023年,本集團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估值技術並未發生改變(2022年:無)。

    公允價值第3層級自期初至期末的變動情況如下表所示: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資產負債
    以公允價值
    計量且其變動
    計入當期
    損益的發放
    貸款及墊款
    衍生金融資產金融資產投資 合計以公允價值
    計量且其變動
    計入當期損益
    的金融負債
    衍生金融負債合計
    於2023年1月1日3,8816,541139,023149,445(31,475)(4,414)(35,889)
    利得╱(損失)總額:25(2,607)1,945(637)4,8725,0219,893
    -在當年損益中確認25(2,607)1,282(1,300)4,8725,0219,893
    -在其他綜合收益中確認663663
    淨結算1,6522,40323,65827,7135,975(5,835)140
    於2023年12月31日5,5586,337164,626176,521(20,628)(5,228)(25,856)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
          資產負債
    以公允價值
    計量且其變動
    計入當期
    損益的發放
    貸款及墊款
    (已重述)
    衍生金融資產
    (已重述)
    金融資產投資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以公允價值
    計量且其變動
    計入當期損益
    的金融負債
    (已重述)
    衍生金融負債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於2022年1月1日32,44732,447(212)(212)
    利得╱(損失)總額:2,2626,0558,317(449)2,5452,096
    -在當年損益中確認2,2626,2728,534(449)2,5452,096
    -在其他綜合損失中確認(217)(217)
    淨結算3,881(629)(4,336)(1,084)2,520(2,598)(78)
    企業合併4,908104,857109,765(33,334)(4,361)(37,695)
    於2022年12月31日3,8816,541139,023149,445(31,475)(4,414)(35,889)

(ii)

其他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非以公允價值計量賬面價值)

本集團於財務狀況表日其他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無重大差異,例外如下:
於2023年12月31日
賬面價值公允價值第一層級第二層級第三層級
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投資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1,076,039 1,082,341 8,885 854,990 218,466
金融負債
已發行債務工具
-已發行公司債券236,477237,942206,13931,803
-已發行票據154,307154,8334,671150,162
-已發行次級債券83,39784,3517,25577,096
-已發行存款證(非交易用途)1,4301,4301,430
-同業存單705,317694,130694,130
-已發行可轉換債券18,50422,31522,315
-收益憑證21,67521,67521,675
1,221,107 1,216,676 218,065 953,191 45,420
於2022年12月31日
賬面價值
(已重述)
公允價值
(已重述)
第一層級
(已重述)
第二層級
(已重述)
第三層級
(已重述)
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投資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1,124,596 1,130,152 7,747886,459 235,946
金融負債
已發行債務工具
-已發行公司債券205,424206,516171,75634,760
-已發行票據130,663140,73611,163129,573
-已發行次級債券100,374101,5013,46298,039
-已發行存款證(非交易用途)1,0471,0471,047
-同業存單720,096703,847703,847
-已發行可轉換債券18,48122,42622,426
-收益憑證6,0556,0556,055
1,182,140 1,182,128 186,381 966,219 29,528

(iii)

公允價值確定方法和假設

於財務狀況表日,本集團在估計公允價值時運用了下述主要方法和假設。

金融資產投資和金融負債
對於存在活躍市場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及負債(不含衍生工具)、投資性金融資產,其公允價值是按財務狀況表日的市場報價確定的,對於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投資性金融資產,其公允價值是以估值技術來確定的。

衍生工具
外匯和利率合同的公允價值是根據市場報價或者估值日的貼現現金流模型確定。

財務擔保合同
對外提供財務擔保的公允價值,在有關信息能夠獲得時是參考公平交易中同類服務收取的費用確定的;或者在能夠可靠估計的情況下通過參考有擔保貸款和無擔保貸款的利率差異而進行的估值。


(a)

關聯方關係

(i)
除子公司外,本集團的關聯方包括母公司、控股公司的下屬企業以及集團內的聯營及合營企業。

(ii)
中信集團是1979年成立於北京的一家國有企業,是本集團的母公司和最終控股股東。

(b)

關聯方交易

(i)

與關聯方之間的交易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母公司控股公司的
下屬企業
聯營及
合營企業
合計
銷售商品1643,0303,194
採購商品1,27222,97024,242
利息收入(註釋(2))691091,5401,718
利息支出841,7917142,589
手續費及佣金收入6411580
手續費及佣金支出16117
輔助服務收入231994,2494,471
輔助服務支出122133255
存款及應收款項利息收入576576
其他經營費用1,1748512,025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
母公司
(已重述)
控股公司的
下屬企業
(已重述)
聯營及
合營企業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銷售商品1591,5101,669
採購商品1,39717,25418,651
利息收入(註釋(2))581142,7102,882
利息支出617035371,301
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023678
手續費及佣金支出1212
輔助服務收入41012,3122,417
輔助服務支出72 26 98
存款及應收款項利息收入10463473
其他經營費用621,9291,991
註釋:

(1)
上述與關聯方的交易均按正常商業條款進行。

(2)
貸款和墊款採用的利率為本集團與相應的關聯方之間逐筆確定的。

(3)
本集團下屬子公司中信銀行相關年度內關聯交易包括借貸、資產轉讓(如發行資產支持證券)、理財投資、存款、結算及財務狀況表外業務及買賣和租賃物業。這些交易均在一般及日常業務過程中按正常的商業條件進行,以每筆交易發生時的相關市場現價成交。

(ii)

關聯方的未償還餘額

於2023年12月31日
母公司最終控股股東
的下屬企業
聯營及
合營企業
合計
應收款項641,01710,86311,944
發放貸款及墊款(註釋(2))5,28511,44316,728
現金及存放款項31,17031,170
衍生金融資產及其他資產210,03710,039
拆出資金33,88133,881
金融資產投資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4,9004,900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1,0231,3662,389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權益投資460460
合同資產5918923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1,1821,182
應付款項48111,4105,95317,844
吸收存款19,1399,76119,58548,485
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19,31019,310
合同負債135101,4741,619
租賃負債19120211
衍生金融負債及其他負債6241247
借款25433,13633,390
表外項目
已提供擔保(註釋(3))7,3447,344
於2022年12月31日
母公司
(已重述)
最終控股股東
的下屬企業
(已重述)
聯營及
合營企業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應收款項631,0453,8444,952
發放貸款及墊款(註釋(2))3,9175,07115,53924,527
現金及存放款項34,12634,126
衍生金融資產及其他資產13,9613,962
拆出資金24,00524,005
金融資產投資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4,8174,817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債權投資2,6002,600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920920
合同資產2247249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1,1821,182
應付款項17210,7996,39617,367
吸收存款9,6866,22513,13729,048
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13,19313,193
合同負債34759793
租賃負債206206
衍生金融負債及其他負債219219
借款1,48827,39328,881
表外項目
已提供擔保(註釋(3))6,9696,969
註釋:

(1)
上述交易的有關協議條款按一般商業條款進行釐定。

(2)
上述貸款和墊款的利率為本集團與相應的關聯方之間逐筆協議確定的。

(3)
本集團為關聯方提供的擔保是逐筆協議確認的。


(c)

與中國其他國有實體進行的交易

除附註51(b)披露的關聯方交易外,本集團與其他國有實體進行的交易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各項:
  • 銷售和採購貨物、提供服務;
  • 買賣、租賃物業和其他資產;
  • 貸款及存款;
  • 銀行同業存款;
  • 衍生交易;
  • 委託貸款及其他託管服務;
  • 保險及証券代理及其他中間服務;
  • 買賣、承銷及承兌由其他國有實體發行的債券;及
  • 提供及接受公用服務及其他服務。

(d)

關鍵管理人員薪酬

2023年,本公司全體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已領取的稅前薪酬總額為人民幣6.70百萬元(2022年:人民幣7.00百萬元)。
(a)

由集團享有權益的結構化主體

本集團通過直接持有投資而在結構化主體中享有權益。這些結構化主體未納入本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範圍,主要包括理財產品、資產管理計劃、信託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融資債券以及投資基金。

截至財務狀況表日,本集團通過直接投資而持有的未合併結構化主體中享有的權益的賬面價值及其在合併財務狀況表的相關資產負債項目列示如下:
於2023年12月31日
金融資產投資
賬面餘額以攤餘成本計量的
金融資產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
其變動計入當期損
益的金融資產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
其變動計入其他綜
合收益的債權投資
合計最大風險敞口
理財產品6,1616,1616,161
非銀行金融機構管理的資產管理計劃22,90812,70635,61435,614
信託投資計劃194,11011,432205,542205,542
資產支持融資債券123,15891219,666143,736143,736
投資基金553,540553,540553,540
合計340,176584,75119,666944,593944,593
於2022年12月31日
金融資產投資
賬面餘額以攤餘成本計量的
金融資產
(已重述)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
其變動計入當期損
益的金融資產
(已重述)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
其變動計入其他綜
合收益的債權投資
(已重述)
合計
(已重述)
最大風險敞口
(已重述)
理財產品1,5531,5531,553
非銀行金融機構管理的資產管理計劃39,62810,71250,34050,340
信託投資計劃226,2575,346231,603231,603
資產支持融資債券252,5251,43544,697298,657298,657
投資基金462,298462,298462,298
合計518,410481,34444,6971,044,4511,044,451

(b)

在本集團作為發起人但未納入合併財務報表範圍的結構化主體中享有的權益

本集團發起設立的未納入合併財務報表範圍的結構化主體,主要包括本集團發行的理財產品、信託計劃、投資基金和資產管理計劃。這些結構化主體的性質和目的主要是管理投資者的資產並收取管理費,其融資方式是向投資者發行投資產品。本集團在這些未納入合併財務報表範圍的結構化主體中享有的權益主要指通過管理這些結構化主體賺取管理費收入。

理財產品、信託計劃、投資基金及資產管理計劃
2023年12月31日,本集團發起設立但未納入本集團合併財務報表範圍的理財產品、信託計劃、投資基金及資產管理計劃規模為人民幣6,859,588百萬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幣6,397,452百萬元)。

2023年,本集團對上述結構化主體確認的手續費及佣金收入金額為人民幣12,777百萬元(2022年:人民幣18,741百萬元),利息淨收入為人民幣220百萬元(2022年:人民幣72百萬元)。

為實現理財業務的平穩過渡和穩健發展,2023年本集團根據《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的要求,持續推進產品淨值化、存量處置等工作。

(c)

金融資產轉讓

本集團的金融資產轉讓包括資產証券化交易和不良金融資產轉讓。

本集團進行的某些交易會將已確認的金融資產轉讓給第三方或特殊目的信託。這些金融資產轉讓若符合終止確認條件的,相關金融資產全部或部分終止確認。當本集團保留了已轉讓資產的絕大部分風險與回報時,相關金融資產轉讓不符合終止確認的條件,本集團繼續在財務狀況表中確認上述資產。

2023年,本集團資產証券化交易和不良金融資產轉讓交易額共計人民幣45,172百萬元(2022年:人民幣34,212百萬元)。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披露詳見附註42

資產証券化交易
2023年,本集團通過資產證券化交易轉讓的金融資產賬面原值人民幣17,510百萬元(2022年:人民幣14,994百萬元),符合完全終止確認條件。

貸款及其他金融資產轉讓
2023年,本集團通過其他方式轉讓貸款及其他金融資產賬面原值人民幣27,662百萬元(2022年:人民幣19,218百萬元),其中,轉讓不良貸款賬面原值人民幣19,272百萬元(2022年:人民幣5,628百萬元),轉讓不良結構化融資賬面原值人民幣7,990百萬元(2022年:人民幣13,590百萬元),轉讓其他金融資產賬面原值人民幣400百萬元(2022年:零)。本集團根據附註2(k)和附註3(i)評估風險和報酬的轉讓情況,認為上述金融資產符合完全終止確認條件。
(a)

本集團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析如下: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現金4,5045,604
可供支取銀行存款94,80199,447
存放中央銀行款項超額存款準備金52,473104,315
自取得日起三個月內到期的債券投資及其他90,389137,757
自取得日起三個月內到期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57,50944,467
自取得日起三個月內到期拆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59,70736,219
合併現金流量表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年末餘額359,383427,809

(b)

處置子公司

2023年,本集團無處置重大子公司(2022年:無)。

(c)

融資負債調節表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借款已發行
債務工具
利息支出租賃負債合計
於2021年12月31日(已重述)120,6401,017,6724,96816,9751,160,255
現金流入╱(流出)18,940(34,541)(41,865)(5,396)(62,862)
企業合併7,199195,8431,920204,962
匯率變動影響9,5849,5432,2261,28622,639
其他非現金變動(275)(13,438)42,3534,74333,383
於2022年12月31日(已重述)156,0881,175,0797,68219,5281,358,377
現金流入╱(流出)34,77141,614(43,735)(6,045)26,605
企業合併39,2463008239,628
匯率變動影響2746851,918412,918
其他非現金變動4,753(4,098)42,3006,74249,697
於2023年12月31日235,1321,213,5808,16520,3481,477,225

(d)

子公司發行及贖回其他權益工具

2023年,本集團下屬子公司中信銀行贖回人民幣3,516百萬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2022年:發行人民幣3,990百萬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

2023年,本集團下屬子公司中信證券發行人民幣3,000百萬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2022年:未發行)。

2023年,本集團下屬子公司未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2022年:本集團下屬子公司中信特鋼發行了可轉換公司債券,詳見附註45(f) )。

(a)

收購非直接控股子公司額外權益

2023年,本集團下屬子公司中信金控在公開市場購入本集團下屬子公司中信證券0.79%已發行股份,購買對價為人民幣1,707百萬元。本集團確認非控制性權益減少人民幣1,707百萬元,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權益不变。中信證券股東權益的變動對年內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權益的影響摘要如下:
2023年12月31日
人民幣百萬元
購入非控制性權益的賬面價值1,707
支付予非控制性權益的對價(1,707)
超額支付的對價部份於儲備中確認

(b)

稀釋子公司權益(不失去控制權)

2023年4月,本集團下屬子公司中信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金屬」)在上海証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取得現金計人民幣3,194百萬元。本集團確認非控制性權益增加人民幣1,738百萬元,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權益增加人民幣1,456百萬元。中信金屬股東權益的變動對年內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權益的影響摘要如下:
2023年12月31日
人民幣百萬元
增加非控制性權益的賬面價值1,738
自非控制性權益收取的對價(3,194)
在權益中確認出售收益(1,456))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2023年2022年
(已重述)
非流動資產
固定資產11
對子公司的投資429,203411,028
對聯營企業的投資7,104
對合營企業的投資3231
金融資產投資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3,2263,126
432,462421,290
流動資產
應收子公司款項76,13365,959
應收款項10595
現金及存放款項2,1372,684
78,37568,738
總資產510,837490,028
流動負債
短期借款15,85425,854
應付子公司及其他關聯方款項12,25511,264
應付款項231241
應交所得稅2,2031,709
已發行債務工具1,81511,819
32,35850,887
非流動負債
長期借款68,03237,215
已發行債務工具42,06143,236
衍生金融負債3452
110,12780,503
總負債142,485131,390
權益
股本307,576307,576
儲備60,77651,062
普通股股東權益總額368,352358,638
負債和股東權益合計510,837490,028
本公司財務狀況表由董事會於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八日批准並授權發佈。

董事: 奚國華
董事: 張文武


(a)

本公司儲備變動

股本
(附註47(a))
資本公積
(附註47(b)(i))
套期儲備
(附註47(b)(ii))
未分配利潤外幣報表折算
差額
(附註47(b)(v))
總額
2023年1月1日307,5765055717,00133,499358,638
其他綜合收益(68)5,4895,421
本公司股東應佔溢利21,51721,517
向普通股股東分配股利(17,224)(17,224)
2023年12月31日307,576505(11)21,29438,988368,352
2022年1月1日307,576505(470)15,7363,125326,472
其他綜合收益52730,37430,901
本公司股東應佔溢利17,67517,675
向普通股股東分配股利(16,410)(16,410)
2022年12月31日307,5765055717,00133,499358,638

(a)

收購泰富鋼管

泰富鋼管,原為本集團持股40%的聯營企業。2023年2月6日,本公司通過間接持股的子公司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以人民幣1,908百萬元的總對價收購泰富鋼管60%股權的交易交易條件已達成。收購對價以現金方式結算,收購交割後,本公司持有泰富鋼管100%股權。

下表摘要列示了收購支付的對價,以及在合併日購入的可辨認資產、負債與非控制性權益的公允價值。

對價:
人民幣百萬元
合併日前持有泰富鋼管股權於合併日公允價值1,276
現金1,908
3,184
可辨認的購買資產和承擔負債的確認數額
現金及存放款項692
應收款項6,634
合同資產3
存貨4,804
投資物業86
固定資產10,972
使用權資產7
無形資產2,844
遞延所得稅資產587
其他206
可辨認的購買資產總額26,835
借款9,916
應付款項9,126
合同負債508
應付職工薪酬121
應交稅費51
遞延所得稅負債572
租賃負債4
其他155
可辨認的承擔負債總額20,453
可辨認的淨資產總額6,382
非控制性權益(3,191)
取得淨資產總額3,191
收購收到的淨現金:
人民幣百萬元
收購支付的現金對價的總額1,908
取得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692)
1,216
泰富鋼管自購買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對本集團收入和歸屬於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的貢獻分別為人民幣17,782百萬元和人民幣142百萬元。

(b)

收購南鋼集團

2023年4月2日,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南京鋼鐵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南京新工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及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達成了有關本公司通過間接持股的子公司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以人民幣13,580百萬元的總對價收購南鋼集團55.2482%股權的收購協議。2023年11月30日,此次收購通過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的審批,所有交易條件已達成。收購對價以現金方式結算,收購交割後,本公司通過下屬子公司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持有南鋼集團55.2482%的股權,南鋼集團成為本公司的子公司。

下表摘要列示了收購支付的對價,以及在合併日購入的可辨認資產、負債與非控制性權益的公允價值。

對價:
人民幣百萬元
現金 13,580
13,580
可辨認的購買資產和承擔負債的確認數額
現金及存放款項17,406
應收款項14,583
存貨10,752
金融投資7,363
對合營企業的投資560
固定資產36,257
投資物業134
遞延所得稅資產884
其他13,264
可辨認的購買資產總額101,203
應付款項24,066
合同負債5,176
應付職工薪酬1,093
應交所得稅259
借款29,330
已發行債務工具300
租賃負債78
遞延所得稅負債1,869
可辨認的承擔負債總額62,171
可辨認的淨資產總額39,032
非控制性權益(25,734)
商譽282
取得淨資產總額13,580
收購支付的淨現金:
人民幣百萬元
收購支付的現金對價的總額 13,580
取得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17,406)
(3,826)
上述金額是按照集團的會計政策對相關子公司的業績進行調整計算得出的,以反映假設從2023年1月1日起對無形資產進行暫時確定的公允價值調整的額外攤銷金額,以及相應的稅收影響。

南鋼集團自購買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對本集團收入和歸屬於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的貢獻分別為人民幣5,265百萬元和人民幣47百萬元。

假若泰富鋼管及南鋼集團自2023年1月1日起已合併入賬,則本集團合併利潤表的備考收入和歸屬於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人民幣749,988百萬元和58,284百萬元。

(c)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

2023年,本公司下屬子公司收購中信正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信正業投資」)及中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信科技」)。由於本公司下屬子公司、中信正業投資及中信科技於上述收購前後均由中信集團最終控制,且該控制並非暫時性的,本次收購屬於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因此,本集團在編製2023年度合併財務報表時,視同中信正業投資與中信科技在本公司的最終控制方對其開始實施控制時納入本集團合併範圍,並對合併財務報表的期初數以及前期比較報表進行了相應調整。

本集團並無任何需要披露的重大財務狀況表日後事項。
為與本年財務報告所列報方式保持一致,若干比較數據已經過重述。
財務報表已於2024年3月28日由本公司董事會批准並授權發出。
在二零二三年一月一日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已經頒佈但尚未生效,本集團也未提前採用的新準則和準則的修改如下: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 將負債分類為流動和非流動(1)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 帶條款的非流動負債(1)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修訂) 售後租回中的租賃負債(2)
香港會計準則第7號(修訂)和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7號(修訂)
供應商融資安排(2)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0號(修訂)和
    香港會計準則第28號(修訂)
投資者與其聯營或合營企業之間的資產轉讓或投入(3)
(1)
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香港會計師公會決定將本修正案的生效日期推遲至二零二四年一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
(2)
將於二零二四年一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起生效。
(3)
於二零一五年十二月,香港會計師公會決定將本修正案的申請日期推遲至香港會計師公會完成其權益法研究項目之時。

本集團正在評估以上新準則及準則修改的影響。此等準則、修改和解釋預期不會對本集團的合併財務報表造成重大影響。
(a)

主要子公司

所有權權益比例
公司名稱註冊地╱法人類別主要業務已發行股份數目本集團應佔本公司持有子公司持有
中國中信有限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投資控股不適用100%100%0%
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投資控股不適用100%0%100%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英屬維京群島投資控股51,097100%100%0%
中信泰富特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內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特殊鋼生產5,047,156,34983.84%0%83.84%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內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鋼產品生產和銷售6,165,091,01133.53%0%59.10%
上海中特泰富鋼管有限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鋼材銷售和電力技術諮詢不適用83.85%0%100%
大昌行集團有限公司香港消費品業1,891,247,220100%0%100%
中信礦業國際有限公司開曼群島資源能源業1100%100%0%
中信金屬集團有限公司香港資源能源業11,800,000,000100%0%100%
中信國際電訊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上市)電訊服務3,700,035,38257.55%0%57.55%
中信財務(國際)有限公司香港金融服務不適用100%100%0%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內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銀行業83,966,865,95465.93%0%65.93%
中信証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內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証券相關服務14,820,546,82919.24%0%19.24%
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香港銀行業7,502,832,11665.93%0%100%
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信託服務不適用100%0%100%
中信財務有限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金融服務不適用94.39%0%98.69%
中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消費金融不適用70%0%70%
中信資源控股有限公司百慕大(上市)資源能源業7,857,727,14959.50%0%59.50%
中信澳大利亞有限公司澳大利亞資源能源業85,882,017100%0%100%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內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製造業4,339,419,29367.27%0%67.27%
中信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承包不適用100%0%100%
中信城市開發運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地產開發不適用100%0%100%
中信和業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地產開發不適用100%0%100%
中信京城大廈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不動產管理不適用100%0%100%
北京中信國際大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不動產管理不適用100%0%100%
中信興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基礎設施及養老不適用100%0%100%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內地╱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業1,971,342,71342.11%0%42.11%
中信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節能環保不適用100%0%100%
中國中海直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通用航空不適用51.03%0%51.03%
中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投資控股不適用100%0%100%
中信亞洲衛星控股有限公司英屬維京群島信息產業60,524,465100%0%100%
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內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出版業190,151,51573.50%0%73.50%
中信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內地╱有限責任公司服務業不適用100%0%100%

(b)

主要聯營企業

本集團於聯營企業的權益,在本集團合併財務報表中以權益法入賬,詳情列載如下:
所有權權益比例
公司名稱註冊地主要業務已發行股份數目本集團應佔本公司持有子公司持有
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地產開發10,944,883,53510.01%0%10.01%
中信建投証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內地(上市)証券相關服務7,756,694,7979.47%0%9.47%
Ivanhoe Mines Ltd.加拿大(上市)資源能源業1,268,762,52424.81%0%24.81%

(c)

主要合營企業

本集團於合營企業的權益,在本集團合併財務報表中以權益法入賬,詳情列載如下:
所有權權益比例
公司名稱註冊地主要業務已發行股份數目本集團應佔本公司持有子公司持有
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國內地保險及再保險不適用50%0%50%
中船置業有限公司中國內地地產開發不適用50%0%50%
上海瑞博置業有限公司中國內地地產開發不適用50%0%50%